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为( )___
A. 第2层
B. 第3层
C. 第4层
D. 第5层
E.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是由( )服务器完成的。___
A. WINS
B. DHCP
C. DNS
D. IOS
E.
【单选题】
HUB有4个端口,它的广播域和冲突域的个数分别是( )。___
A. 1和4
B. 4和4
C. 1和1
D. 4和1
E.
【单选题】
LAN Switch 工作在ISO/OSI参考模型的( )___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单选题】
交换机在转发数据时,主要是依据交换机内的()___
A. MAC表
B. 路由表
C. IP表
D. LLID
E.
【单选题】
桥接作用于OSI参考模型的( )。___
A. 传输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
E.
【单选题】
路由器作用于OSI参考模型的( )。___
A. 传输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
E.
【单选题】
路由器包装盒上的300M代表的是( );___
A. 最大无线速率
B. 最大RAM
C. 最大ROM
D. 最大有线速率
E.
【单选题】
网关比较路由器和网桥,主要区别在于( )。___
A. 网关对协议不进行转换
B. 网关的结构太复杂,不适合一般的互联网络
C. 网关能在网络高层实现各层协议转换
D. 网关不是一种硬件设备
E.
【单选题】
下列组网设备中,工作在物理层的是( )。___
A. POE交换机
B. 无线放大器
C. 分布式路由器
D. AP面板
E.
【单选题】
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是( ) 。___
A. TCP/IP
B. MAP
C. V.24
D. V.35
E.
【单选题】
OSI 七层模型中,IP协议位于模型的( )___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E.
【单选题】
TeInet 在OSI参考模型( )层运作。___
A. 传输
B. 网络
C. 会话
D. 应用
E.
【单选题】
帧在OSI七层模型里,属于( )层的数据格式。___
A. 应用
B. 传输
C. 表示
D. 数据链路
E.
【单选题】
DHCP协议的功能是( )___
A. 为客户自动进行注册
B. 为客户机自动配置IP地址
C. 使DNS名字自动登录
D. 为WINS提供路由
E.
【单选题】
DNS的作用是( )___
A. 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B. 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C. 将计算机域名翻译为IP地址
D. 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E.
【单选题】
ARP协议的作用是( )___
A. 将端口号映射到IP地址
B. 将MAC地址映射到IP地址
C. 广播IP地址
D. 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
E.
【单选题】
RARP协议的作用是( )___
A. 将MAC地址映射到IP地址
B. 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
C. 将端口号映射到IP地址
D. 广播IP地址
E.
【单选题】
Internet中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翻译是由( )来完成的___
A. 用户计算机
B. 代理服务器
C. 域名服务器
D. INTERNET服务商
E.
【单选题】
ISO/OSI模型中( )的作用是实现数据端到端的完整性。___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单选题】
不属于TCP/IP协议模型应用层的是( )。___
A. FTP
B. RARP
C. HTTP
D. NFS
E.
【单选题】
每块网卡在出厂时都配置了一个全球唯一的编码——MAC地址,一个MAC地址的长度为( )比特。___
A. 32
B. 48
C. 56
D. 128
E.
【单选题】
在TCP/IP协议族中,下列哪一个协议可以为本网络内的主机自动分配IP地址()___
A. IP协议
B. DHCP协议
C. ARP协议
D. ICMP协议
E.
【单选题】
IPv4地址长度为( )个二进制位。___
A. 32
B. 48
C. 64
D. 128
E.
【单选题】
IPv6地址长度为( )个二进制位。___
A. 32
B. 64
C. 128
D. 48
E.
【单选题】
下例属于A类地址的是( )。___
A. 10.255.256.1
B. 137.24.56.39
C. 126.0.0.1
D. 192.168.1.1
E.
【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的IP地址()___
A. 192.168.1.111
B. 202.96.128.86
C. 202.202.43.121
D. 192.168.1.258
E.
【单选题】
下列那个不属于公网IP地址( )___
A. 8.8.8.8
B. 211.143.10.44
C. 172.16.10.24
D. 202.100.13.204
E.
【单选题】
一个B类IP地址,网络号为172.16.0.0/16,请问该网络内,可用的主机有( )个。___
A. 62115
B. 65534
C. 16634
D. 65564
E.
【单选题】
已知某个网络的掩码是255.255.248.0,那么下面属于同一网段的是()___
A. 10.110.16.1和10.110.25.1
B. 10.76.129.21和10.76.137.1
C. 10.52.57.34和10.52.62.2
D. 10.33.23.2和10.33.31.1
E.
【单选题】
在一个C类地址的网段中要划分出30个子网,下面那个子网掩码最适合?( )___
A. 255.255.255.252
B. 255.255.255.248
C. 255.255.255.240
D. 255.255.255.255
E.
【单选题】
C 类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是( )___
A. 255.0.0.0
B. 255.255.0.0
C. 255.255.252.0
D. 255.255.255.0
E.
【单选题】
192.168.1.0/28的子网掩码是:( )___
A. 255.255.255.0
B. 255.255.255.128
C. 255.255.255.192
D. 255.255.255.240
E.
【单选题】
IP地址为192.168.10.234掩码255.255.255.192,则该IP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为( )。___
A. 192.168.10.192
B. 192.168.10.128
C. 192.168.10.191
D. 192.168.10.0
E.
【单选题】
与10.110.12.29/255.255.255.224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 ) 。___
A. 10.110.12.0
B. 10.110.12.30
C. 10.110.12.31
D. 10.110.12.32
E.
【单选题】
224.0.0.5 代表的是( )地址。___
A. 主机地址
B. 网络地址
C. 组播地址
D. 广播地址
E.
【单选题】
组播组用( )IP地址来标识。___
A. A类
B. C类
C. D类
D. 任意
E.
【单选题】
PPP中的NCP(网络控制协议)实现以下哪种功能( )___
A. 建立链路
B. 封装多种协议
C. 把分组转变成信元
D. 建立连接
E.
【单选题】
PPP协议中,( )主要用于协商在该数据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与类型。___
A. 链路控制协议
B. PPP扩展协议
C. 网络层控制协议
D. PAP、CHAP协议
E.
【单选题】
下面各项组播协议中,运行哪个协议的路由器负责管理组用户主机加入、离开,通过维护用户数据,发送组播数据到主机?( )___
A. IGMP
B. PIM-DM
C. PIM-SM
D. MSDP
E.
【单选题】
组播IP地址中,类似于单播地址中的私有IP的是哪个范围?( )___
A. 224.0.0.1~224.0.0.255
B. 224.0.1.0~231.255.255.255
C. 232.0.0.0~232.255.255.255
D. 239.0.0.0~239.255.255.255
E.
推荐试题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说明 ___
A. 理论的力量不能代替物质的力量
B. 社会变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理论与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多选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___
A. 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
B.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C. 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D. 对二者关系的回答决定对其他历史观问题的解决
【多选题】
唯心主义历史观之所以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由于 ___
A. 不懂得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B. 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社会作用
C. 夸大了社会存在的社会作用
D. 不理解社会的本质
【多选题】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___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多选题】
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___
A.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B.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然要相应变化
C.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D.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
【多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 ___
A. 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B. 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 生产力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 生产力的状况是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因而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多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 ___
A. 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B. 社会存在的反映
C.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D. 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___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多选题】
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___
A.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 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 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D.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是 ___
A.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
B. 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D. 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的社会规律
【多选题】
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___
A. 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 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 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 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方式构成内容的有 ___
A. 生产关系
B. 政治关系
C. 思想关系
D. 生产力关系
【多选题】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___
A. 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 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 法律思想、逻辑学、哲学
D.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多选题】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各项反映二者区别的有 ___
A. 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
B. 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C. 前者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显
D. 前者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后者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___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有根本不同于社会存在的独立的历史
C.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多选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___
A. 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B. 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
C.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D
D. 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多选题】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 ___
A.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相决定、互相制约
C. 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多选题】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___
A.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革
C. 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D. 生产力可以离开一定生产关系而且独立存在
【多选题】
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个论断适用于下列哪些社会 ___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多选题】
先进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 ___
A. 它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提供可能性
B. 它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C. 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有机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
D. 它一经建立生产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向前发展
【多选题】
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___
A. 宿命论
B. 唯意志论
C. 庸俗进化论
D. 英雄史观
【多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有 ___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
【多选题】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___
A.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C. 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D.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最终原因
【多选题】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___
A. 人是社会的主体
B. 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 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D. 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多选题】
42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___
A. 人人创造历史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多选题】
社会形态是 ___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 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C. 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多选题】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同一和自发的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以下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___
A. 错误地认为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仅仅来自人性的要求
B. 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主要来自人的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C. 没有看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自我实现的标准
D. 错误地认为人性的要求才是人发展的根源、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是个人发展的评价标准
【多选题】
“必然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 ___
A. 实际上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B. 是指人们的思想和活动受着客观必然性的支配
C. 是指人们仅仅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这样一种状态
D. 是指物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多选题】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 ___
A. 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B. 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自由
C. 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D. 指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多选题】
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___
A. 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 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C. 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D.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多选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___
A. 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 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多选题】
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___
A.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B.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生产方式
C.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多选题】
面临环境日益被污染的状况,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___
A.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 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C. 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D. 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多选题】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___
A.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B. 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 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多选题】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___
A. 劳动发展的历史
B.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 社会形态更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D. 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多选题】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___
A.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B. 它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
C.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多选题】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 ___
A. 直接改变意识形态
B. 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 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 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多选题】
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___
A. 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 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 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多选题】
在当今时代,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全球问题”。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 ___
A. 全球问题”是科技发展造成的,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B. 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C. 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D. 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多选题】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 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 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D. 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