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维生素中,哪种是由大肠内细菌利用食物残渣合成的:___
A. 维生素K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A
E. 维生素D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A. 食物被加工、分解的过程,属于消化
B. 大分子物质可被吸收入血
C. 小分子物质被转运入血或淋巴液的过程,属于吸收
D. 消化分为机械性和化学
E. 消化在先,吸收在后
【单选题】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发生在___
A. 大肠
B. 小肠
C. 口腔
D. 胃
E. 食管
【单选题】
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下列哪项不是其原因___
A.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B. 小肠长度长,肠壁厚,吸收面积大
C. 小肠粘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E. 小肠有丰富的消化酶
【单选题】
关于铁的吸收,错误的是___
A. 高价铁不易吸收,亚铁易吸收
B. 机体缺铁时,吸收铁的能力增强
C. 维生素D可促进铁吸收
D. 胃酸可促进铁吸收
E. 铁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单选题】
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___
A. 以单糖的形式吸收
B. 是继发性主动转运
C. 需要Na+参与
D. 吸收途径为血液和淋巴液
E. 已糖吸收比戊糖快
【单选题】
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___
A. 肠道
B. 泪腺
C. 肺
D. 肾
E. 皮肤
【单选题】
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___
A. 排出代谢终产物
B. 排出多余或无用物质
C. 分泌肾素
D.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E.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单选题】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___
A. 肾小球
B. 肾小体
C. 肾小管
D. 集合管
E. 肾单位
【单选题】
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脏的 ___
A. 致密斑
B. 系膜细胞
C. 间质细胞
D. 颗粒细胞
E. 感受器细胞
【单选题】
肾脏致密斑的分泌是直接感受 ___
A. 肾血管血压变化
B. 肾血流 NaCl 含量变化
C. 肾小管内压变化
D. 肾小管液 NaCl 含量变化
E. 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
【单选题】
有关肾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 它是由近端小管细胞分泌的
B. 肾素分泌可导致血钠和水丢失
C. 肾素分泌是由平均肾动脉压升高引起的
D. 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
E. 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
【单选题】
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是 ___
A. 血流量小
B. 血流分布均匀
C. 肾小管 周围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D.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E. 肾血流量易随全身血压波动而变化
【单选题】
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___
A. 自身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正反馈调节
E. 前馈调节
【单选题】
当动脉血压___,肾血流量可保持不变。
A. 80~180mmHg
B. 60~180mmHg
C. 80~120mmHg
D. 100~120mmHg
E. 60~90mmHg
【单选题】
当动脉血压﹤80mmHg时,可出现___
A. 无尿
B. 少尿
C. 多尿
D. 尿量不变
E. 血尿
【单选题】
当动脉血压﹤40mmHg时,可出现___
A. 无尿
B. 少尿
C. 多尿
D. 尿量不变
E. 血尿
【单选题】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不包括___
A. 肾小球滤过
B.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C. 近球小管的重吸收
D. 肾小管和结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E. 以上都对
【单选题】
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___
A. 有效滤过压
B. 滤过膜
C. 肾血流量
D. 动脉血压
E. 滤过率
【单选题】
滤过膜结构不包括___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B. 基底膜层
C. 肾小囊脏层
D. 肾小囊壁层
E. 滤过裂隙膜
【单选题】
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___
A. 带负电的小分子
B. 带正电的小分子
C. 电中性的小分子
D. 带正电的大分子
E. 带负电的大分子
【单选题】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___
A. 全身动脉血压
B. 肾动脉血压
C. 入球小动脉血压
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 出球小动脉血压
【单选题】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___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囊内压
E. 血浆晶体渗透压
【单选题】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___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
E. 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单选题】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___
A. 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B. 一个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C. 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D. 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E. 一个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单选题】
滤过分数指下列哪一项的比值 ___
A.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 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 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E. 肾血流量/心输出量
【单选题】
正常时,滤过分数约为___
A. 15%
B. 19%
C. 25%
D. 30%
E. 35%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___
A. 肾交感神经兴奋
B. 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C. 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 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
E. 注射抗利尿激素
【单选题】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是由于 ___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
B. 肾内压下降
C. 血浆胶渗压增高
D. 肾血浆流量增多
E. 囊内液胶渗压下降
【单选题】
交感神经兴奋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由于 ___
A. 平均动脉压降低
B. 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C. 囊内压升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肾血浆流量降低
【单选题】
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___
A.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大
C. 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D.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E. 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单选题】
在近球小管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___
A. 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
B. H2O、Na+ 、Cl- 、K+
C. 尿素、尿酸
D. 肌酐
E. 氨
【单选题】
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___
A. 近球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
B. 水、尿素、HCO3- 均为被动重吸收
C. 近球小管重吸收水量最多,对尿量影响最大
D. 葡萄糖、氨基酸、微量蛋白均为主动重吸收
E. Na+ 、Cl- 的重吸收主动和被动兼有
【单选题】
肾小球滤过液中,大部分溶质重吸收的部位是___
A. 远曲小管
B. 集合管
C. 近端小管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 髓袢
【单选题】
近球小管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 ___
A. 基侧膜上的 Na+ 泵
B. 管腔膜上的同向转运
C. 管腔膜上的逆向转运
D. 管腔膜上的电中性转运
E. 管腔膜上的生电性转运
【单选题】
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转运 ___
A. 水从低渗透压侧至高渗透压一侧
B. Na+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C. 葡萄糖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D. 氨基酸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E. 蛋白质进入细胞
【单选题】
关于近球小管对Na+重吸收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___
A. 近球小管重吸收的Na+量约为滤过量的65%-70%
B. Na+的重吸收属于主动转运
C. Na+泵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上
D. Na+泵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侧膜和管周膜上
E. Na+的重吸收有利于水和Cl-的重吸收
【单选题】
在髓袢升支粗段关于Cl-重吸收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___
A. 有利于外髓高渗梯度形成
B. 与Na+、K+重吸收有关
C. 三种离子通过共同载体重吸收的比例为2Na+:Cl-:K+
D. 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E. 可被速尿所阻断
【单选题】
关于Na+ 、Cl-- 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A. 滤液中99%以上被重吸收
B. 70%在近球小管处重吸收
C. Na+ 是主动重吸收,大部分Cl- 是被动重吸收
D. 髓袢升支粗段,Na+ 和Cl- 均为主动重吸收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重吸收受ADH调节
【单选题】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占滤过量的___
A. 70℅
B. 80℅
C. 90℅
D. 99℅
E. 60℅
【单选题】
肾小管对 HCO3- 的重吸收 ___
A. 以 HCO3-的形式吸收
B. 以 CO2 的形式吸收
C. 主要在远球小管进行
D. 滞后于 Cl-的吸收
E. 不依赖于H+的分泌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 ___
A. 认为当时的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
B. 指明了革命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方向
C. 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D. 认为当时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单选题】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 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 ___
A. 退出大战
B. 得到喘息机会
C. 维持国内和平
D.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___
A. 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 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C. 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 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单选题】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 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 忽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D. 未考虑到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单选题】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___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均 ___
A.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B. 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策略
C. 恢复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
D. 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
【单选题】
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___
A. 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
B. 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
C. 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D. 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
【单选题】
关=1=1919年3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共产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B. 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
C. 国际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
D. 国际无产阶级的咨询机构
【单选题】
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 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 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 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单选题】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还有所下降。这说明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 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 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 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单选题】
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实际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日本 ___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单选题】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___
A. 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 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 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 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单选题】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___
A. 防范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支配欧洲
B. 牵制法国,不使其称霸欧洲
C. 阻止苏俄势力向西扩展
D. 对德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单选题】
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目的是 ___
A. 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索取更多战争赔款
C. 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D. 重建在欧洲大陆霸权
【单选题】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
A. 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 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 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D. 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
【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___
A. 军事问题
B. 殖民地问题
C. 赔款问题
D. 边界领土问题
【单选题】
1919年6月28 El,《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熙听到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___
A. 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 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 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单选题】
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首先提出的,但后来美国并未加入该组织主要是由于 ___
A. 国际联盟并不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国际联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可能真正合作
C. 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矛盾并未解决
D. 认为巴黎和会对其不利
【单选题】
关于《四国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签订的国家是美、英、法、日
B. 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C. 该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中止
D. 规定了各国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单选题】
《五国海军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___
A. 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B. 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C. 日本势力受到抑制
D. 海军军备竞赛被平息了
【单选题】
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___
A. 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B. 中国政府参加一战
C. 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单选题】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的真实意图是 ___
A. 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C.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单选题】
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主权的包括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③《四国条约》 ④《五国海国条约 ___
A. ①②③
B. ①⑧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
A.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B. 中国代表团正义斗争
C. 中国政府的态度坚决
D. 帝国主义国家互相勾结
【单选题】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___
A. 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 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单选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___
A.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 法德矛盾
C. 英美矛盾
D. 美日矛盾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
B. 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
D. 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___
A.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矛盾的存在
B. 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使市场相对狭小
C. 市场的虚假繁荣和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生产
D. 股票投机活动哄抬股价,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 ___
A. 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B. 银行纷纷倒闭
C. 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D. 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水平下降
【单选题】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实质性原因是 ___
A. 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B.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C. 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单选题】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___
A. 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 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 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单选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 ___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
B. 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
C. 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D. 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___
A. 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 由国家干预经济
C. 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单选题】
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___
A. 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 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 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单选题】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___
A. 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 促进了社会发展
C.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 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单选题】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句话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___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 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份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采取奖励农民压缩农产品产量的办法,其主要目的是 ___
A. 稳定农产品价格
B.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 刺激农产品消费
D. 刺激农产品出口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 ___
A.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