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贾某看到一辆自行车车筐里有一提包,趁人不注意时将包顺手拿回家,发现包里有300元钱。贾某的行为属于( )。___
A.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B. 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 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盗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D. 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犯罪构成包括( )。___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多选题】
关于犯罪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___
A.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是被害人
B. 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金钱或财物
C. 抢劫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D. 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
【多选题】
构成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应当符合下列( )条件。___
A. 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B. 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C. 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D. 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
【多选题】
甲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乙。某日,甲趁乙生病之时,煮好一碗面条给乙后离开。乙怀疑面条有毒,而将该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丙食用,丙食用后2小时死亡。本案中,( )。___
A. 甲对丙的死亡有间接故意
B. 对乙而言,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 乙对丙的死亡有间接故意
D. 对丙而言,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多选题】
下列犯罪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间接故意的是( )。___
A. 甲为防果园被偷,在果园四周拉设电网,造成一路人触电死亡
B. 乙为逃避处罚,在执法人员登车检查时突然启动汽车逃走,造成执法人员从车上坠落身亡
C. 丙交通肇事后将伤者带到偏僻地方丢弃后逃逸,造成伤者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D. 丁路遇其仇人欲报复,乘其不备袭击对方,将对方打成重伤
【多选题】
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___
A. 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罪
B. 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罪
C.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仅仅局限于刑事法律
D. 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多选题】
下列犯罪只能由过失构成的是( )。___
A. 交通肇事罪
B. 危险驾驶罪
C. 失火罪
D. 刑讯逼供罪
【多选题】
陈某因灭鼠需要,将一包刚买的浸入了鼠药的饼干放在租住房内的餐桌上,致使同住的室友食后死亡。陈某的行为( )。___
A. 属于过失引起中毒,致人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B. 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C. 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 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
【多选题】
下列对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农民A在抢救粮食过程中被雷击后死亡。甲主观上不属于过失
B. 乙不慎将烟头掉落在仓库堆放的杂物堆内,本想找出烟头但觉得麻烦,心想烟头可能会自己熄灭,遂离开,后仓库着火。乙在主观上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 丙的过失行为造成了路人B重伤出血不止,丙不予救治走开,后B死亡,丙对B的死亡主观上属于故意
D. 家住15层的丁做饭时同妻子吵架,随手将手中的菜刀扔出窗外,结果砸中一老人致其死亡,丁对老人的死主观上为过失
【多选题】
甲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帽,在漫天大雪的狩猎密林中弯腰捡拾蘑菇,乙打猎途经该地,误以为甲是鹿而开枪射击,致甲死亡,( )。___
A. 乙有杀人故意
B. 乙有疏忽大意过失
C. 乙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D. 甲的死亡属意外事件
【多选题】
甲邀请乙外出看电影,乙见甲的口袋中有土制手枪,即取出玩耍,猛地扣动扳机,枪响自毙。甲对乙之死( )。___
A. 不存在犯罪故意
B. 存在疏忽大意过失
C. 不存在犯罪故意和过失,本案的发生是因为意外事件
D. 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罪责,因其未尽注意义务
【多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负刑事责任。___
A. 放火
B. 故意杀人
C. 绑架
D. 爆炸
【多选题】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年满16周岁,应当从16周岁生日的第2天开始起算
B. 15周岁的男性甲与13周岁的女性乙在学校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应认为是犯罪
C. 15周岁的甲绑架了女子乙,后因乙逃跑,甲将其杀死。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D. 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封存其犯罪记录。
【多选题】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已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B.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多选题】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___
A.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聚众斗殴致人死亡,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如造成后果的,应当认为是犯罪
C.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钱财数量较大,但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其他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D.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多选题】
20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___
A. 李某(15周岁)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B. 王某(13周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C. 马某(17周岁)实施盗窃行为且数额较大
D. 胡某(16周岁)实施抢劫行为
【多选题】
对于已满75周岁的人实施犯罪的,在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律规定有( )。___
A. 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 过失犯罪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多选题】
《刑法》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 )。___
A. 又聋又哑的人
B. 盲人
C. 醉酒的人
D.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多选题】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___
A. 徇私枉法罪
B. 刑讯逼供罪
C. 非法搜查罪
D. 非法拘禁罪
【多选题】
王某与赵某有仇恨。某日,王某见赵某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拾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将其打成重伤,后来发现赵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王某的行为属于( )。___
A. 防卫过当
B. 避险过当
C. 故意犯罪
D. 假想防卫
【多选题】
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___
A. 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
B. 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欲强奸时,行人路过将强奸犯打伤
C. 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D. 在制服抢劫犯的过程中,将其打成轻伤
【多选题】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之处是( )。___
A. 都不能针对第三者实施
B. 都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C. 都是对正在进行或正在发生的危害行为而采取的
D. 都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所采取的
【多选题】
李某在路上拦截女中学生王某,持匕首对王某进行威胁,欲实施强奸。王某与其搏斗,并抢得匕首。李某见匕首被夺,即挥拳击打王某头部,王某以匕首相迎,刺中李某的胸部,李某当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王某是正当防卫
B. 王某是防卫过当
C. 王某应负刑事责任
D. 王某不负刑事责任
【多选题】
对正在进行(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___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___
A. 甲发现乙正在生产伪劣产品,而将乙打成轻伤,造成乙无法生产伪劣产品
B. 张某持刀抢劫赵某钱包后逃跑。赵某第二天发现张某,遂将其打伤
C. 刘某遇到仇人王某追杀,慌不择路,将路人许某推向王某,导致许某被王某砍伤
D. 周某看见吴某正在对郑某行凶,遂捡起砖头将吴某打成轻伤
【多选题】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___
A. 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危险而采取的
B. 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C. 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
D.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___
A. 熟悉犯罪地形的行为
B. 购买作案用的工具
C. 向同伙提出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D. 守候被害人
【多选题】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中止、既遂以及未遂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B. 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C.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D.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必须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阶段
【多选题】
关于对预备、中止、既遂等犯罪的量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B.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对于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根据其悔罪表现及危害后果等因素都可以酌定从轻处罚
【多选题】
无业游民黄某经常到某住宅小区闲逛,见个体女老板刘某经常单身出入,即产生抢劫歹念。某晚21时许,黄某购买了匕首等工具,在刘某必经的胡同进口守候,片刻,刘某回家进入胡同,黄某尾随其后正欲实施抢劫,途经的巡逻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遂上前盘问,黄某抢劫未能得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黄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B. 对黄某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黄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D. 黄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___
A. 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遂跳窗逃走
B. 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C. 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扭送到公安机关
D. 丁放火烧仓库后逃离现场,由于发现及时,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多选题】
以下原因导致犯罪行为不能完成,属于犯罪未遂的有( )。___
A. 被害人的发现、逃避和反抗,其他人的阻止
B. 物的障碍,如遇到高墙、铁门、电网而无法逾越
C. 自然力的阻碍,如放火后遭到雨淋或被大风吹灭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D. 犯罪分子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___
A. 甲在盗窃一老人的3000元钱后又于第二天将所盗窃的3000元返还被害人
B. 乙在入户盗窃时被主人当场抓获送交公安机关
C. 丙总对人说自己会画外币能够以假乱真,但一直也没有什么具体行动
D. 丁欲下毒杀死竞争对手戊,在戊中毒后后悔,及时送戊到医院,经过抢救成功脱离危险
【多选题】
甲与乙有仇,甲误用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属于( )。___
A. 犯罪未遂
B.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 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 行为误差
【多选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情况有( )。___
A. 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该财物
B. 犯罪分子自以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但客观上该犯罪不可能进行到底
C. 犯罪分子在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时认为条件不合适而停止犯罪
D.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分子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被迫中断犯罪
【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___
A. 犯罪中止的
B.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C. 防卫过当的
D.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___
A. 3人以上共同犯罪
B. 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 特殊情况下,可以是过失犯罪
D. 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按照他们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成立共同犯罪的有( )。___
A. 甲与乙共谋杀丙,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 甲在境外购买了毒品,乙在境外购买了大量淫秽物品,然后,二人通过同一条走私船回到内地,后被海关查获
C. 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D. 医生甲故意将药量加大10倍,护士乙发现后请医生改正,甲说:“那个家伙(指患者)太坏了,他死了由我负责。”乙没有吭声,便按甲开的处方给患者用药,导致患者死亡
【多选题】
医生甲在给病人开药时,一时疏忽开错药,护士乙在用药时不小心用量过大致病人死亡,则二者( )。___
A. 均构成医疗事故罪
B. 构成共同犯罪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不构成共同犯罪
【多选题】
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__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推荐试题
【填空题】
6.强制休假不作___,组织人事部门或所在单位负责人于强制休假前一天通知需要强制休假的员工,并指派具备任职资格的顶岗人员___接替工作。
【填空题】
7.对强制休假员工,根据需要,现场对其岗位工作进行 ___ 、稽核。
【填空题】
8.重要岗位员工强制休假期间,薪酬福利待遇按照___有关标准执行
【填空题】
9.员工不得以任何理由 ___强制休假,必须于接到强制休假通知后严格遵守强制休假安排,作好工作交接。
【填空题】
10.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每 ___根据本单位重要岗位人员情况提出年度强制休假计划,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填空题】
11.亲属回避,是指农村信用社根据规定的范围,对有亲属关系的员工实施工作岗位回避,以增强工作的公正性,防范操作风险和___。
【填空题】
12.回避区域内的员工之间的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___。
【填空题】
13.回避区域内的员工之间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___、侄子女、甥子女;
【填空题】
14.回避区域内的员工之间的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___ 的配偶。
【填空题】
15.亲属回避按以下原则进行:职务级别不同的,由 ___ 回避;双方担任同级职务的,由 ___ 的一方回避。如有特殊情况可事先征求本人意见,由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的情况决定一方回避。
【填空题】
16.对因联姻新形成的亲属关系和因___需要回避的员工,当事人要主动说明,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安排回避。
【填空题】
17.人均业务指标主要包括相对人均存款、相对人均贷款和___三项指标。
【填空题】
18.年底前在岗员工出现退休、内退、辞退、自然减员等情况的,各市农信社可采取___ 的方式调增员工招录计划。
【填空题】
19.信用分社___人员控制数为___人。
【填空题】
20.信用社___人员控制数为___人。
【填空题】
21.根据测算结果,在岗员工人数___核定人数的市农信办要指导辖内县级行社制定员工退出方案,根据员工退出情况统筹安排员工招录计划。
【填空题】
22.各县级行社要树立___意识,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和岗位约束制度,建立健全员工退出机制,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填空题】
23.因资产质量下降、经营利润下降、经营风险上升、案件隐患较大被___的县级行社,省农信联社将从严控制其招录新员工。
【填空题】
24.员工招聘工作,在省联社统一领导下,根据员工管理权限,实行___ 制。
【填空题】
25.市农信办负责督促、指导县级联社、农村商业___银行按照规定办理 ___手续。
【填空题】
26.县级联社、农村商业___银行负责按照___核定的员工定额和用工标准,制订本单位员工招聘计划,报市农信办审核,配合市农信办做好员工招聘的组织实施工作:
【填空题】
27. ___ 负责与招聘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分配、试用、正式聘用等。
【填空题】
28.员工招聘工作应根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本着因事择人、专业对口、___的原则确定用人标准。
【填空题】
29.招聘员工,大专学历的不超过25岁,本科学历的不超过28岁,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不超过30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岁。___)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3岁。
【填空题】
30.纪检监察岗招聘人员应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专业以___等为主。
【填空题】
31.信息科技岗招聘人员应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专业以 ___等为主。
【填空题】
32.发布招聘信息要合法合规、公平公正,避免___。
【填空题】
33.报名初选一般可采取 ___报名和 ___ 报名等方式。
【填空题】
34.确定拟录用名单,根据汇总成绩,从 ___ 按1:1的比例确定拟录用名单。
【填空题】
35.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___、不能胜任工作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填空题】
36.薪酬总额的增加主要依靠___的提升,既要保证薪酬协调、合理增长,又要突出强化薪酬水平与___相挂钩,真正做到增效才能增资。
【填空题】
37.员工薪酬包括___及___5部分。
【填空题】
38.员工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之和一般不超过薪酬总额的___,绩效工资和年度奖金之和一般不低于薪酬总额的___。
【填空题】
39.基本工资包括___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等。
【填空题】
40.岗位工资是根据员工___等因素确定的工资,不同岗位的员工实行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
【填空题】
41.绩效工资市县行社要根据其___等情况,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实行___管理。
【填空题】
42.按照监管要求,对___等违规产生的利润,不得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基数。
【填空题】
43.年度奖金作为___薪酬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省联社及本行社确定的___考核后兑现的奖励。
【填空题】
44.福利计划是体现市县行社对员工关怀的间接性报酬,分为___和___两部分。
【填空题】
45.县级行社班子成员薪酬实行___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