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填空题】
20.在浮点加减法运算中,当运算结果的尾数的绝对值大于1时,需要对结果进行 ___ ,其操作是 ___ 。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向右规格化,尾数右移一位|右边补一个0,阶码减1,直到尾数绝对值≥0.5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2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 ___ ___、 ___ ,为解决这三者的矛盾,计算机、采用 ___ 体系结构。
【填空题】
37.微程序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 ___ ,它一般用 ___ 构成。
【填空题】
41.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 ___ 方法设计 ___ 的一门技术。
【填空题】
44.保存当前栈顶地址的寄存器叫 ___ 。
【填空题】
47.计算机的主机包括 ___ , ___ , ___ 。
【填空题】
77.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是通过 ___ 连接的,它是各部件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通路。
【填空题】
78.CPU内部的总线是 ___ 级总线,也叫内部总线。
【填空题】
84.总线 ___ 技术可使不同的信号在同一条信号线上传输,分时使用。
【填空题】
98.按并行等级技术分类,流水线可分为 ___ 、 ___ 、 ___ 三类。
【填空题】
101.8位二进制补码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整数范围是 ___ 至 ___ ,前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 ___ ,后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 ___ 。
【填空题】
102.浮点数表示中,数据的范围由 ___ 的位数决定,数据的精度由 ___ 决定 。
【填空题】
104. 每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即 ___ 部分和 ___ 部分。
【填空题】
116.8086CPU具有 ___ 根地址线,直接寻址能力可达 ___ 。
【填空题】
137.指令中的地址码即是操作数的实际地址,这种寻址方式称为 ___ 。若指令中的地址码即是实际的操作数,这种寻址寻址方式称为 ___ 。
【填空题】
144.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位数称为 ___ 。
【填空题】
152.常见的三级存储体系___是: ___ 、 ___ 、 ___ 。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车调联控作业规定》,车调联控指行车人员利用行车专用 600 兆无线对讲设备,确认行车要求、提示重要行车安全信息、确保行车安全的互控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车调联控作业规定》,被呼叫人是指在车调联控工作中被呼叫后进行复诵应答的一方。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话闭塞法的启用与取消应根据调度命令执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路票增添字句或涂改后应视为废票,废票的处置标准是正面对角划“╳”,反面手写“作废”字样并注明作废原因,从上部撕口后整理保存。
A. 对
B. 错
【判断题】
路票填写的日期以接车站承认闭塞的时间为准,零时前办理的闭塞,列车司机如在零时后收到路票仍视为有效。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检修施工管理规定》,除抢修施工、重大施工、临时施工外,其余施工均为日常检修施工。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话闭塞法行车时,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为路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列车退行作业时,车站只需进行列车退行广播,无需安排专人负责状态秩序的监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站前折返站的闭塞解除条件为列车整列到达并进入折返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话闭塞法行车时,每个电话记录号码在一个循环中只准使用一次,号码一经发出没有生效,可重复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检修施工管理规定》,涉及车场行车共用区域施工停电作业,无需完成施工平台接地线编号登记。
A. 对
B. 错
【判断题】
授权记录表与盯控记录表作为行车备品存放于行车作业场所,使用过的两份记录表的保存期为半年。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车调联控作业规定》,遇数字“2”应读“liang 两”。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检修施工管理规定》,绝缘分段位于入场信号机正线侧的,停电范围仅包含正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话闭塞法作业,同意闭塞时的标准用语为电话记录 XX 号 X 时 X 分准许 XX站上[下]行 XX 次闭塞。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涉及车场行车共用区域封锁线路施工时,DCC 信号楼值班员设置行车防护措施后直接同意 DCC 设备值班员办理登记。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盯控人员为执行非正常行车作业的行车人员,负责非正常行车作业的具体操作、执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调车手信号的收回时机是列车至规定位置停稳。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手摇道岔的现场作业人员应位于来车方向首副道岔旁的安全位置向接近列车显示手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据《上海轨道交通检修施工管理规定》,不封锁线路施工是指需要固定占用特定线路区域,且对车场接、发车及调车作业不造成影响的施工。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上海轨道交通车调联控作业规定》规定,列车由出[入]场线回库联控时机:请求入场时入场信号未开放:列车由正线进入出[入]场线时,由列车司机向信号楼值班员进行联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常用手信号包括发车手信、停车手信号、紧急停车信号和引导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发车手信号的显示含义表示调车进路[含防护进路]准备妥当,道岔已至规定位置并锁闭,准许列车运行至调车作业终点停车位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车调联控作业是行车人员利用行车专用 800 兆无线对讲设备,确认行车要求、提高行车速度、确保行车安全的互控措施。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它具有 ___
A. 买办性
B. 封建性
C. 垄断性
D. 革命性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有 ___
A. 以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B. 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正确方针政策
C. 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巩固了统一战线
D. 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加强了党的自身的建设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新民主主义之所以能够向社会主义胜利过渡,取决于 ___
A. 无产阶级思想在文化上的指导作用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
C. 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
D.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经济上的领导地位
【多选题】
1950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集中打击了 ___
A. 土匪和恶霸
B. 特务
C. 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D. 反动会道门头子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 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___
A. 推翻帝国主义
B. 推翻封建主义
C. 建设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D.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多选题】
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___
A. 反贪污
B. 反浪费
C. 反行贿
D. 反官僚主义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有 ___
A.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内容包括:___
A. 统一物价管理
B. 统一财政收支
C. 统一物资调度
D. 统一现金管理
【多选题】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实现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需要的三个条件是: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___
A. 利用
B. 限制
C. 赎买
D. 改造
【多选题】
1954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___
A. 依靠贫农
B. 巩固地团结中农
C. 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D. 限制中农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企业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原则,“四马”指的是___
A. 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基金
D. 资本家的利润
【多选题】
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___
A. 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B. 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建立人民公社
【多选题】
新中国将外国在华企业收归国有的措施有___
A. 管制
B. 征用
C. 代管
D. 转让
【多选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___
A. 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B. 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D. 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国家决策的正确性和原则性
【多选题】
在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表现在___
A. 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 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 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 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多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___
A. 民主和专政相结合
B. 衔接两个革命阶段
C. 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
D. 概念表述准确
【多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 ___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C.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D. 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___
A. 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题是 ___
A. 搞好政治体制改革
B. 搞好经济体制改革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___
A.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阶级斗争
C. 发展生产力
D. 加强党的建设
【单选题】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 ___
A.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是 ___
A. 公私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实现现代化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科学文化工作的方针是___
A.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B. 求大同,存小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各抒己见,勇于突破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
A.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们在日常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
【单选题】
在党的八大的发言中,陈云提出了___的观点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 “二个主体、三个补充”
C. “二个主体、二个补充”
D. “一个主体、二个补充”
【单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___年
A. 1956
B. 1957
C. 1958
D. 1959
【单选题】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在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强调安排国民经济济发展的顺序是 ___
A.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B. 轻工业、重工业、农业
C.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D. 农业、商业、轻工业
【单选题】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在 ___
A. 建国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单选题】
1959年,___给毛泽东写信指出“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及其原因,但被毛泽东认为是右倾的表现,于是,庐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由纠“左”变为反右,随即全党范围展开大规模“反右倾”斗争
A. 彭德怀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 ___
A. 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
D. 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单选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___
A. 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 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 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单选题】
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___
A. 1962年10月16日
B. 1963年10月16 日
C. 1964年10月16 日
D. 1965年10月16日
【单选题】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 ___
A. 1971年4月24 日
B. 1970年4月24 日
C. 1969年4月24日
D. 1968年4月24日
【单选题】
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 ___所写的《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A. 康生
B. 吴晗
C. 林彪
D. 邓小平
【单选题】
1970—1971年发生了___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A. 江青反革命集团
B. 康生反革命集团
C. 林彪反革命集团
D. 姚文元反革命集团
【单选题】
1976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毅然粉碎了___篡党夺权的阴谋,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A. 江青反革命集团
B. 林彪反革命集团
C. 王洪文反革命集团
D. 康生反革命集团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