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42轨道车运行中,当发现制动、走行及与安全有关的总成、部件有异常时,司机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及时通知两端车站,并迅速检查排除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143轨道车在转站、专用线停运及过夜时,应在车组前后两端,以双面黄色信号灯光防护
【判断题】
144轨道车连挂时,连挂工作由司机负责指挥
【判断题】
145轨道车连挂时,连挂工作由调车员负责指挥
【判断题】
一般事故分为:一般A类事故、一般B类事故、一般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
【判断题】
铁路交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判断题】
铁路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判断题】
149铁路交通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判断题】
150机车车辆溜入区间或站内:系指以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为界,机车车辆由站内溜入区间或由区间、专用线溜入站内
【判断题】
151铁路交通事故中挤道岔:系指车轮挤过或挤坏道岔
【判断题】
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损毁或驾驶证丢失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提出补证申请
【判断题】
153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仅限本人持有和使用。驾驶人员执业时,应当携带驾驶证
【判断题】
154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铁路技术岗位和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判断题】
155铁路机车车辆的驾驶人员应当参加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判断题】
156轨道车担当补机任务时,应将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转为补机状态,担当本务牵引任务时须立即转为本务状态
【判断题】
157遇非正常行车时,司机只有取得规定行车凭证后,GYK方可解锁
【判断题】
158轨道车发生的GYK故障情况,轨道车司机应将发生故障的时间、地点、现象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轨道车运用单位汇报
【判断题】
159轨道车运行时,GYK必须全程运转,严禁擅自关机
【判断题】
运行途中,遇GYK发生故障时,轨道车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并根据实际情况掌握速度运行
【判断题】
161遇有无法及时编辑或传送运行揭示数据文件等情况时,由轨道车司机凭书面运行揭示命令或列车调度员命令运行。轨道车跨局运用时,相关局带道司机须携带运行揭示命令
【判断题】
162在电气化区段通过或使用各种车辆、机具设备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2m以上的距离
【判断题】
163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2~4m的建筑物上施工时,接触网可不停电,但必须由接触网工或经专门训练的人员现场监护
【判断题】
轨道车在转站、专用线停车及过夜时,必须采取防溜措施,拧好手制动机,双止轮器双向止轮
【判断题】
165未安装三项安全设备或三项安全设备状态不良的接触网作业车禁止使用
【判断题】
167接触网作业车运行中,不得关闭发动机,严禁空档溜放
【判断题】
168接触网作业车运行中,如制动、走行部及与行车安全有关的总成、部件发生异常,须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判断题】
169接触网作业车在车站停放时,须有人留守,同时在列车前、后两端进行防护和防溜处理
【判断题】
170在超过6‰坡度的线路上,不得无动力停留机车车辆
【判断题】
171重型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区间停留在不超过6‰坡度的线路上停机时,司机应拧紧两端车辆(设备)的人力制动机,或以铁鞋牢靠固定。(
【判断题】
172重型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区间停留在超过6‰坡度的线路上或人力制动机故障时,司机应拧紧两端车辆(设备)的人力制动机,并以铁鞋牢靠固定
【判断题】
轨道车信号用品中,应常备手信号旗4面,红、黄色各一半
【判断题】
进站色灯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闪光和一个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过18号及以上道岔侧向位置,进入站内越过次一架已经开放的信号机,且该信号机防护的进路,经道岔的直向位置或18号及以上道岔侧向位置
【判断题】
175"运行控制装置必须保证出乘作业全程开机运行,严禁关机或变相关机运行。本务作业车使用【补机】模式。"
【判断题】
176GYK工作正常时,隔离装置手柄应处于隔离位
【判断题】
177"GYK设备故障时,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应用无线列调报告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根据调度命令,切换GYK隔离手柄置故障位,关闭GYK电源,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运行至前方站处理"
【判断题】
178"司机必须按要求进行揭示核对,如果发现揭示错误,与段相关部门联系确认,对错误揭示进行解除,改用人工输入该条有计划揭示。"
【判断题】
179"当轨道车速度大于3km/h后,在对标点必须按压【开车】键对标,语音提示“对标成功”。GYK按所设定的交路控制轨道车运行。"
【判断题】
180"遇有临时命令,有条件时必须输入监控装置,无条件输入时必须严格控制列车运行速度,同时段有关部门汇报,并做好记录。"
【判断题】
181在正常监控(目视)状态,机车信号变化时,GYK 根据允信号自动退出目视状态,恢复正常监控模式
【判断题】
182【区间作业进入】用于轨道车进入封锁区间进行区间作业的控车模式
推荐试题
【填空题】
1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___
【填空题】
12.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三大改造搞错了。 ___
【填空题】
1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 ___
【填空题】
14.“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___
【填空题】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实质上是共产党的领导。 ___
【填空题】
16.“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___
【填空题】
17.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及软弱性两面性。 ___
【填空题】
18.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 ___
【填空题】
19.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并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___
【填空题】
20.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___
【填空题】
1.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
【填空题】
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___
【填空题】
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___。
【填空题】
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___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填空题】
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___
【填空题】
6.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党的八大提出___的方针。
【填空题】
7.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为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___。
【填空题】
8.毛泽东提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___的方针.
【填空题】
9.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___的关系。
【填空题】
1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___
【填空题】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 ___。
【填空题】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___。
【填空题】
3.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___。
【填空题】
4.毛泽东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具体包括___。
【填空题】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有___
【填空题】
1.1997年召开的党的___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深刻阐述了其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填空题】
2.___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填空题】
3.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___,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填空题】
4.邓小平首次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党的___。
【填空题】
5.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___,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填空题】
6.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___。
【填空题】
8.___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填空题】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___。
【填空题】
11.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又正视现实、放眼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
【填空题】
12.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___
【填空题】
1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___
【填空题】
14.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__
【填空题】
1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设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目的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