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禁止带电接触高压导线和各种有电设备的___。
【单选题】
柴油机发生抱缸或差示压力计作用时,在未判明原因前,不应立即进入___,不可马上进行检查,以防灼伤或其他危险。
【单选题】
在___作业时,必须执行呼唤应答制度,禁止身体各部位跨、靠制动系统和其他部件。
【判断题】
隔离开关操作前,操作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绝缘靴和绝缘帽,确认开关及其操作机构正常,接地线良好,方准按程序操作。
【判断题】
遇雷雨天气时,禁止操作隔离开关。严禁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
【判断题】
电气化铁路区段,当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故障,机车司机需上车顶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方能作业。.
【判断题】
绝缘靴、绝缘手套等安全用品,应每年进行一次绝缘耐压试验,并存放在阴凉干燥、防尘处所。
【判断题】
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使用前用干布擦试,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漏气、裂损等现象禁止使用。.
【判断题】
为保证电气化铁路沿线有关人员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伤亡事故,特制订《电气化铁路安全规则》。
【判断题】
隔离开关开闭作业时,必须执行一人操作两人监护制度。
【判断题】
机车、动车及各种车辆上方的接触网设备未停电并办理安全防护措施前,禁止任何人员攀登到车顶或车辆装载的货物上。
【判断题】
距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不足2m的燃着物体,使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时,牵引供电设备必须停电。
【判断题】
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须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2m以上距离,距离不足时,牵引供电设备须停电。
【判断题】
国家铁路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保证安全生产。.
【判断题】
不准在高处随意投递材料、工具;不准在列车、车列、机车、车辆上向车外抛掷杂物。
【判断题】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认真执行保休制度,班前充分休息,严禁班前、班中饮酒。
【判断题】
遇有动车、直达、特快旅客列车通过时,严禁对相邻线路的列车进行现场技术作业。.
【判断题】
作业前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着装要“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判断题】
各种电动机具要安装触电保护器,除定期检查绝缘电阻外,每次使用前无须再检查。
【判断题】
机车受电弓升起时,禁止进入高压室,变压器室。
【判断题】
禁止使用明火照明检查机车,动力室、高压室内严禁烟火。
【判断题】
进入动力室检查巡视时,必须呼唤后经司机同意后方可进入。
【填空题】
1.发现牵引供电设备断线及其部件损坏,不得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附近车站,在牵引供电设备___到达未采取措施以前,任何人员应距已断线索10m以外。.
【填空题】
2.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须与回流线、架空地线、___保持1m以上距离。
【填空题】
3.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须与___高压带电部分保持2m以上的距离。
【填空题】
4.电气化区段上水、保洁、施工等作业,不得将___向供电线路方向喷射,站车保洁不得采用向车体上部喷水方式洗刷车体。
【填空题】
5.在电气化区段运行的机车、动车、车辆及自轮运转设备可以攀登到车顶或作业平台的梯子、天窗等处所,均应有“___”的警告标志。
【填空题】
6.通过道口车辆上部或其货物装载高度___超过___通过平交道口时,车辆上部及装载货物上严禁坐人。.
【填空题】
7.牵引供电设备故障时,与牵引供电设备相连接的支柱、___、综合接地线等可能出现高电压,未采取安全措施前,禁止与其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填空题】
8.隔离开关操作前,操作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___和绝缘手套,确认开关及其操作机构正常,接地线良好,方准按程序操作。
【填空题】
9.站内和行人较多的地段,牵引供电设备支柱在距轨面2.5m高处均要设白底黑字“高压危险”并有___符号的警示标志。
【填空题】
10.牵引供电设备支柱及各部接地线损坏,___与钢轨或扼流变连接脱落时,禁止非专业人员与之接触。
【填空题】
11.机车___时,不得在外部站立或从事修理工作。
【填空题】
12.禁止在机车、车辆走行中进入钩档内作业。禁止___地沟。.
【填空题】
13.拆装车钩时,应搭设___,禁止双足蹬踩地沟边缘。
【填空题】
14.柴油机甩车时,有关人员应站立于安全处所。柴油机甩车及盘动主发电机柴油机时,均应执行___制度,以防意外伤害。.
【填空题】
15.工作中严格执行劳动安全作业标准、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___,交标准班”的标准化作业程序。
【填空题】
16.搬运危险品、爆炸品及压力容器时,做到___。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可采用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
【判断题】
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判断题】
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的地域。
【判断题】
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也可采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
【判断题】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可以出借剧毒化学品。
【判断题】
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判断题】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判断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判断题】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判断题】
盛装化学品的包装,不必到指定部门检验,但包装要满足有关试验要求。
【判断题】
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装卸货物后,可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和进行修理作业。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
【判断题】
严禁在装有避雷针的构筑物上架设通信线、广播线或低压线。
【判断题】
接受货主委托运输的承运人应当查验货主提供的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并查验所运货物与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载明的易制毒化学品品种等情况是否相符,不相符的,不得承运。
【判断题】
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
【判断题】
人可以长期吸入氧气,而且氧气越纯越好。
【判断题】
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小,则此物质越危险。
【判断题】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判断题】
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半年。
【判断题】
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判断题】
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通风应良好。
【判断题】
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判断题】
某市一公司利用存放干杂仓库改造成危险化学品仓库,库房之间防火间距不符合标准。并将过硫酸铵(氧化剂)与硫化碱(还原剂)在同一个库房混存。8月5日因包装破漏,过硫酸铵与硫化碱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起火燃烧,13点26分爆炸引起大火,1mun后离着火区很近的仓库内存放的低闪点易燃液体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火灾。至8月6日凌晨5时,扑灭了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该公司仓库内过硫酸铵(氧化剂)与硫化碱(还原剂)混存,因包装破漏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起火、燃烧、爆炸,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判断题】
事发当天上午,该加油站站长陈某在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带领2名临时雇来的无资格证的修理工,对装过90#汽油的一卧式罐扶梯进行焊补作业,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陈某和1名焊工当场被炸死,另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在加油站动火,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办理必要的动火手续。
【判断题】
某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的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电焊工内去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根据上述事实,电焊工不是特殊工种,不用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判断题】
2006年4月19日,某树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甲苯,人工操作,没有通风设施。员工方某发生疑似急性甲苯中毒,4月20日经诊断为“轻度甲苯中毒”。经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未组织操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设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资料;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操作人员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未设立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订立劳动合同时,企业可以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应如实告知劳动者。
【判断题】
某危险化学品经营公司,经营范围是一般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于2006年10月30日到期,尚未申请换证。2007年4月5日,装卸工在仓库内搬运货物时,将一瓶甲苯二异氰酸酯(剧毒化学品)撞碎,导致多人中毒。根据上述情况,该公司应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到期1个月前,向发证机关提出经营许可证的延期申请,并提交相关文件、资料。
【判断题】
某建材商店地下涂料仓库内,存放大量不合格的“三无”产品聚氨酯涂料(涂料是苯系物)。地下仓库内虽有预留通风口,但通风差,无动力排风设施。某日,进入库房作业时1名工人昏倒在地,一同作业的另2名工人,在救助时也昏倒在地。经救援人员将中毒的3名工人送往医院,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又有2名在地下仓库作业的工人,发现有中毒症状,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库存涂料是“三无”产品,含苯量严重超标,排毒通风差,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判断题】
2005年7月19日,某地一化工有限公司所属分装厂,分装农药。由于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几名临时招聘的女工在倒装农药时,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相继被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没有人员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因该公司招聘人员为临时工,所以不用为她们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判断题】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判断题】
2005年7月19日,某地一化工有限公司所属分装厂,分装农药。由于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几名临时招聘的女工在倒装农药时,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相继被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没有人员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因该公司招聘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
【判断题】
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利用某单位空房间设置危险化学品仓库,并大量储存包装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和高锰酸钾等危险化学品。2006年5月10日,由于下雨,房间漏雨进水,地面返潮,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受潮,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火灾。造成7000多人疏散,103人感到不适。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判断题】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判断题】
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利用某单位空房间设置危险化学品仓库,并大量储存包装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和高锰酸钾等危险化学品。2006年5月10日,由于下雨,房间漏雨进水,地面返潮,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受潮,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火灾。造成7000多人疏散,103人感到不适。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当与所包装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
【判断题】
某机械制造厂仪表车间车工班的李某、徐某、陈某和徒工小张、小孟及徐某的妻子饶某,聚集在一间约18的休息室内,用一个5KW的电炉取暖。将门窗紧闭,墙角存放一个盛装15kg汽油的玻璃瓶。玻璃瓶内压力,随着室温升高而加大,先后两次将瓶塞顶出,被徒工小孟先后两次用力塞紧。由于瓶内压力不断增大,把玻璃瓶胀开一道裂缝,汽油慢慢向外渗出,流向电炉。坐在电炉旁的陈某、饶某发现汽油渗出后,立刻用拖布擦拭汽油。在擦拭清理过程中,拖布上的汽油溅到电炉丝上,瞬间电炉就燃烧起来,火焰顺着油迹向汽油瓶烧去。屋内的几个人见事不妙都往门口跑,徐某用力把门打开,因屋内充满汽油蒸气,门一开,屋外充足的氧气使屋内刹那间火光冲天,汽油瓶爆炸。造成3人被烧死,其他人被烧伤,房屋和机床被烧毁,经济损失惨重。根据上述事实,该事故原因是严重违反休息室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规定,汽油瓶受热胀裂,遇火燃烧爆炸,发现危险后处理操作方法错误,缺乏有关汽油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知识,遇险后不会正确处理。
【判断题】
小村和王伟是新分到化工厂的工人,小村是押运人员,王伟是驾驶员,没经过任何培训就安排上岗了。他们一起运送一批危险化学品去较远的B城市,车走到半路,小村想抽烟。王伟说:“再忍耐一下,前边就是A市了,去那里准能买上。”于是王伟加快了车速,抄近道超速行驶,很快就到了A市。王伟把车停在一个较大的百货商店门口,小村进去买了一包烟,他们又上路了,路上又捎上一搭车人,他们抽着烟边开边聊。吃饭时间到了,可还没到B市,他们于是停车吃饭。饭后,两人一起出来,王伟问小村:“你知道车上拉的是什么吗?”小村说:“这容易,我马上就知道。”于是他拿起一瓶化学品,打开盖,闻了闻,说:“盐酸。”王伟夸小村:“你的鼻子还真厉害!”。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王伟和小村没有上岗资格证,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驾驶员及押运人员必须有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的规定。
【判断题】
2007年4月13日早8时许,某县某村公路旁的麦田里发现7桶不明化学物品。经过专家化验,该化学物品为“三氯化磷”,剧毒,易散发。被遗弃的7桶“三氯化磷”都已经过期。周围小麦被“烧”死,造成严重污染。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事故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部门和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备案。
【判断题】
2006年4月19日,某树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甲苯,人工操作,没有通风设施。员工方某发生疑似急性甲苯中毒,4月20日经诊断为“轻度甲苯中毒”。经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未组织操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设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资料;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操作人员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未设立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该公司使用的有机溶剂甲苯不属于高毒物品,不需要向安全监察部门进行职业危害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