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滴定时选用下列___ 为指示剂。
A. 溴甲酚紫
B. 次甲基蓝
C. 酚酞
D. 甲基红一次甲基蓝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9、下列试剂与酸水解法测脂肪无关的是___。
A. 盐酸
B. 乙醚
C. 氨水
D. 乙醇
【单选题】
GB2760-1996标准规定饮料中允许糖精钠最大使用量为___ g/kg 。
A. 0.20
B. 0.15
C. 0.50
D. 0.05
【单选题】
GB2759.2-1995中规定饮料的含砷量≤___ mg/kg。
A. 0.5
B. 0.1
C. 0.2
D. 0.02
【单选题】
下列___ 项不影响果汁中天然色素的变化。
A. 氧含量
B. 贮存时间
C. CO2含量
D. 光照
【单选题】
豆奶出现变质菌落总数超标的主要原因为___ 而造成。
A. 杀菌不彻底
B. 配料污染
C. 水质污染
D. 包装污染
【单选题】
下面部件对分析天平灵敏度影响最大的是___。
A. 砝码的精度
B. 横梁
C. 吊耳的质量
D. 加码装置
【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二极管有二个PN结
B. 二极管有单向导电性
C. 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放大电信号
D. 二极管可以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单选题】
一台电炉炉丝烧断以后,炉丝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如再接入电源,与烧断前比较,其功率___。
A. 减少一半
B. 减至1/4
C. 增大一倍
D. 增大至4倍
【单选题】
实验室用电安全,下面做法正确的是___。
A. 线路布置清楚,负荷合理
B. 经常烘保险丝后用铜丝代替
C. 接地塔在水管上
D. 开启烘箱或马弗炉过夜
【单选题】
压缩气体钢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剩余残压一般不应小于___ ,否则会导致空气和其他气体进入钢瓶发生危险。
A. 数十百帕
B. 数百百帕
C. 数十千帕
D. 数百千帕
【单选题】
提供人体组织生长,修补和更新的原料,主要来自食品中的___。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D. 维生素
【单选题】
根据食品微生物污染途径之一为人体和动植物体表,下面措施中针对性最强的是___。
A. 合理设计和布局食品生产厂
B. 设备的清洗、消毒和改造
C. 搞好个人卫生和定期检查健康
D. 加强产品卫生和质量检验
【单选题】
下列标准不属于技术标准的是___
A. 基础标准
B. 产品标准
C. 方法标准
D. 通用工作标准
【单选题】
下面对GB2760-91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___
A. GB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B. 2760是标准顺序号
C. 91是标准发布年号
D. 2760是产品代号
【单选题】
速度的单位符号为m/s,则其名称为___
A. 米每秒
B. 米/秒
C. 米*秒
D. 每秒米
【单选题】
我国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指的是___
A. 技术内容相同,仅有编辑性修改
B. 技术内容差异很小,编写方法基本对应
C. 主要技术内容相同,编写方法不完全相对应
D. 技术内容有较大的差异
【单选题】
摩尔是一个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___ 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A. 基本单元数
B.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
【单选题】
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是质量检验___的体现。
A. 评价作用
B. 预防作用
C. 把关作用
D. 信息反馈作用
【单选题】
用辐射吸收法测鱼组织内汞含量,结果(mg/kg)为2.06、1.93、2.12、2.16、1.89、1.95,其标准偏差为___
A. 0.13
B. 0.11
C. 0.09
D. 0.16
【单选题】
用100mL量筒量取50mL水,其相对误差为___
A. ±1.0%
B. +1.0%
C. -1.0%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0.03260×0.00814=___
A. 0.0002653
B. 2.65×10-4
C. 2.6×10-4
D. 2.7×10-4
【单选题】
明矾(ALK(SO4)2·12H2O)常用作水的净化剂,是因为___。
A. 溶于水后产生AL3+
B. 溶于水后产生K+
C. 溶于水后形成AL(OH)3胶体
D. 溶于水后生成SO2-4
【单选题】
医院检验病人带某种疾病的方法是将病人的含有液滴加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混合物中,加热后有红色沉淀,说明病人尿里含有___。
A. 脂肪
B. 葡萄糖
C. 乙酸
D. 乙醇
【单选题】
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___
A. 氨基酸
B. 蔗糖
C. 乙酸
D. 乙醇
【单选题】
酸碱滴定法可用于测定下列___ 物质
A. 强碱或弱碱
B. 强酸、弱酸、酸式盐
C. 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
D. 选项A、B、C
【单选题】
在酸性溶液中用摩尔法测定C1-时,分析结果___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单选题】
下列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是___
A. 加入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B. 在BaSO4 沉淀加入KN03
C. 在CaC2O4沉淀中加入盐酸
D. 在AgCl沉淀中加入H+
【单选题】
下列不是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___。
A. 次甲基蓝
B. 二甲酚橙
C. 淀粉
D. 高锰酸钾
【单选题】
粘稠液体的采样方法是___
A. 分层虹吸法
B. 充分搅匀,再分层虹吸
C. 充分搅匀后取样或从上、中、下层抽样混匀
D. 先加热,使其流动性度好,再用虹吸法取样
【单选题】
细菌细胞的特特殊结构有荚膜、芽胞、菌毛和___。
A. 鞭毛
B. 性毛
C. 胞浆颗粒
D. 核蛋白体
【单选题】
根据霉菌的分类,木霉菌属于___ 纲
A. 藻菌
B. 子囊菌
C. 担子菌
D. 半知菌
【单选题】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叫___
A. 灭菌
B. 无菌
C. 消毒
D. 无菌技术
【单选题】
牛奶消毒用___ 方法。
A. 煮沸
B. 流动蒸汽
C. 巴氏消毒
D. 间歇来菌
【单选题】
有一此微生物能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这种代谢产物抑制或杀死一定种类的微生物,这就称为___
A. 拮抗
B. 抗生素
C. 抑制
D. 生物灭菌
【单选题】
产气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乙酰,与培养基中的___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A. 酸性物质
B. 碱性物质
C. 蛋白质
D. 胍害化合物
【单选题】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___。
A. 酚酞
B. 甲基橙
C. 甲基红
D. 溴甲酚绿
【单选题】
GB601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的“标定”或“比较”时应___
A. 两人每人作4个平行
B. 1人作8个平行
C. 1人作6个平行
D. 两人每人作3个平行
【单选题】
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时,所用基准无水碳酸钠应于___ 灼烧至恒重。
A. 120℃
B. 100~110℃
C. 200℃
D. 270~300℃
【单选题】
下面滴定操不正确的是___。
A. 滴定管装液前应检漏
B. 滴定时溶液呈珠状落下
C. 近终点时,半滴半滴加入
D. 读数时手握住滴定管中部、液面与视线水平
【单选题】
配制0.2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000ml,下面的氢氧化钠取样正确的是___。
A. 直接称取氢氧化钠8g
B. 吸取饱和NaOH溶液5ml
C. 吸取饱和NaOH溶液10ml
D. 直接称取NaOH12g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___年底。
A. 1956
B. 1955
C. 1953
D. 1978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标志着我国___
A.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C. 由新民主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社会主义已经建成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其所有制结构呈现的状况是___
A. 完全的公有制
B. 国营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C.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D.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___
A. 个体经济
B. 公有制经济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题】
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正确的论述有___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中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单选题】
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在___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 改革开放后
D. 共产主义实现后
【单选题】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___
A. 基本建成
B. 初步确立
C. 基本完善
D. 完全建成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基本___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政党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___。
A. 经济基础
B. 思想基础
C. 文化基础
D. 制度基础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因为它基本解决了___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们大众的矛盾
D. 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理解错误的是___
A. 1956年底完成的
B. 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回事
C. 解决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
D. 解决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文献是___。
A. 《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___。
A. 中共八大召开
B.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C.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山之作,其基本方针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C. 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D.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
D. 以苏联为鉴戒,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___。
A.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D.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单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___。
A. 大干快上,赶美超英
B. 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慢一点,稳一点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矛盾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查的报告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
D. 1961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单选题】
20世纪60年代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主张的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设想的是___。
A. 陈云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毛泽东
【单选题】
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单选题】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___。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大资产阶级
【单选题】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之所以会有相矛盾的一面,是因为___。
A.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B. 社会主义建设者经验积累不足
C.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程度不够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___。
A. 敌我矛盾
B. 阶级矛盾
C. 人民内部矛盾
D. 对抗性矛盾
【单选题】
毛泽东指出,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一个总的方针是___。
A. 用民主的方式解决
B. 用谈判的方式解决
C. 用暴力的方式解决
D. 用革命的方式解决
【单选题】
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反复强调的方针是___。
A. 快速发展
B. 稳步增长
C. 统筹兼顾
D. 效率为主
【单选题】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与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___。
A. 群众路线
B. 民主集中制
C. 集体领导制度
D. 理论学习
【单选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年代里的是___。
A. 改革开放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单选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一次广泛而深入地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理论成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形成
C.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
D. “双百”方针的形成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应是___。
A. 个人利益是绝对第一位的
B. 集体利益是绝对第一位的
C. 兼顾三者的利益
D. 只要国家利益实现了,个人利益自然而然得到满足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___。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D.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
【单选题】
毛泽东提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下不正确的是___。
A. 以工业为主导
B. 以农轻重为序
C. 以就业为导向
D. 以农业为基础
【单选题】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___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A. 资本主义
B. 官僚主义
C. 社会主义
D. 新民主主义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___。
A. 日本经验
B. 德国经验
C. 新加坡经验
D. 苏联经验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中不包括下列___。
A.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南方和北方的关系
D. 是非关系
【单选题】
毛泽东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不包括的人员有___。
A. 工人群众
B. 领导干部
C. 技术人员
D. 农民
【单选题】
毛泽东提出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不包括___。
A. 工人参加管理
B.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C. 干部不参加劳动
D.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