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所用钛系催化剂,必须氮封保存,如遇到空气可生成HCl气体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三乙基铝系统检修前必须进行油洗及氮气吹扫干净
【判断题】
聚合单元检修后开车时先投三乙基铝的目的之一是除去丙烯中含有的杂质和水分
【判断题】
催化剂预接触罐在脱脂过程中采用蒸汽加热
【判断题】
环管工艺装置可以采用环管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串联生产均聚、无规共聚、抗冲共聚
【判断题】
环管工艺装置原料丙烯中的惰性组分增加时,催化剂活性不变
【判断题】
在使用Atmer163的地方可以使用铜管件和管线
【判断题】
正常情况下,在线混合器管道中的丙烯流量低于联锁值时会导致联锁动作将给电子体,三乙基铝和主催化剂泵的冲程归零
【判断题】
正常生产时三乙基铝流量的控制模式一般是和进料丙烯流量投串级控制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在生产聚丙烯产品时如果氢气进料恒定正常,粉料熔融指数上升则说明无规物含量高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中的增压油泵在油压低于一定值后需要手动启动泵
【判断题】
环管反应器轴流泵主密封泄漏,若安全密封正常,则安全密封罐液位降低
【判断题】
环管反应器温度提高,聚合反应加速,催化剂收率和聚丙烯转化率均提高
【判断题】
当三乙基铝长时间中断时,主催化剂、给电子体、氢气可以继续进料
【判断题】
主催化剂在环管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短,不会造成催化剂活性后移
【判断题】
三乙基铝巡检时应注意三乙基铝计量罐现场液位计的下降量,计量泵的冲程,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
【判断题】
事故状态下,可以打开PV20201排放物料
【判断题】
D110A/B/C、D105A/B、D112罐的氮封及鼓泡氮气通过D114油洗后再排入大气
【判断题】
I220、I221联锁是自动启动注CO联锁
【判断题】
三乙基铝系统所采用的伴热方式为蒸汽伴热
【判断题】
I229联锁动作可能是由M201停的原因引发动作
【判断题】
现场H2进料线与乙烯进料线合成一股后进入R401
【判断题】
D304液位高高报能引起I308联锁动作
【判断题】
M301的机械密封撤热的循环水泵是P701A/B
【判断题】
TIC30001的温度是由PIC30001来串级控制的
【判断题】
丙烯进料罐主要接收两股进料、一股来自界区的新鲜丙烯,一股来自P302的回收丙烯
【判断题】
SR301的反吹气是通过减压阀控制的,压力控制到1.9MPA,并由定时器KV30101定时反吹
【判断题】
SR301反吹气的压力是0.5~0.7MPA
【判断题】
300单元的排放阀有HV30001、HV30101、HV30007、HV30401、PV30101
【判断题】
C302的废油是由P304打到D607的
【判断题】
C301的液位和FV30208投串级控制
【判断题】
给R401循环丙烯换热器E401撤热的是循环水
【判断题】
SR301、SR302需要打开处理时,需先注入CO2
【判断题】
R401是以均聚物为活性中心,产品以固态形式存在
【判断题】
P303的作用除了往D607中排废油,还可以通过C302底部蒸汽加热管,用P303打循环,保证C302的正常油温
【判断题】
E302的作用是维持D302的压力,开车前置换和停车倒料时,向丙烯精制系统和聚合系统提供气相丙烯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___后达到高潮。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
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___。
A. 列强之间的矛盾
B. 国际舆论的谴责
C. 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 清政府的妥协
【单选题】
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___。
A. 义和团运动
B. 戊戌维新
C. 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亥革命
【单选题】
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___。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单选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___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盛世危言》
【单选题】
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___。
A. 帝国主义的强大
B. 社会制度的腐败
C. 经济技术的落后
D. 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单选题】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___以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
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___。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孙中山
【单选题】
___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孙中山
【单选题】
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___。
A. 孙中山
B. 周恩来
C. 鲁迅
D. 梁启超
【单选题】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___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单选题】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赖以发动的宗教组织是___
A. 白莲教
B. 基督教
C. 拜上帝教
D. 天地会
【单选题】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___
A. 10年
B. 14年
C. 18年
D. 20年
【单选题】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___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救亡决论》
【单选题】
5、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以往农民运动从未遭遇的新情况是___:
A. 领导阶层的迅速腐化
B. 流动作战没有固定根据地
C.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 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33
【单选题】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救亡决论》
【单选题】
7、洋务运动发端于___
A. 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
【单选题】
洋务派代表的社会阶层是___
A. 地主阶级
B. 官僚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单选题】
9、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___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D. 托古改制
【单选题】
10、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___
A. 民用工业
B. 军事工业
C. 新式学堂
D. 新式军队
【单选题】
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___
A.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B. 金陵机器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湖北枪炮厂
【单选题】
1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多数采用___
A. 官办
B. 商办
C. 官督商办
D. 官商合办
【单选题】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___
A.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 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地主阶级革命运动
【单选题】
14、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___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单选题】
1895年,康有为组织发动了___
A. 金田起义
B. 公车上书
C. 百日维新
D. 广州起义
【单选题】
16、戊戌维新运动的高潮是___
A. 金田起义
B. 公车上书
C. 百日维新
D. 广州起义
【单选题】
百日维新发生于___时期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为流血牺牲的是___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刘光第
【单选题】
19、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实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___身上。
A. 李鸿章
B. 光绪皇帝
C. 慈禧太后
D. 袁世凯
【单选题】
20“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___的主张
A. 维新派
B. 洋务派
C. 革命派
D. 立宪派
【单选题】
21、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___
A.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 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 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 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___
A. 洋务运动
B. 戊戌维新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单选题】
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___年。
A. 1898
B. 1900
C. 1906
D. 1908年
【单选题】
1894年,孙中山给___上书,希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 光绪皇帝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袁世凯
【单选题】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是是___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岳王会
【单选题】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___,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革命军》
C. 《警世钟》
D. 《猛回头》
【单选题】
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___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单选题】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___
A.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才”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
《革命军》的作者是___
A. 邹容
B. 陈独秀
C. 陈天华
D. 章炳麟
【单选题】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___。
A. 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
B. 三民主义成了革命的指导思想
C. 革命派和改良派分道扬镳
D. 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