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___
A. 腺体
B. 骨骼肌
C. 神经细胞
D. 软骨
E. 平滑肌
【单选题】
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___
A. 病因学
B. 发病机制
C. 疾病的治疗
D. 病理变化
E. 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单选题】
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 胆色素
B. 疟色素
C. 脂褐素
D. 黑色素
E. 含铁血黄素
【单选题】
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 萎缩
B. 发育不全
C. 肥大
D. 增生
E. 化生
【单选题】
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 过再生性增生
B. 再生性增生
C. 甲状腺肥大
D. 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 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单选题】
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 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
B. 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
C. 一般不发生改变
D. 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
E. 只发生轻度变化
【单选题】
“肥大”是指:
A. 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 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 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 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 间质增生
【单选题】
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 有溶解现象出现
B. 有炎性过程参与
C. 可产生空洞
D. 不会形成包裹
E. 一定会形成溃疡
【单选题】
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A. 机化
B. 钙化
C. 包裹
D. 排出
E. 吸收
【单选题】
一般来说,当坏死灶较大不能溶解吸收或完全机化时,下列哪一项叙述较合适
A. 一定形成空洞
B. 最易分离排除
C. 不会形成溃疡
D. 大多产生包裹
E. 长期不发生变化
【单选题】
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
A. 细胞正开始死亡
B. 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 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 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 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单选题】
肉芽组织是由……组成:
A. 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 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 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 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形成
A. 糜烂
B. 窦道
C. 瘘管
D. 空洞
E. 溃疡
【单选题】
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下列哪项无关
A. 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
B. 坏死细胞的数量
C. 坏死细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
D. 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
E. 坏死灶有无形成脓肿
【单选题】
下述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
A. 体积小
B. 呈褐色
C. 心肌质地硬韧
D. 心脏表面血管弯曲
E. 心脏表面血管增粗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
A. 老年女性的子宫
B. 老年男性的睾丸
C. 青春期以后的胸腺
D. 呆小症
E. 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瘦小
【单选题】
脑萎缩的大体特征是
A. 脑沟加深,脑回变窄
B. 脑沟加深,脑回增宽
C. 脑沟变窄,脑回增宽
D. 脑沟变窄,脑回变窄
E. 脑沟变浅,脑回变窄
【单选题】
老年人产生萎缩的器官主要是( )
A. 心、肾
B. 脑、心
C. 肝、肺
D. 心、肺
E. 肾、脑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常可引起脑萎缩
A. 脑动脉粥样硬化
B. 脑膜炎
C. 脑脓肿
D. 脑梗死
E. 颅内压升高
【单选题】
含铁血黄素是在下列哪种细胞内形成的
A. 多核巨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 嗜酸粒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红细胞
【单选题】
确诊淀粉样变常用的染色法是
A. 刚果红染色
B. 苏丹Ⅲ染色
C. 普鲁士蓝染色
D. PAS染色
E. HE染色
【单选题】
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
A. 机化
B. 钙化
C. 分化
D. 化生
E. 适应
【单选题】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坏死彻底,呈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C. 容易钙化
D. 容易液化,容易吸收
E. 坏死中心结核菌少
【单选题】
下列哪种疾病不可能发生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A. 结核性纤维素性胸膜炎
B. 硅肺
C. 慢性表浅性胃炎
D. 肝硬化
E. 心肌梗死
【单选题】
引起细胞脂肪变性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贫血
B. 严重挤压
C. 感染
D. 中毒
E. 缺氧
【单选题】
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A. 神经性萎缩
B. 废用性萎缩
C. 压迫性萎缩
D. 营养不良性萎缩
E. 生理性萎缩
【单选题】
形成两端开放的通道性坏死的缺损称
A. 糜烂
B. 窦道
C. 瘘管
D. 空洞
E. 溃疡
【单选题】
下述哪种肿瘤的发生可与化生有关
A. 皮肤鳞状细胞癌
B. 肾盂移行细胞癌
C. 肠黏液腺癌
D. 肝胆管上皮癌
E. 肠型胃癌
【单选题】
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纤维结缔组织
B. 神经纤维组织
C. 胃黏膜上皮
D. 胆囊黏膜上皮
E. 鼻腔黏膜上皮
【单选题】
下列组织或器官若发生增生,哪种有可能不受激素作用
A. 唾液腺
B. 甲状腺
C. 肾上腺
D. 前列腺
E. 垂体
【单选题】
关于肥大,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 肥大可伴化生
B. 妊娠子宫增大为肥大伴增生
C. 组织和器官的肥大其功能增强
D. 心脏肥大是由于细胞增生引起的
E. 肥大器官超过其代偿能力常导致失代偿
【单选题】
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
A. 线粒体肿胀
B. 内质网破裂
C. 核糖体脱落
D. 脂褐素增多
E. 溶酶体增多
【单选题】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常引起
A. 全身性萎缩
B. 局部性萎缩
C. 废用性萎缩
D. 内分泌性萎缩
E. 压迫性萎缩
【单选题】
组织中沉积的钙盐在HE染色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红色颗粒状
B. 黑褐色颗粒状
C. 蓝色粗颗粒状
D. 粉红色颗粒状
E. 黄褐色颗粒状
【单选题】
光镜下判断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
A. 染色质形态的改变
B. 核仁形态的改变
C. 细胞质形态的改变
D. 细胞核形态的改变
E. 细胞形态的改变
【单选题】
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
A. 内质网受损
B. 线粒体受损
C. 高尔基氏器受损
D. 核糖体受损
E. 中心体受损
【单选题】
细胞坏死时,具有标志性的改变是
A. 核溶解、胞质浓缩和胞膜破裂
B. 核碎裂、核膜破裂和核质浓缩
C. 核溶解、核质少和胞膜破裂
D. 核固缩、胞质浓缩和细胞膜皱缩
E. 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单选题】
子宫内膜增生症属于
A. 生理性增生
B. 代偿性增生
C. 内分泌性增生
D. 不典型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单选题】
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 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 软骨>腱>肾小球
C. 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 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 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推荐试题
【判断题】
[382]强度就是材料或结构元件所具有的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判断题】
[383]材料的强度性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温度、加工方法、热处理工艺的改变而改变
【判断题】
[384]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安全系数由国家颁布或承认的强度计算标准予以规定
【判断题】
[387]锅炉与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当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该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并应经过规定的审批手续
【判断题】
[388]水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受压元件的强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水在局部地方的渗透等发现潜在的局部缺陷
【判断题】
[389]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判断题】
[390]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第302号令,公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判断题】
[391]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检查不能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随意地查封或责令停产停业
【判断题】
[39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判断题】
[393]《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判断题】
[394]《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判断题】
[395]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判断题】
[396]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判断题】
[397]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
【判断题】
[399]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判断题】
[400]煤矿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判断题】
[401]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是一种民事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自主决定
【判断题】
[402]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短期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单选题】
2.根据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日本质量专家狩野纪昭将主要质量特性分为必须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和魅力质量特性。那些充分提供会使人满意,但不充分提供也不会使人不满意的质量特性是指( )。
A. A 一元质量特性
B.
B 必须质量特性
C. C 魅力质量特性
D. D 多元质量特性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是___。
A. 质量策划
B. 质量控制
C. 质量保证
D. 质量改进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活动是___。
A. 质量策划
B. 质量控制
C. 质量保证
D. 质量改进
【单选题】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PDCA循环,我们称之为戴明环,请问PDCA是指___。
A. 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B. 组织-实施-检查-处置
C. 计划-实施-控制-协调
D.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单选题】
企业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以履行专职检验职责,但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___
A. 事前预防
B. 事后把关
C. 全面控制
D. 统计控制
【单选题】
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每个环节或多或少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 )的质量管理思想。 .....___
A. 全组织
B. 全员
C. 全过程
D. 全方位
【单选题】
某中华老字号一直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从企业文化角度,这个祖训即是该老字号的___。
A. 使命
B. 愿景
C. 核心价值观
D. 经营目标
【单选题】
使命是指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保证组织经营目的的一致性。下列表述中,比较适宜作为某药品生产企业使命的是___。
A. 十年内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
B. 研发并提供创新药物,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疾病
C. 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D. 遵循质量、安全、诚信、创新、共赢的行为准则
【单选题】
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一般将其划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以下属于组织文化中精神层的是___。
A. 核心价值观
B. 生产规范
C. 厂容厂貌
D. 企业标识
【单选题】
以下关于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___。
A. 企业所有的活动,如营销、生产、检验等都可以看成是过程
B. 过程应该是增值的,若某个过程对顾客或组织没有价值,理论上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C. 企业所有的活动是由过程网络构成,这些过程需要系统地识别和管理
D. 企业所有的过程都需要识别,但有的过程可以不去控制
【单选题】
现行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中,可作为认证依据的是___。
A. ISO9000
B. ISO9001
C. ISO9004
D. ISO19011
【单选题】
现行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的标准是___。
A. ISO9000
B. ISO9001
C. ISO9004
D. ISO19011
【单选题】
2015版ISO9000、ISO9001标准已发布,我国等同采用的GB/T19000、GB/T19001国家标准也已于2016年底发布,并已于( )正式实施。...... ___
A. 2017年6月1日
B. 2017年7月1日
C. 2017年12月31日
D. 2018年9月23日
【单选题】
以下关于纠正措施的表述,错误的有___。
A. 针对已经发生的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是纠正措施
B. 有时导致不合格的原因有多个,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C. 纠正措施的目的是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D. 纠正措施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单选题】
ISO9000标准中的“质量”这一术语,是指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通常不包括来自( )的要求。 ___
A. 竞争对手
B. 顾客
C. 员工
D. 股东
【单选题】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把组织管理的内容分为七大类目,其中,“组织治理”和“社会责任”条款属于( )类目。 ___
【单选题】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对组织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其中对其过程类条款的评价要素及递进关系是___。
A. 展开-方法-学习-整合
B. 学习-展开-方法-整合
C. 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D. 整合-方法-展开-学习
【单选题】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对组织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其中对其结果类条款的评价要素及递进关系是___。
A. 水平-趋势-对比-整合
B. 趋势-对比-水平-整合
C. 对比-趋势-水平-整合
D. 整合-水平-趋势-对比
【单选题】
企业应该对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的所有人员开展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是___。
A. 质量知识培训
B. 专业技能培训
C. 质量意识教育
D. 统计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