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车身划分若干区域,影响外观较明显部位的是___。
【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造成汽车前轮摆头的原因是___。
A. 前束过小
B. 车轮外倾角变大
C. 主销后倾角变大
D. 减震器失效
【单选题】
汽车变速器新更换的齿轮啮合相互不匹配会造成___。
【单选题】
车辆技术档案一般由车队的___负责填写和管理。
A. 驾驶员
B. 队长
C. 车管技术员
D. 车辆管理所
【单选题】
检测诊断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一般不包括___。
A. 安全性
B. 可靠性
C. 经济性
D. 乘坐舒适性
【单选题】
带限速装置的大修汽车,以直接挡空载行驶在经济车速下,每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应不高于原设计规定值的___。
A. 80%
B. 90%
C. 85%
D. 95%
【单选题】
发动机大修后,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应能在___s内顺利启动。
【单选题】
汽车液压制动个别车轮制动拖滞是由于___。
A. 制动液太脏或粘度过大
B.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
C. 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
D. 制动主缸旁通孔堵塞
【单选题】
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后,必须加装___。
A. 添润滑油
B. 添汽油
C. 连接牢固
D. 限速装置
【单选题】
车身修竣后,汽车整备质量及轴荷分配不得超过原设计的___。
【单选题】
汽车气压制动时有“哽哽”异响或车身发抖应___。
A. 更换摩擦片,光磨制动鼓
B. 调整蹄片和制动鼓间隙
C. 检查制动气室
D. 检查制动阀
【单选题】
减小进气道与进气管的阻力可以提高发动机的___。
A. 机械效率
B. 充气效率
C. 热效率
D. 燃烧效率
【单选题】
为了不影响汽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应尽量减少___。
A. 着火延迟期
B. 急燃期
C. 补燃期
D. 后燃期
【单选题】
在侧视图上,车辆前面的突出最低部位引一直线与前轮外圆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称___。
A. 通过角
B. 接近角
C. 离近角
D. 前切角
【单选题】
汽油发动机的不正常燃烧的形式有___。
A. 爆燃
B. 表面点火
C. 爆燃和表面点火
D. 补燃
【单选题】
柴油在___时被喷入汽缸。
A. 进气行程终了
B. 压缩行程中段
C. 压缩行程接近终了
D. 排气行程终了
【单选题】
关于耗油率ge说法正确的是___。
A. ge越小发动机经济性越差
B. 发动机每小时耗油量GT与ge等价
C. ge越小发动机经济性越好
D. ge的量纲为g/km
【单选题】
汽油机有效转矩的速度特性曲线为___。
A. 凸形状
B. 凹形状
C. 直线
D. 无规则
【单选题】
汽车车身固有频率高于___次/min时,有明显的冲击的感觉。
A. 100
B. 120
C. 140
D. 150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车辆检测诊断内容的是___。
A. 缸径的大小
B. 动力性
C. 经济性
D. 排放性
【单选题】
___汽车检测站应具备汽车底盘测功仪。
【单选题】
车辆技术管理原则依据___。
A. 交通部13号令
B. 交通部29号令
C. 交通部30号令
D. 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单选题】
车辆选配和使用的前期管理要依据___进行。
A. 交通部13号令
B. 交通部29号令
C. 交通部30号令
D. 相应的国家标准
【单选题】
GB7258-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机动车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向右转角,对于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的机动车均不得大于___。
A. 50o
B. 10o
C. 15o
D. 20o
【单选题】
___必须逐车建立车辆技术档案。
A. 单位
B. 个人
C. 单位和个人
D. 营运性企业
【单选题】
在实际行驶条件下,汽车离心力产生的轮胎侧偏角一般不超过___。
A. 1°~2°
B. 2°~3°
C. 4°~5°
D. 5°~6°
【单选题】
在车辆技术性能检测中要求离合器踏板力不超过___N。
A. 150
B. 300
C. 400
D. 500
【单选题】
我国在进行最高车速试验时,要求汽车载荷为___。
A. 满载
B. 半载
C. 空载
D. 最大载荷的65%
【单选题】
汽车驱动力平衡方程式为___。
A. Ft=Ff+Fw+Fi+Fj
B. Ft=Ff+Fi+Fj
C. Ft=Ff+Fw+Fi
D. Ft=Fw+Fi+Fj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汽车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
B. 汽车驱动力等于附着力
C. 汽车驱动力小于附着力
D. 汽车驱动力小于或等于附着力
【单选题】
汽车的经济车速是指___。
A. 最高车速
B. 以低挡行驶最省油的车速
C. 以中间挡位行驶最省油的车速
D. 以高挡行驶最省油的车速
【单选题】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是指___。
A. 制动时无侧滑
B. 抗热衰退性和抗水衰退性
C. 最大制动力不变
D. 制动时无跑偏
【单选题】
汽车制动器制动力___地面制动力。
A. 大于
B. 小于
C. 大于或等于
D. 等于
【单选题】
汽车与地面的附着系数___。
A. 与轮胎类型无关
B. 在制动过程中,随滑移率的变化而变化
C. 在制动过程中,始终为常数
D. 在制动过程中,逐渐减小
【单选题】
车辆抱死时产生的最大减速度与附着系数___。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不成比例
D. 无关
【单选题】
汽车产生制动热衰退的原因是___。
A. 制动鼓过热
B. 制动蹄的摩擦材料含有有机聚合物
C. 制动蹄受热变形
D. 制动鼓变形
【单选题】
为防止汽车制动跑偏,要求后轴左右轮制动力之差不大于该轴轴荷的___。
【单选题】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列选项中的___不是职业道德功能的表现。
A. 激励作用
B. 决策能力
C. 规范行为
D. 遵纪守法
【单选题】
在商业活动中,不符合待人热情要求的是___。
A. 严肃待客,表情冷漠
B. 主动服务,细致周到
C. 微笑大方,不厌其烦
D. 亲切友好,宾至如归
【单选题】
___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A. 维护企业信誉
B. 增加职工福利
C. 注重经济效益
D. 开展员工培训
推荐试题
【判断题】
疏水阀的疏水点没有物质流出来,说明疏水效果好
【判断题】
压力容器常用安全泄压装置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单向阀等
【判断题】
一般的屏蔽泵采用输送的部分液体来冷却电机,且环隙很小,故输送液体必须洁净
【判断题】
在管线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更换一台大流量离心泵,就能大幅度增加工艺流量
【判断题】
电机反转了只要把定子三相接头任意掉换两相就可以改变转向
【判断题】
通常压力表上所反映的容器压力,即为容器内的绝对压力
【判断题】
用调节泵的入口阀的方法来调节泵出口流量会引起泵的抽空
【判断题】
阻火器是一种安装于管端或靠近管端的管道中,阻止火焰以垂直传播和扩散,能有效地保证
【判断题】
在开车过程中,冷却器在投用时,发生气阻时可以将循环水改就地直排
【判断题】
燃烧炉鼓风机每次开机时,防喘振放空阀要全开,进系统阀门要全开
【判断题】
我们装置的氨气压缩机的气缸有润滑油润滑
【判断题】
盲板的主要作用是将生产介质完全分隔,防止切断阀关闭不严或内漏影响生产
【判断题】
对于剧毒介质、易燃介质和不允许有介质微量泄漏的容器,除进行耐压试验外,还应在安全装置、阀门、仪表等安装齐全后进行总体密封性试验,密封性试验包括气密试验和其它一些渗透捡漏试验
【判断题】
突然停电停泵后,来电时应按正常开泵程序开泵
【判断题】
当离心泵出入口阀全开时,启动泵容易引起电机烧毁
【单选题】
溶剂I系列富液含硫化氢的量___g/l。
A. ≤25
B. ≤30
C. ≤35
D. ≤40
【单选题】
中压过热蒸汽含SiO2的量___µg/l。
A. ≤20
B. ≤25
C. ≤30
D. ≤35
【单选题】
溶剂II系列贫液含硫化氢的量___g/l。
A. ≤1.0
B. ≤1.2
C. ≤1.4
D. ≤1.6
【单选题】
以下___项不是硫磺产品的质量指标。
A. 水分
B. 砷含量
C. 铁含量
D. PH值
【单选题】
燃烧炉汽包液位控制在___。
A. 40%~75%
B. 40%~70%
C. 40%~65%
D. 40%~60%
【单选题】
下列___不属于硫化氢气体的性质。
A. 比空气轻
B. 在空气中易燃烧
C. 无色气体
D. 有臭鸡蛋气味
【单选题】
硫化氢气体的爆炸极限为___(v/v)。
A. 4.3~35.5%
B. 4.3~45.5%
C. 35.5~70%
D. 15.7~27.4%
【单选题】
硫化氢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___。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D. 血液系统
【单选题】
硫磺在150℃时呈___。
A. 黄色
B. 暗棕红色
C. 橙黄色
D. 无色
【单选题】
硫磺在___℃时流动性最好。
A. 100~130
B. 130~160
C. 160~180
D. 180~200
【单选题】
液体硫磺的密度大约为___kg/m3。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硫磺气化后,在900℃时为___气体。
【单选题】
酸性气中H2S含量高于___时,推荐采用部分燃烧法。
A. 30%
B. 40%
C. 50%
D. 60%
【单选题】
酸性气中H2S含量高于___时,推荐采用分流法。
A. 10%~50%
B. 15%~50%
C. 20%~50%
D. 25%~50%
【单选题】
克劳斯催化剂还原操作目的是___。
A. 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B. 避免催化剂表面硫化氢中毒
C. 避免催化剂表面积碳自燃
D. 避免硫化亚铁自燃
【单选题】
克劳斯催化剂形成硫酸盐的原因是___。
A. 原料带烃
B. 原料带氨
C. 过程气氧过剩
D. 原料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