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金融机构在识别客户身份时,如果发现客户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有伪造嫌疑,应当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该客户的身份信息。 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任何金融机构都必须按照反洗钱法律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立即以电话方式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并做好电话记录。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在向中国反洗钱监测中心报告客户的可疑交易报告时,有告知客户的义务。 ___
【单选题】
反洗钱调查中的封存,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在调查可疑交易活动中,对可能被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采取的登记保存措施。 ___
【单选题】
对反洗钱调查相关内容的保密工作属于金融机构内部工作要求,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问题。 ___
【单选题】
银监会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 ___
【单选题】
建立国家反洗钱数据库,妥善保存金融机构提交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信息,是银监会的职责之一。 ___
【单选题】
义务机构应当根据非自然人客户的法律形态和实际情况,逐层深入并判定受益所有人。按照规定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每个非自然人客户至少有一名受益所有人。 ___
【单选题】
如果未识别出直接或者间接拥有超过25%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或者对满足前述标准的自然人是否为受益所有人存疑的,应当直接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判定为受益所有人。 ___
【单选题】
非自然人客户为股权结构或者控制权简单的公司,为避免妨碍或者影响正常交易,义务机构可以在与非自然人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后,尽快完成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 ___
【单选题】
法人金融机构不可以委托独立第三方开展风险评估。 ___
【单选题】
洗钱风险评估包括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 ___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认为确有必要涉及跨辖区实施现场检查的,可以建议上级机构统一安排。 ___
【单选题】
A机构发生了涉及本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重大风险事项,于发生后第15个工作日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报告,该机构的做法是否正确。 ___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以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档案为依托,结合现场检查、约见谈话等情况,参考日常监管中获得的其他信息,选择关键、显明、客观的评价指标,按年度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合规性与有效性进行考核评级。 ___
【单选题】
个人独资企业、家族企业、合伙企业、存在隐名股东或匿名股东公司的尽职调查难度通常会低于一般公司。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告风险自评估结果和资料。 ___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确定评估的具体范围和内容,针对法人金融机构特点,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关注并及时掌握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的变动情况;完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管理,加强交易监测。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后,除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另有要求外,应当及时告知客户,并说明采取冻结措施的依据和理由。 ___
【单选题】
反洗钱报告机构在撰写反洗钱年度报告时,应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撰写本机构特色情况,可以不用按照规定模板撰写。 ___
【单选题】
义务机构应当对已建成的监测标准及时开展有效性评估,并根据本机构客户、产品或业务和洗钱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标准。 ___
【单选题】
法人金融机构董事会承担洗钱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不可以授权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履行其洗钱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应对新聘用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反洗钱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反洗钱义务及其所在岗位的反洗钱工作要求。 ___
【单选题】
牵头负责洗钱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履职能力和职业操守,同时具有三年以上合规或风险管理工作经历,或者具有所在行业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___
【单选题】
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业务条线(部门)在了解客户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避免反洗钱工作职责空洞化。 ___
【单选题】
建立并及时调整洗钱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反洗钱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及其他部门在洗钱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是董事会的职责。 ___
【单选题】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___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对监管权有争议的,应当报请各自不同的上级机构确定。 ___
【多选题】
按照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将机构划分为()三类。 ___
A. 营业机构
B. 管理机构
C. 虚拟机构
D. 分理处
【多选题】
库箱根据用途不同分为()。 ___
A. 机构库箱
B. 柜员库箱
C. 营业库箱
D. 综合库箱
【多选题】
库箱挂靠是指A级主管将库箱挂靠至柜员名下,分为()。 ___
A. 正常移交
B. 代保管移交
C. 正常挂靠
D. 代保管挂靠
【多选题】
同一柜员名下只能有()正常状态的库箱,但可以有()代保管状态的库箱。 ___
【多选题】
柜员角色的配置要遵循互斥原则。同时,岗位及角色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 ___
A. 相互监督
B. 相互制约
C. 相互制约
D. 内勤与外勤分离
【多选题】
岗位信息维护包括()。 ___
A. 岗位新增
B. 岗位修改
C. 岗位删除
D. 岗位拆分
【多选题】
员工资料的标志有()等。 ___
A. 柜员标志
B. 库管员标志
C. 现金业务类标志
D. 凭证标志
【多选题】
柜员锁定分为()。 ___
A. 密码锁定
B. 离岗锁定
C. 交接锁定
D. 日结锁定
【多选题】
柜员通过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交接时,交接类型包括()。 ___
A. 权限预交接
B. 权限交接
C. 权限交回
D. 柜员交接
【多选题】
柜员离岗分为()。 ___
A. 临时离岗
B. 休班
C. 短期离岗
D. 长期离岗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___。
A. 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B. 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C. 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 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E. 都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还要效法政治制度
【多选题】
1850年至1855年发生的历史事件:___。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封王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多选题】
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___。
A. 《革命军》
B. 《猛回头》《警世钟》
C. 《变法通议》
D.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多选题】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___。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护法运动
D. 保路风潮
【多选题】
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___。
A. 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 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 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 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
【多选题】
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附加条件是___。
A. 以南京为首都
B. 总统在南京就职
C. 实行普遍选举
D. 遵守约法
【多选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___。
A. 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 没有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多选题】
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___。
A. 康有为
B. 章炳麟
C. 邹容
D. 陈天华
【多选题】
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___。
A. 文学社
B. 共进会
C. 兴中会
D. 华兴会
【多选题】
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___。
A. 华兴会
B. 光复会
C. 兴中会
D. 同盟会
【多选题】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为___。
A. 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
B. 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使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
C. 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D. 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征收苛捐杂税
【多选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___。
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人民享有多项民主权利
C.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D. 法院行使司法权
【多选题】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___。
A. 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B. 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 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D. 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多选题】
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___。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社会革命
D. 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
【多选题】
中共“二大”制定的当前阶段的民主革命纲领包括___。
A. 打倒军阀
B.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C. 实现共产主义
D.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多选题】
李大钊发表的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有___。
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 《再论问题与主义》
C. 《庶民的胜利》
D. 《Bolshevism的胜利》
【多选题】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___。
A. 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B. 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 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
D.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多选题】
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6月3日以后发生的重要转变是___。
A. 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西安
B. 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
C. 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D. 运动主力从工人专为农民
【多选题】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___。
A.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
【多选题】
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___。
A. 《劳动界》
B. 《劳动音》
C. 《工人月刊》
D. 《济南劳动月刊》
【多选题】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___。
A.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 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C. 促进中国的富强
D. 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
【多选题】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有___。
A.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拥有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B. 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C.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D.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多选题】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包括___。
A. 提倡民主和科学
B. 提倡白话文
C. 提倡新文学宣传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
D. 反对专制和愚昧
【多选题】
下列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___。
A. 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B. 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C. 是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D.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多选题】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事件是___。
A. 暗杀廖仲恺
B. 中山舰事件
C. 商团叛乱
D. 整理党务案
【多选题】
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___。
A.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B. 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
C. 群众基础扩大
D. 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多选题】
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出版的通俗工人读物有___。
A. 《劳动界》
B. 《劳动者》
C. 《劳动音》
D. 《劳动与妇女》
【多选题】
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他___。
A. 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 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C. 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D. 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多选题】
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___。
A.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B.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 新民学会
D. 工读互助团
【多选题】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___。
A. 联俄
B. 平均地权
C. 扶助农工
D. 联共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新”主要表现在___。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C.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多选题】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体现在___。
A. 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B. 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运动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多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得以实现的条件有___。
A. 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
B. 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
C. 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D.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有___。
A.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B. 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C.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D. 组织军队和进行议会斗争
【多选题】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___。
A. 中央银行
B. 中国银行
C. 交通银行
D. 中国农民银行
【多选题】
下列对国民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___。
A. 使帝国主义列强感到震惊
B. 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人民所接受
C. 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D. 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多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___。
A. 《新青年》杂志
B. 《时务报》
C. 《中外纪闻》
D. 北京大学
【多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___。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 主张暴力革命
D. 主张文学革命
【多选题】
关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___。
A. 中共在思想理论方面不成熟
B. 中共领导人的错误思想
C. 中共缺乏阶级斗争的经验
D. 放弃武装力量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