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进行 3 次扩 展供电工作时,空调功率不变。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在司机操纵 台面上设有暖冷空调开关,可以 根据要求对空调装置进行控制, 从而保证司机室的温度和环境。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司机室单独 设置空调装置和暖风机,实现司 机室的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受电弓静态 接触压力指升降弓时间接触压力 的最大值。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动车转向架 和拖车转向架均为无摇枕转向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为了弥补空 气弹簧垂向刚度下降导致抗侧滚 刚度降低,加装了抗侧滚扭杆装 置。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空气弹簧向 上移动量是 70mm,向下的移动 量是 30mm。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使用过的制 动盘拆下后,可以再次安装。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 整流器部分为单相电压 3 点式 PWM 变流器。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 冷却方式液体沸腾冷却强制通风 方式。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牵引电机的 冷却方式为强制风冷方式。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 EPLA 电空变 换阀属于控制阀的一种,其作用 是把制动控制器所发来的电流指 令变换为空气压力,而控制向中 继阀供给、排气的工作空气压力, 其空气压力能连续且无级地控 制。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的 4 号车为带残疾人使用设施的二等车。
【判断题】
为保证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空调 机组正常工作,端板上的辅助进风 口每年的5月到10月应处于开位, 每年 11 月到次年的 4 月处于关 位。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当需要施加 停放制动时,停放制动控制装置 排出停放制动缸中的空气,停放 制动施加。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制动控制器 具有调压功能,在 BCU 之中配置 MR 压力传感器,风缸和 MR 传感 器在制动控制装置外连接。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紧急制动不 具备随载荷变化调整制动力的功 能。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将本车的制 动电气指令转换为制动管压力 (BP 压力),对被救援车辆的制 动力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救援 车辆制动的目的。
【判断题】
CRH380A 动车组的控制手柄、换 向手柄和机械锁之间相互机械联 锁。
【判断题】
CRH380A 动车组为防止因检查盖被打开或忘记关闭时影响动车组的安全行驶将检查盖开关轨迹嵌入裙板内部,为开关方便,检查盖不进行固定。
【判断题】
CRH380A 动车组制动手柄解锁侧 车头点亮,反向车头为红色标志 灯。两侧操纵台 的制动手柄都未开锁的场合,两 侧都为红色标志灯。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辅助制动是 为了在制动控制器不良、制动指 令线断线、救援时等使用的目的 而设。
【判断题】
CRH380A 动车组的前端机械车钩 上部安装有总风管连接器(MRP 连接器),下部安装有列车管连接 器(BP 连接器)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的辅助电源 装置(APU3)是向 4、5 号车的 牵引变流器等的各种通风机提供 AC400V、 3 相、50Hz 电源的装置, 额定容量 50KVA,安装在编组中的 5 号车的车底下。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在头、尾车 靠司机室侧拉门及 7 号车一位端 侧拉门设置有单控隔离锁,能从车外和车内锁闭和打开。
【判断题】
CRH380A 型动车组(8 辆编组) 配备碱性蓄电池共 6 组 120Ah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一等座椅布 置间距为 1000mm,采用 2+2 座 椅布置形式。
【判断题】
CRH380A 型动车组缓解制动时, 为使电空变换阀准确地移到缓解 位置,特意进行电空变换阀电流 的偏流控制。
【判断题】
CRH380A 型动车组将 2M1T 或单 独 M 车( 4 或 5 号车)作为控制 单位进行延迟控制。
【判断题】
CRH380A 型动车组(8 辆编组) 2、 7 号车各装有一组蓄电池,3、5 号车各装有两组蓄电池。
【判断题】
CRH380A 统型动车组为了使被机 车救援成为可能,T1、T2 车上装 载了能把救援机车BP 管的BP 压 力指令转换成电气指令的 BP 救 援装置;同时为了救援它型动车 组,T1、T2 车上装载了救援转换装置。
【判断题】
传感器安装:在轴端压盖的方孔 内涂抹车轴轴承用润滑脂,用内 六角螺栓 M8×50(扭矩为 25~28N.m)安装传感器。
【判断题】
对注油枪进行试喷,要求在喷射 流量稳定时,喷射 10 次,并将这 10 次的油脂进行秤重,从而得出 每次喷射的数量(记为 A),该数 量 A 值≤1g。
【判断题】
滑板使用初期,应加强检查滑板 的磨损情况,如出现滑板偏磨情 况,应检查弓头是否水平,如必要应调整。
【判断题】
牵引电机注油的步骤有:使用乐 泰 755 及白布对油杯外漏位置进 行清理,要求手摸无油迹。
【判断题】
盥洗装置检查包括:按压延时水 阀、皂液器、洗面盆
【判断题】
餐饮区检查:电茶炉、冷藏柜、 冷冻柜、展示柜、保温柜、烤箱、 消毒柜、售货小车等无破损,外 观良好。
【判断题】
监控室检查:影视系统控制屏、 监控显示器、播音装置、联络电 话齐全,状态良好。
【判断题】
LKJ2000 轴箱前盖的拆卸:剪断防 松铁丝→松开轴箱前盖安装螺栓 M20×50、M20×105(每个螺栓 处各有 1 个 垫 圈 20( 镀锌)(GB/T93-1987)及 1 个垫圈 20(镀 锌)
【判断题】
空心轴探伤:系统开机,开机过 程为开总电源、启动 UPS、启动计 算机并开启检测软件。对样板轮 对进行校验探伤作业,确认探伤 设备状态良好。
【判断题】
探伤合格后注入规定的挥发性缓 释防锈油(VERZONE No.220)10cc →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组装,其 中轴箱前盖顶部螺栓,在安装前 螺纹部涂抹扭矩系数稳定剂 Molykote 1000,用扭矩扳手以 98N·m 进行紧固。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人口因素
D. 社会意识
【单选题】
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___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C.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D. 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单选题】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___
A. 哲学
B. 宗教
C. 政治法律思想
D. 国家政权
【单选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___
A.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单选题】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___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单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特点有。___
A. 一方面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异己的力量
B. 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C. 总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进行调解
D. 总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单选题】
社会形态是。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
【单选题】
“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___
A. 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可言
B. 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D. 社会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单选题】
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___
A. 劳动发展史
B. 思想发展史
C. 交往发展史
D. 阶级斗争史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___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革命阶级的思想觉悟
C.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句话表明。___
A. 科技革命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B. 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
D. 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单选题】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___
A. 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
B. 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D. 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
【单选题】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___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单选题】
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杰出人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这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单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是。___
A. 人
B. 抽象的人
C. 现实的人
D. 总体的人
【单选题】
“基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基因信息内容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心理内容乃至本质。这种“基因决定论”的错误在于。___
A.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B. 人的本质是天生的
C.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D. 历史人物的出现是随意的事
【单选题】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___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单选题】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___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单选题】
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这句话说明。___
A. 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B. 人的本质是从所有客体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
C. 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D.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
【单选题】
在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___
A. 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
B. 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学
C. 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
D. 哲学、艺术、宗教
【单选题】
《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颂扬,这突出地说明了。___
A. 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 社会意识诸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单选题】
被马克思主义称为“历史的火车头”的是。___
A. 革命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生产关系
【单选题】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___
A. 政治关系
B. 生产关系
C. 阶级关系
D. 思想关系
【单选题】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___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之性恶
D. 人性无善无恶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 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单选题】
近年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一些网络热词被英国著名的牛津词典收录,这说明。___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没有阶级性
C.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物质的社会关系”
D.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单选题】
生产方式是。___
A. 社会关系的总和
B. 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单选题】
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是。___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 人口
D. 生产力
【单选题】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科学技术
【单选题】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生产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单选题】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___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 分工协作关系
【单选题】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其核心是。___
A. 国家政权
B. 政治法律思想
C. 道德、艺术
D. 政党
【单选题】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___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力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指。___
A.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 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是自发的过程
C.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D.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活动无关
【单选题】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___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单选题】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___
A. 人人创造历史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人可以按自己的目的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D.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单选题】
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___
A. 传统意识
B. 阶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单选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___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