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84非正常监控模式下具有地面信号确认﹑路票行车、绿色许可证行车﹑引导进站四种非正常行车状态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185GYK在每次开机过程中都会自动检测各个单元,如有故障会在进入系统后自动报警
【判断题】
186停车状态下,无权端按【车位/3】键后再选择第7项进行夺权操作,无权端变为有权端
【判断题】
187当发现运行区段的线路数据有变化但GYK数据版本未更新时,轨道车可以上线运行
【判断题】
188自检的时候时,联挂车辆各车单独进行自检。自检发现轨道车GYK状态不良时,禁止出库
【判断题】
189补机模式可以调用地面数据,并且在DMI上显示
【判断题】
190"运行中违章关闭GYK设备;违章将GYK控制开关置于隔离位;违章关闭GYK放风阀;GYK设备故障上线运行按一般违章考核。"
【判断题】
191运行时模式选择错误造成降级运用的按一般违章考核
【判断题】
192运行中距离调整不当造成GYK控车混乱按一般违章考核
【判断题】
193区间作业时,GYK作业模式选用错误,但未造成降级使用的按较严重违章考核
【判断题】
194未按规定及时换装数据按严重违章考核
【判断题】
195确认DMI显示的日期和时间是否与实际日期时间相符,其中时钟误差不得超过±20秒
【判断题】
196"常用制动自检前,将总风缸风压打到600KPa以上,大闸手柄置缓解位,此时观察列车管风压应到500KPa,同时制动缸风压应为0。"
【判断题】
197进站时,收到出站信号机的红黄灯信号可以不停车解锁
【判断题】
198在预告信号机与进站信号机之间接收到红黄灯信号不提供解锁条件
【判断题】
199V1.2控制模式机车信号自检在任何信号都可进行自检操作
【判断题】
200V1.2控制模式自闭与半自闭区段均增加预告与进出站信号机
【判断题】
201当轴温温度超过报警值,发出轴温异常报警,可按压【警惕】键解除报警
【判断题】
202机车信号为红灯、白灯,停车状态进入正常监控模式,按限速为零控制
【判断题】
203常用、紧急制动阀、保压阀、球阀安装牢固无缺损,球阀铅封正常无破封
【判断题】
204GYK工作正常时,隔离装置手柄应处于正常位
【判断题】
205熄火控制开关应放置在直通位,紧急自检时发动机才会熄火
【判断题】
206在不得已情况下,列车必须退行时,退行速度不得超过20 km/h
【判断题】
207实行常用制动后,必须重新进行制动试验,检查车辆状态完好,确认无误后方可重新开车
【判断题】
208轨道车每次制动试验完毕后,车列可以处于缓解状态
【判断题】
209在站内或专用线停车待备时,必须采取保压制动,列车管减压力不得小于50Ka,否则启动防溜报警
【判断题】
运行中,司机要密切注意地面信号的变化,当地面信号和机车信号不一致时,必须以机车信号为准
【判断题】
211中间站摘挂补机时,首位轨道车须保持车列缓解
【判断题】
212停车超过十分钟,开车前应进行制动试验
【判断题】
213作业车组进出综合工区,须在进出综合工区进路中的第一付非集中联锁道岔前一度停车
【判断题】
214轨道车在运行中,随时注意各部件声响和运行速度,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判断题】
215常用制动时,初次减压量一般为50 kPa,追加减压量一般不得超过初次减压量
【判断题】
216常用制动时,最大减压量一般为140 kPa
【判断题】
217轨道车发车时,除认真确认行车凭证和发车信号显示正确外,须待车辆全部缓解后,方可启动车辆
【判断题】
218轨道车在中间站等会列车时,应保压位停车,开车前缓解
【判断题】
219在长大下坡道上,严禁制动后将制动手柄推向缓解、运转位后,又立即移回中立位
【判断题】
220紧急制动时,应迅速将制动机手柄推向紧急制动位,并立即切断发动机动力
【判断题】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任务就是把清洁、压力和温度适宜的润滑油送至各摩擦表面进行冷却
【判断题】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润滑油带走零件所吸收的部分热量,进行冷却作用
【判断题】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循环流动的润滑油可冲洗零件表面,带走零件表面上由于磨损造成的金属细沫和其他杂质,起到清洗作用
【判断题】
发动机润滑系统利用润滑油的黏性,可附着于零件表面,提高零件间的润滑效果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___
A. 生产实践
B. 科学实验
C.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洛克说:“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___
A. 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B. 这是感觉论的思想
C. 这是认识论中辩证法思想
D. 这是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思想
【单选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___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反映论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机械反映论观点
E. 唯物主义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___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D. 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单选题】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___
A. 唯理论
B. 经验论
C. 先验论
D. 反映论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脑的主观创造
B. 人脑的客观反映
C.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体选择
D.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单选题】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___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单选题】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___
A. 主观认识
B. 客观对象
C. 人的大脑
D. 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
【单选题】
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___
A. 主体决定客体
B. 客体反映主体
C. 主观性原则
D. 主体的能动性
【单选题】
认识的主体是指___
A. 客观事物的主要部分
B. 物质
C.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D. 主要的客体
【单选题】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___
A. 自然属性
B. 认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具有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和实践能力
【单选题】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的追求,认识主体最本质的特征是___
A. 自主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
D. 适应性
【单选题】
认识的客体是指___
A. 客观事物
B. 进入认识范围内的客观事物
C. 自然界和社会
D. 绝对精神
【单选题】
认识的客体具有的属性是___
A. 主观性
B. 对象性
C. 社会性
D. 选择性
【单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___
A. 审美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B. 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 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D.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___
A. 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 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D. 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___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 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 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单选题】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___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单选题】
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___
A.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 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识客体含义的是___
A. 认识的客体是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 认识的客体是客现存在的事物
【单选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体和第二性的关系
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单选题】
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___
A. 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 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 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感觉—概念—感觉
D. 实践—认识—实践
【单选题】
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___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
C. 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D.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单选题】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___
A. 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 只有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单选题】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___
A. 客观事物
B. 社会意识
C. 感觉
D. 理性认识
【单选题】
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
B. 概念是认识的起点
C. 表象是认识的起点
D.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单选题】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___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单选题】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___
A. 完全自发的过程
B. 积极能动的过程
C. 消极被动的过程
D. 主观随意的过程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__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 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___
A. 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 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 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单选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___
A.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 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单选题】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___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___
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 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单选题】
真理就是___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