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莫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材料10000元,经查实,属非常损失,报经批准后该项损失应计入___
A. 营业外支出
B. 其他应收款
C. 管理费用
D. 冲减营业外收入
【单选题】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___内对外报送。
A. 6日
B. 15日
C. 60日
D. 4个月
【单选题】
账户财务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其中左为___
A. 资产项,按资产的流动性自大到小顺序排列
B. 资产项,按资产的流动性自小到大顺序排列
C.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D.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一般按短期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顺序排
【单选题】
甲企业将应收乙企业的50000元货款,改为对乙企业的股权投资,则该项经济业务将引起甲企业___
A. 资产与债权此增彼减
B.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
C. 资产内部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D. 负债,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单选题】
下列各项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___
A. 提取盈余公积
B. 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C. 用盈余公积补亏
D. 全年实现盈利
【单选题】
“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为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0000元,则期末余额为___
A. 借方4000元
B. 借方12000元
C. 贷方4000元
D. 贷方12000元
【单选题】
账户期末余额试算等式正确的是___
A.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B.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C.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D. 期末借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单选题】
某公司办公室人员小王用转账支票支付1920元的差旅费,分录如何编制___
A. 借:销售费用1920B、借:管理费用1920
B. 贷:银行存款1920贷:银行存款1920
C. 借:销售费用1920D、借:管理费用1920
D. 贷:现金1920贷:现金1920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增___
A. 收到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
B. 收到投资者投入作为出资的原材料
C. 以转账支票归还长期借款
D. 提取盈余公积
【单选题】
银行存款还贷款___
A. 资产和负债同增
B. 资产和负债同减
C. 资产增负债减
D. 资产减负债增
【单选题】
期末固定资产减期末累计折旧后___
A. 折余价值
B. 原始价值
C. 重置价值
D. 历史成本
【单选题】
企业生产车间本月共领取A、材料36000元,用于生产甲产品:B、材料20000元,用于生产乙产品:另外还领用机物料4200元,其中生产车间领用2700元,管理部门领用1500元。根据材料领用汇总表,企业应编制会计分录___
A.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36000——乙产品20000,制造费用4200。贷:原材料60200
B. 借:生产成本4200,贷:管理费用4200
C.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36000——乙产品20000,制造费用2700,管理费用1500。贷:原材料60200
D. 借:制造费用60200,贷:原材料60200
【单选题】
企业本月应付工资共计52000元,分摊如下,并按工资总额的2、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则应编制会计分录___。其中,生产工人工资:甲产品20000,乙产品15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000,管理部门人员工资8000,销售部门人员工资4000,工资合计52000。
A.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0000——乙产品15000,制造费用17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2000
B.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0500——乙产品15375,制造费用17425。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2000——职工教育经费1300
C.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0000——乙产品15000,制造费用5000,管理费用8000,销售费用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2000
D.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0500——乙产品15375,制造费用5725,管理费用8200,销售费用41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2000——职工教育经费1300
【单选题】
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修理费共计5500元,其中;生产车间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1000元,销售部门5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___
A. 借: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1000,销售费用500。贷:银行存款5500
B. 借:管理费用5500。贷:银行存款5500
C. 借: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1000,销售费用500。贷:现金5500
D. 借:管理费用5500,贷:现金5500
【单选题】
“预收账款”账户属于___
A. 资产类账户
B. 负债类账户
C.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D. 投资类账户
【单选题】
将账户的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是___
A. 资产类账户
B. 负债类账户
C. 收入类账户
D. 支出类账户
【单选题】
本期“本年利润”账户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的,则意味着企业当年___
A. 盈利
B. 亏损
C. 不盈不亏
D. 与盈亏无关
【单选题】
以下凭证属于累计凭证的是___
A. 借款单
B. 法了凭证汇总表
C. 差旅费报销单
D. 限额领料单
【单选题】
管理部门当日购进办公用品若干,经办人员不慎将原始凭证遗失,你作为会计人员应___
A. 不予办理报销手续
B. 在等取得原供或单位注明凭证号码、金额、经济内容并加盖公章的证明后,由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给予报销
C. 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经相关人员证明后,给予报销
D. 等经办人员取得原供货单位加盖公章的证明并经会计人员审查属实后,给予报销
【单选题】
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200万,本年实现净利润50万元,按10%提取盈余公积,同时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万元,则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为___
A. 25万
B. 20万
C. 5万
D. 4万
【单选题】
企业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时,应借记___
A. 其他应付款
B. 应交税费
C. 应付职工薪酬
D. 银行存款
【多选题】
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下列事项符合谨慎性的做法是___。
A. 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B. 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C. 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D. 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多选题】
下列关于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
A. 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B. 可以私设账簿
C. 对所有会计资料建立档案
D. 年末要编制财务报告
【多选题】
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B. 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C. 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D. 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所有总账都要设置明细账
B.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C. 账户和会计科目性质相同
D.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说法正确的是___。
A. 设置明细账是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核算
B. 总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
C. 总账统驭明细账
D. 对明细账核算时可以以实物为计量单位
【多选题】
下列关于短期借款的描述正确的是___。
A. 用以补充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
B. 借款到期时,除偿还本金外,需要按期支付利息
C. 利息作为财务费用计人损益核算
D. 期限通常在两年以下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B. 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C. 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权利
D. 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特性
【多选题】
X企业由两位投资者投资20万元设立,每人出资10万元。两年后,为扩大经营规模,该公司准备吸收新的投资者李某,将注册资本增加到30万元。按照投资协议,新投资者需出资15万元,同时享有该公司1/3的股份。接到银行通知,新投资者的投资额已经到账。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X企业___。
A. “银行存款”借方增加15万元
B. “实收资本”借方增加10万元
C. “实收资本”贷方增加10万元
D.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贷方增加5万元
【多选题】
不能记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是___。
A.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 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C.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D. 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企业所得税费用按照递延法计算
B. 企业所得税费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
C. 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确定
D. 国债利息收入属于纳税调减额
【多选题】
以下属于收入类要素的包括___
A. 营业外收入
B. 商品销售收入
C. 提供劳务收入
D.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多选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___
A. 库存现金
B. 存货
C. 银行存款
D. 交易性金融资产
【多选题】
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条件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___
A. 会计主体
B. 货币计量
C. 持续经营
D. 会计分期
【多选题】
下列有关科目与账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B. 账户是设置科目的依据
C. 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而会计科目不具有格式和结构
D. 没有账户,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多选题】
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不属于“借”表示事项的包括___
A. 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
B. 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增加
C. 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减少
D. 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
【多选题】
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3000元,生产车间耗用原材料2000元,不正确的会计分录包括___
A. 借:生产成本—甲材料5000,贷:原材料5000
B. 借:制造费用5000,贷:原材料5000
C. 借:生产成本—甲材料3000,制造费用2000,贷:原材料5000
D. 借:生产成本—甲材料3000,管理费用2000,贷:原材料5000
【多选题】
以下符合借贷记账法规则的包括___
A. 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B. 资产与负债一增一减,总额增加
C. 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D. 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
【多选题】
甲公司月末计算本月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8000元,下列分录不正确的有___
A. 借:生产成本8000,贷:累计折旧8000
B. 借:制造费用8000,贷:累计折旧8000
C. 借:管理费用8000,贷:累计折旧8000
D. 借:制造费用8000,贷:固定资产8000
【多选题】
企业向银行借入9个月的借款80000元,存入银行,不正确的会计分录为___
A. 借:短期借款80000,贷:银行存款80000
B. 借:银行存款80000,贷:长期借款80000
C. 借:银行存款80000,贷:短期借款80000
D. 借:银行存款80000,贷:应付账款8000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___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___
A.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 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单选题】
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 ___
A. 刘铭传
B. 冯子材
C. 关天培
D. 邓世昌
【单选题】
下列哪个国家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___
【单选题】
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是在 ___
【单选题】
近代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___
【单选题】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___
A. 魏源
B. 林则徐
C. 严复
D. 康有为
【单选题】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___
A. 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B. 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半殖民地
C. 为了传播文明
D. 为了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单选题】
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___
A.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文艺复兴运动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独立革命
【单选题】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___
A. 军事侵略
B. 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单选题】
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___
A. 康有为
B. 严复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单选题】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1887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的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约是___
A.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B. 《五口通商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单选题】
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2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惨案是___
A. 旅顺大屠杀惨案
B. 江东六一十四屯惨案
C. 火烧圆明园
D. 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惨案
【单选题】
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的惨案是___
A. 旅顺大屠杀惨案
B.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C. 火烧圆明园
D. 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惨案
【单选题】
1899年,因列强不满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不力,清政府另派去进行镇压的官员是___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毓贤
D. 袁世凯
【单选题】
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___
【单选题】
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___
A. 伊犁和喀什噶尔
B. 淡水和琼州
C. 汉口和九江
D. 镇江和南京
【单选题】
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
A. 陈化成
B. 海龄
C. 左宝贵
D. 关天培
【单选题】
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___
【多选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上的主要特征是 ___
A.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经济结构
C. 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常常结合在一起
D. 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地租
【多选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突出的是 ___
【多选题】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中国以下主权开始受到破坏 ___
A. 领土主权
B. 领海主权
C. 司法主权
D. 关税主权
【多选题】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其中有 ___
A. 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B. 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C. 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D. 滇、粤、桂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多选题】
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有 ___
A. 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
B.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思想
C. 郑观应提出“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等主张
D.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多选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是 ___
A. 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出现财政危机
B.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C. 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遭到前所未有的毒害
D.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多选题】
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兴阶级,它们是 ___
A. 地主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人阶级
D. 资产阶级
【多选题】
近代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多选题】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___
A.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 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C. 反抗封建主义的压迫
D.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多选题】
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通过哪些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
A. 军事侵略
B. 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多选题】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吞我国领土144万多平方公里,这些条约是 ___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 《改订伊犁条约》
【多选题】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___
A. 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
B. 在中国增设银行
C. 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
D. 夺取矿权
【多选题】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 ___
A. 建立教堂,派遣大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
B. 包庇教徒不法行为,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传统礼俗
C. 创办中外文报刊,为帝国主义侵略进行辩护
D. 宣扬“种族优劣论”,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多选题】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 ___
A. 是在手工业工场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业工场主和包买商转化而来
B. 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
C. 是近代中国社会先进的革命的阶级
D. 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多选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具有以下特点 ___
A. 帝国主义势力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B.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C. 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D. 新兴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并在中国经济中具有显然的优势
【多选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具有以下特点 ___
A. 帝国主义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
C. 中国虽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但是在实际上已经丧失大部分主权
D. 中国处于各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
【多选题】
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___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开放五口通商
D. 协定关税
【多选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特权,租界的设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及领土完整。下列关于租界的说法,正确的有 ___
A. 1845年,英国最早在上海划定区域作为租借居留的地段
B. 西方列强在租界内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的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另外一套统治制度
C. 在近代中国,西方列强设立的租界仅集中于沿海城市
D. 租界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中心基地
【多选题】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指的是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