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28)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理性认识的过程被称为 ___
A. 逻辑思维
B. 直觉思维
C. 抽象思维
D. 理性认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129) 从已知事实为前提,得出“必然的”结论的推理方式叫做 ___
【单选题】
(130) 人们的交际需要沟通,而沟通中的说服力需要 ___
A. 语言生动
B. 感情丰富
C. 动作要到位
D. 表述有逻辑
【单选题】
(131) 王教授说:“管理学院的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我的学生现在要求安排勤工俭学的人越来越少了”。 上面的结论是由下列哪个假设得出的___
A. 现在大学生父母亲的收入增加了,使得大学生不再需要勤工俭学。
B. 尽管家境有了改善,大学生也应当参加勤工俭学来锻炼自己的全面能力。
C. 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重要标志。
D. 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勤工俭学的人就少了
【单选题】
(132) 根据下面科普内容“要把火山进行系统的分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出现某些学者偏重以火山的构造形态分类;另一些学者则根据火山的喷发特征,主要是爆发的猛烈程度来分类。”概括:这段话说明了 ___
A. 科学分类很困难
B. 科学分类很混乱
C. 科学分类没道理
D. 科学分类讲维度
【单选题】
(133) 自然界有着许多偶然现象,这种现象遵循的是 ___
A. 因果决定律
B. 对立统一律
C. 概率统计规律
D. 物极必反律
【单选题】
(134) 长江三角洲2009年7月22日观测到日全食,这是一种 ___
A. 必然现象
B. 偶然现象
C. 不可知现象
D. 可重复现象
【单选题】
(135)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___
A. 纯粹偶然机遇所造成
B. 完全由其自身能力所造就
C. 历史命运的必然安排的结果
D. 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主观努力相结合结果
【单选题】
(136)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___。
A.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消极腐败的东西不可能长期存在
【单选题】
(137) 原子和原子可以结合成: ___
【单选题】
(138) 比质子和中子还要小的是 ___
【单选题】
(139) 对于物质都由原子构成的科学规律说明 ___
A. 科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B. 科学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C. 科学发展是带有偶然性
D. 科学发现是不断探索的过程
【单选题】
(141) 三种饮料可调成一杯“鸡尾酒”,这是因为三种饮料的 ___
A. 熔点不同
B. 酸碱性不同
C. 密度不同
D. 溶解性不同
【单选题】
(142) 下列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
A. 铁钉生锈
B. 气球爆炸
C. 冷水结冰
D. 铁被磁化
【单选题】
(143) 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被称为: ___
【单选题】
(145) 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中发现了什么作用力。 ___
A. 万有引力
B. 地球磁场力
C. 向心力
D. 大气压力
【单选题】
(146) 表现为物质重力、宇宙天体间的吸引力叫做 ___
A. 磁力
B. 万有引力
C. 强力
D. 弱力
【单选题】
(147) 原子核(质子)与电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是 ___
【单选题】
(148) 日常生活中,考虑引力影响,对要挂吊的物体,你会 ___
A. 把它放地上
B. 经常换地方
C. 检查并挂牢
D. 加上外包装
【单选题】
(149) 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大气压比较低,烧开水的温度会 ___
A. 高于100℃
B. 等于100℃
C. 低于100℃
D. 都有可能
【单选题】
(150)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是牛顿力学定律中的 ___
A. 第一定律
B. 第二定律
C. 第三定律
D. 都不是
【单选题】
(151)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 ___
A. 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 物体的质量不相关
D. 物质的位置不相关
【单选题】
(152)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___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单选题】
(153) 根据牛顿的惯性定律,我们在开车时要注意 ___
A. 少用刹车
B. 多按喇叭
C. 保持车距
D. 经常开灯
【单选题】
(154)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以下不属于单色光的是 ___
A. 红色光
B. 紫色光
C. 白色光
D. 绿色光
【单选题】
(156) 地球上的人观看晴朗的天空呈现蓝色,这是因为 ___
A. 大陆上的海水把天空映成蓝色
B. 太阳光中的蓝色被物体反射成蓝色
C. 太阳光中的蓝色光被天空中的微粒散射成蓝色
D. 宇宙空间本身是蓝色
【单选题】
(157) 治疗远视眼的主要方法是配戴合适的透镜进行矫正 ___
A. 凹透镜
B. 凸透镜
C. 平光镜
D. 反光镜
【单选题】
(158) 近视眼佩戴的眼镜是 ___
A. 凹透镜
B. 凸透镜
C. 平光镜
D. 反光镜
【单选题】
(159) “相机拍照”、“照镜子”和“点燃的蜡烛照亮房间”可以分别说明以上物理原理的是___
A.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单选题】
(160) 串联电路是电流依次通过每一个组成元件的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是 ___
A. 只有一条线路
B. 应有两条平行线路
C. 应有两条交叉线路
D. 有两条以上线路
【单选题】
(162) 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死亡,这是因为___
A. 鸟爪上的角质层是绝缘的
B. 鸟儿对电流的承受能力比较强
C. 鸟儿双脚落在同一条导线上,没有电流流过鸟的身体
D. 高压线有橡胶外皮
【单选题】
(163) 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的铜导线却不那么热,这是因为___
A. 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小,所以它消耗的电能也较少
B. 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就不那么热
C.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多
D. 铜导线电阻较小,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少
【单选题】
(164) 下列能量的转化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
A. 点燃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B. 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 给生石灰加水,温度升高
D. 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
【单选题】
(165) 下面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用砂轮磨刀是由内能转化为动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
D. 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单选题】
(166) 水是一种化合物,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是: ___
A. 氮与氧
B. 氢与氧
C. 碳与氢
D. 碳与氧
【单选题】
(168) 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_______
A. 45%
B. 60%
C. 85%
D. 90%
【单选题】
(169)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占最大比例的成分是 ___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单选题】
(170) 氧气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 ___
A. 呼吸与助燃
B. 防暑降温
C. 消毒灭菌
D. 净化水体
【单选题】
(171) 自然界中目前被人类发现的自然元素有 ___
A. 100多种
B. 150多种
C. 180多种
D. 200多种
【单选题】
(173) 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___
【单选题】
(174) 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
A. 铁锅生锈
B. 酒精燃烧
C. 冷水结冰
D. 生米煮成熟饭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___
A. 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是否做到消灭了剥削
C. 是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D. 是否做到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公平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___
【单选题】
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___
A. 我国还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条件
B. 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C. 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D. 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
【单选题】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是习近平在___时指出的。
A. 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B.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C. 2013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D. 2014年出访俄罗斯
【单选题】
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的核心是___
A.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
C.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问题
D.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单选题】
改革的对象是指___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C. 社会主义方向
D. 社会主义具体体制
【单选题】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___
A.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
B. 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相结合
C. 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相结合
D.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单选题】
最先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___
A. 马克思、恩格斯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单选题】
最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___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单选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因为___
A. 改革能解放生产力
B. 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
C. 它是推动社会主义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手段
D. 它是完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捷径
【单选题】
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___
A. 要有宏观发展思路。
B. 要勇敢赶超外国。
C. 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进行改革开放。
D. 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
“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一次完整地准确地提出来,是___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
C.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的是___
A. 繁荣文化
B. 发展教育
C. 统一战线
D. 改革开放
【单选题】
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___
A.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 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选题】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___
A. 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 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 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 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___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
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___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目的
C. 稳定是前提
D. 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单选题】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___
A. 改革是目的
B. 发展是硬道理
C. 稳定是绝对的
D. 稳定是动力
【单选题】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健全民主和法制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单选题】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___
【单选题】
实行对外开放是___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C. 实现小康社会的政策
D. 实行改革的辅助政策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___
A. 艰苦奋斗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群众路线
D. 实事求是
【单选题】
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就是要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___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A. 资源配置
B. 党的领导
C. 政府作用
D. 计划管理
【单选题】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不断完善___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 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
B. 互利共赢、单元发展
C. 安全低效、共赢共益
D. 多元平衡、共赢共益
【单选题】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
A. 计划和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的总结。这一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___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单选题】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让市场___
A. 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C. 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
C. 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单选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___决定的。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 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单选题】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指的是___
A. 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 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 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 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单选题】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选择、评价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标准是___
A. 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B. 是否有利于巩固并壮大公有制
C. 是否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 是否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单选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___
A.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B.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质的优势
【单选题】
在现阶段,要使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就要求___
A. 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减少
B. 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减少
C. 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D. 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单选题】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___
A. 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B. 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C. 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D. 所有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单选题】
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在分配制度上必须___
A.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B. 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
C. 以按资分配为主体
D. 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为主体
【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___
A. 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单选题】
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___
A. 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按股份分红取得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份分红取得的收入
D. 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单选题】
个体劳动者从事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___
A. 按劳分配
B. 按资分配
C.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单选题】
在下列所有制经济中,属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经济成分是___
A. 个体经济
B. 私营经济
C. 集体所有制经济
D. 全民所有制经济
【单选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说明___
A.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们必须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