【单选题】
西餐礼仪规范中,男客人帮助女宾入座时,应使其身体离桌边___左右为合适。
A. 10 厘米
B. 15 厘米
C. 20 厘米
D. 25 厘米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西餐就餐过程中,以下不符合礼仪规范的是___。
A. 在女主人拿起勺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能自行用餐
B. 右手用刀,左手持叉
C. 取面包不要用手拿,要用叉子叉面包
D. 吃沙拉时只用叉子
【单选题】
下列关于握手的顺序,正确的是___。
A. 男女之间,男方先伸手
B. 宾主之间,客人先伸手
C. 长辈和晚辈之间,晚辈先伸手
D. 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
【单选题】
下列对于导游语言的描述,错误的是___。
A. 导游语言多采用短句
B. 导游语言应该口语化
C. 导游语言宜采用谈话式
D. 导游语言是一种书面语
【单选题】
地陪接了一旅游团,出发前到旅行社计调部领取相关票证、表格和费用。以下___不属于领取内容。
A. 旅游合同
B. 旅游团名单
C. 住宿结算单
D. 旅游服务质量反馈表
【单选题】
导游人员在形象礼仪准备时应该___。
A. 男导游员穿圆领汗衫
B. 女导游员使用浓烈香水
C. 不要吃葱、蒜等有气味的食物
D. 戴漂亮贵重的饰品
【单选题】
地陪前往机场接机,到达机场经询问旅游团乘坐的航班晚点 5 小时,地陪应该___。
A. 原地等候
B. 报告旅行社,听从安排
C. 回家等候
D. 先完成其它工作
【单选题】
地陪认找旅游团的时候,要核实团队除了___外的基本信息, 以防接错。
A. 旅游团团名
B. 领队、全陪的姓名
C. 旅游者人数
D. 旅游者年龄
【单选题】
2016 年 8 月,原国家旅游局、交通部联合规范“导游专座”,规定___为导游专座,旅游者不能抢占导游专座,以保障导游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A. 司机背后第一排靠窗位
B. 司机背后第一排靠过道位
C. 开门侧第一排靠窗位
D. 开门侧第一排靠过道位
【单选题】
地陪在旅游团面前的首次亮相指的是___
A. 入店服务
B. 迎接服务
C. 致欢迎辞
D. 首次沿途导游
【单选题】
旅游团商定好第二天的集合出发时间后,由___通知饭店总台办理旅游团的叫早手续。
【单选题】
核对商定日程的时候,有部分游客提出与原日程有较大变动且涉及接待规格调整的要求时,导游员应___。
A. 婉拒
B. 报告地接社
C. 报告组团社
D. 与领队协商
【单选题】
地陪手中的接团计划与领队的计划有部分出入时,地陪首先应___。
A. 依照领队的计划
B. 坚持地陪的计划
C. 报告组团社
D. 报告地接社
【单选题】
地陪服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
A. 迎接服务
B. 住店服务
C. 参观游览服务
D. 送行服务
【单选题】
每日参观游览服务中,地陪应该提前___到达集合地点。
A. 5 分钟
B. 10 分钟
C. 20 分钟
D. 30 分钟
【单选题】
口语导游与图文声像导游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
A. 信息丰富
B. 有问有答
C. 情感交流
D. 生动直观
【单选题】
图文声像导游方式与其他导游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
A. 简明扼要,携带方便
B. 印象深刻,生动直观
C. 信息丰富,联系广泛
D. 直接交流,随机应变
【单选题】
民航发展基金从___起征收。
A. 2001 年
B. 2005 年
C. 2008 年
D. 2012 年
【单选题】
___是近代旅游业产生的重要条件。
A. 导游职业的出现
B. 交通工具的改进
C. 旅游酒店的普及
D. 旅游服务的完善
【单选题】
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最为核心的是___。
A. 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B. 全心全意为旅游者着想
C. 不折不扣地履行旅游合同
D. 时刻与旅游者保持良好关系
【单选题】
地陪在接小型旅游团或无领队、无全陪的散客旅游团时,要在接站牌上写上___,以便客人能主动与地陪联系。
A. 接待社名称
B. 组团社名称
C. 地陪导游姓名
D. 游客姓名
【单选题】
外国旅游团抵达饭店后,分配房间的工作应由___来完成。
【单选题】
旅游者提出合理而可能的要求,地陪应该___。
A. 征求领队的意见
B. 请示接待社
C. 视情况再考虑
D. 尽力满足
【单选题】
团队运行过程中最考验导游员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以及导游技能和心里素质的环节是导游带团的___阶段。
【单选题】
___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修改《旅游法》的决定,我国实施近十年的领队证审批制度正式被取消。
A. 2016 年 11 月 7 日
B. 2016 年 10 月 7 日
C. 2017 年 11 月 7 日
D. 2017 年 1 月 7 日
【单选题】
“大家快看,前面就是雄伟的三峡大坝”。当导游员表达兴奋、激动的情感时,其讲解语调一般是___。
【单选题】
在讲解杭州西湖孤山时,导游人员说“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这是运用了逻辑中的___。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D. 辩证逻辑
【单选题】
全陪导游准备带一个四川的旅游团去陕西旅游,他应准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___。
A. 少数民族方面
B. 历史文物方面
C. 石窟艺术方面
D. 风景名胜方面
【单选题】
地陪导游带领一个来自泰国的旅游团参观少林寺,并担任翻译,他发现接待的僧人在讲解中有不妥之处,地陪导游应该___。
A. 改译,事后不用向僧人说明
B. 准确、传神地翻译
C. 表面微笑,回头纠正
D. 不译,事后向僧人说明
【单选题】
“迎客松的主干高大挺直,修长的翠枝向一侧倾斜,如同一位面带微笑的美丽少女向上山的游客热情招手。”这段导游词运用了___修辞手法。
【单选题】
在导游讲解中,较为理想的语速应控制在每分钟___左右。
A. 150 字
B. 200 字
C. 250 字
D. 300 字
【单选题】
当讲到“碗口一样粗的蟒蛇”时,导游员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这种手势称为___。
A. 象形手势
B. 指示手势
C. 情意手势
D. 表演手势75
【单选题】
有游客在旅游车内抽烟,导游为避免伤游客自尊,便面对该游客捂着鼻子轻轻咳嗽了两声,使游客自觉收起了香烟。这位导游员使用了___劝服技巧。
A. 诱导式
B. 迂回式
C. 暗示式
D. 协商式
【单选题】
导游员在讲解时,应注意自己的目光要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既可把视线落点放在___游客的头部,也可不时环顾周围的游客。
A. 左边最后
B. 右边最前
C. 最前面两端
D. 最后边两端
【单选题】
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观景赏美要注意保持一定的___。
A. 心理距离
B. 时间距离
C. 空间距离
D. 相对距离
【单选题】
地陪导游带领旅游者前往峨眉山顶观看佛光,如要观赏到这一自然奇景,必须把握好___。
A. 观赏距离
B. 观赏角度
C. 观赏时机
D. 观赏节奏
【单选题】
当外国旅游团在京杭大运河边游览时,恰好有船队经过,导游就为外国游客解说:古代这些船队运输就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运输”,这样的讲解体现了___原则。
A. 客观性
B. 灵活性
C. 针对性
D. 计划性
【单选题】
导游在长江三峡大坝的介绍中说:“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施工期最长、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这是运用了___的导游讲解方法。
A. 概述法
B. 分段讲解法
C. 突出重点法
D. 画龙点睛法
【单选题】
在旅游团参观 5A 级景区绍兴兰亭前,导游详细介绍了王羲之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故事,当游客追问真迹下落时,导游告诉游客等进入景区后再告知解析,这种导游讲解方法属于___。
A. 触景生情法
B. 虚实结合法
C. 问答法
D. 制造悬念法
【单选题】
“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这种导游讲解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
【单选题】
但是饭店餐厅无法提早供应早餐,地陪导游应该___。
A. 与餐厅经理交涉,要求餐厅提早开餐
B. 帮助游客提前在外卖店代购
C. 请客人自行解决早餐
D. 请餐厅提前准备简便餐食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彝族男女外出时都要披一件斗篷,白天用它挡风寒,晚上用它当被子。
【判断题】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关牲畜。
【判断题】
一般,傣族的男孩子长到八九岁时,都要到佛寺里当一段时间的小和尚。
【判断题】
唐朝时远嫁吐蕃(西藏)与松赞干布结婚的公主是文成公主。
【判断题】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西藏)以后汉藏两族的交往有了很大发展。
【判断题】
藏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藏文始创于公元7 世纪。
【判断题】
西藏的布达拉宫宏伟壮观,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判断题】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判断题】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判断题】
在中国,元宵节有吃汤圆的习俗,所以汤圆也叫元宵。
【判断题】
清明时节,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
【判断题】
清明时节,踏青时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
【判断题】
清明时节,古人有插戴柳枝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
【判断题】
按照中国的立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
【判断题】
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的月中,所以八月十五叫“中秋节”。
【判断题】
“正月十五闹花灯”说的是中秋节的习俗。
【判断题】
重阳节距今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
【判断题】
中国人认为:一、三、五、七、九为阳数, 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
【判断题】
因为九月初九正好是重九,九为阳数,所以叫“重阳节”。
【判断题】
重阳节这天,古人插戴茱萸和菊花是为了避免瘟疫,驱除恶气。
【判断题】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判断题】
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一年共有 24 个节气。
【判断题】
节气是中国古人用来表示季节和气候变化的。
【判断题】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判断题】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判断题】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