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感觉—概念—感觉
D. 实践—认识—实践
【单选题】
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___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
C. 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D.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单选题】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___
A. 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 只有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单选题】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___
A. 客观事物
B. 社会意识
C. 感觉
D. 理性认识
【单选题】
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
B. 概念是认识的起点
C. 表象是认识的起点
D.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单选题】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___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单选题】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___
A. 完全自发的过程
B. 积极能动的过程
C. 消极被动的过程
D. 主观随意的过程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__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 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___
A. 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 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 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单选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___
A.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 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单选题】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___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___
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 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单选题】
真理就是___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___
A.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___
A.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 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 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D. 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单选题】
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___
A. 形而上学观点
B. 唯物辩证法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单选题】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___
A. 唯物论
B. 辩论论 C.二元论 D.诡辩论
【单选题】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___
A.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 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 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___
A. 社会性
B. 绝对性
C. 相对性
D. 有用性
【单选题】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___
A.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___
A.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 二者互为因果
C.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单选题】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___
A. 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___
A. 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 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 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单选题】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是___
A.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之一
B. 唯心主义特有的思维方法之一
C. 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思维方法
D. 辩正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
【单选题】
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___
A. 分析方法
B. 综合方法
C. 归纳方法
D. 演绎方法
【单选题】
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是___
A. 分析方法
B. 综合方法
C. 归纳方法
D. 演绎方法
【单选题】
一定社会组织经济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叫___
A. 生产关系
B. 经济制度
C. 经济体制
D. 市场经济
【单选题】
进入汽车修理厂的汽车是___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固定资产
【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___
A. 生产工具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力
D. 物质资料的生产
【单选题】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___
A. 劳动对象
B. 劳动工具
C. 科学技术
D. 生产劳动
【单选题】
生产资料包括 ___
A. 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
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D. 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___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平均利润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单选题】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___
A. 生产者的活动
B. 物质资料的生产
C. 社会产品的分配
D. 劳动分工协作
【单选题】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 ___
A. 生产工具
B.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单选题】
社会生产关系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 ___
A. 劳动生产率
B. 科学与技术
C. 生产劳动者
D. 社会生产率
【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___
A. 它的创立者的阶级出身决定的
B. 它的学习者的构成状况决定的
C. 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D. 它的研究者从外部强加于它的
【单选题】
社会生产方式是 ___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有机统一
B. 生产关系和劳动对象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D. 经常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推荐试题
【填空题】
本变形分别是轴向拉伸与压缩、___ 、剪切、弯曲。
【填空题】
发生突然破坏,也就是产生___ 现象。
【填空题】
33. 一般情况下,延伸率小于 5%的材料成为___ 材料,如铸铁、混凝土
【填空题】
34. 由外力引起的杆件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___ 。
【填空题】
35. 胡克定律表明在弹性受力范围内,杆件的 ___和应变成正比。
【填空题】
36. 力的大小、方向和___ 称为力的三要素。
【填空题】
37. 平面上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平面 ___力系。
【填空题】
39. 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6kN,Fy=8kN,此力的大小是___ kN。
【填空题】
40.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___和主矩。
【填空题】
43.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__ 。
【填空题】
44. 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值称为___ 。
【填空题】
46. 以弯曲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___ 。
【填空题】
47. 当弯矩不为零时,离中性轴越远,弯曲正应力的绝对值越___ 。
【填空题】
48. 有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___ 。
【填空题】
50. 当杆件轴力指向截面,则杆件受___ 。
【单选题】
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重要指标是 ___ 。
【单选题】
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 的性质称为___
【单选题】
同材质的两块材料其表观密度A>B,则其密度___
A. A>B
B. A=B
C. A<B
D. 无法比较
【单选题】
同材质的两块材料其表观密度A>B,则其孔隙率___
A. A>B
B. A=B
C. A<B
D. 无法比较
【单选题】
同材质的两块材料其表观密度A>B,则其强度___
A. A>B
B. A=B
C. A<B
D. 无法比较
【单选题】
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是___
A. 209
B. 209.52
C. 210
D. 210.52
【单选题】
含水率6%的湿砂100kg,其中所含水量是___
A. 6kg
B. 5.6kg
C. 5.7kg
D. 5.8kg
【单选题】
材料耐久性的常规实验是测定材料的___
A. 抗冻性
B. 抗渗性
C. 抗碳化性
D. 抗风化性
【单选题】
此岩石的密实度为___
A. 62%
B. 98.5%
C. 1.5%
D. 62%
【单选题】
此岩石的表观密度为___
A. 2.66 kg/m3
B. 2660 kg/cm3
C. 2660 g/cm3
D. 2.66 g/cm3
【单选题】
碎石的空隙率为___
A. 98.5%
B. 62%
C. 38%
D. 1.5%
【单选题】
碎石的填充率为___
A. 98.5%
B. 62%
C. 38%
D. 1.5%
【单选题】
高铝水泥的早期强度___同标号的硅酸盐水泥。
A. 高于
B. 低于
C. 近似等同于
D. a或b
【单选题】
硅酸盐水化热高的特点决定了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 ___
A.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B.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C. 高强混凝土工程
D. 路面与地面工程
【单选题】
普通硅酸水泥中掺入少量混合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___
A. 扩大其强度等级范围,以利于合理选用
B. 改变其初凝时间
C. 改变其体积安定性
D. 改变其储运方式
【单选题】
硅酸盐水泥石在温度为250℃时,水化物开始脱水,水泥石强度下降,因此硅酸盐水泥不宜单独用于___
A.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B. 耐热混凝土工程
C. 高强混凝土工程
D. 路面与地面工程
【单选题】
下列工程中,宜选用硅酸盐水泥的是 ___
A. 预应力混凝土
B. 耐酸混凝土
C. 处于海水中的混凝土
D. 高温养护混凝土
【单选题】
硅酸盐水化热高的特点决定了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___
A.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B.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C. 高强混凝土工程
D. 路面与地面工程
【单选题】
有耐酸性能要求的环境,应选用下列胶凝材料中的___
A. 石灰
B. 石膏
C. 水玻璃
D. 普通水泥
【单选题】
硅酸盐水泥适用于___混凝土工程
A. 有早强要求的
B. 有海水侵蚀的
C. 耐热的
D. 大体积的
【单选题】
适用于冬季施工的水泥品种是___
A. 矿渣水泥
B. 火山灰水泥
C. 粉煤灰水泥
D. 硅酸盐水泥
【单选题】
用于高温车间工程混凝土施工,最好选用___水泥
A. 矿渣
B. 火山灰
C. 粉煤灰
D.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