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底物水平磷酸化不需要生物膜的参与,不需要光和氧,是厌氧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体内生成ATP只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2种途径
【判断题】
在ATP分子中,磷酸之间的磷酸键断裂,自由能的变化与普通的磷酸键断裂差不多
【判断题】
底特水平磷酸化只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不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判断题】
光能营养微生物的光合磷酸化没有水的光解,不产生氧气
【判断题】
发酵产生的能量和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差不多
【判断题】
发酵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有机化合物,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无机化合物
【判断题】
发酵作用是专性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的一种有机物生物氧化形式,其产能机制都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判断题】
延胡索酸呼吸中,玻珀酸是末端氢受体延胡索酸还原后生成的还原产物,不是一般的中间代谢产物
【判断题】
糖酵解是指微生物以葡萄糖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
【判断题】
葡萄糖降解生成丙酮酸以后,丙酮酸进一步彻底氧化为CO2
【判断题】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一样也需要细胞色素等电子传递体,也能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命活动,但由于部分能量随电子转移传给最终电子受全,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判断题】
所有的自养微生物同化CO2都是通过卡尔文循环
【判断题】
CO2是自养微生物的惟一碳源,异养微生物不能利用CO2作为辅助的碳源
【判断题】
由于微生物的固氮酶对氧气敏感,不可逆失活,所以固氮微生物一般都是厌氧或兼性厌氧菌
【判断题】
反硝化作用是化能自养微生物以硝酸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的无氧呼吸
【判断题】
初生代谢是与生存有关的代谢类型,次生代谢是合成一些对微生物本身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
【判断题】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菌体得率都是极低的
【判断题】
EMP途径的终产物,除ATP和还原力外,还有两个丙酮酸分子
【判断题】
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都进行循环光合磷酸化和不产氧光合作用
【判断题】
光合细菌与真核藻类和绿色植物一样,也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
【判断题】
在生物界,只有原核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
【判断题】
由于固氮酶对氧极度敏感,故固氮作用必须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判断题】
凡能利用乙酸为唯一碳源或能源的微生物,必然存在乙醛酸循环
【判断题】
在化能自养菌中,呼吸链还具有产生还原力H的功能
【判断题】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产生的
【判断题】
在非循环光合作用中,系统I不能产生ATP
【判断题】
在代谢调节中,反馈抑制具有作用较间接、效果较缓慢等特点
【判断题】
催化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酶专一性和稳定性均较强
【判断题】
生物体的遗传型的表现形式为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判断题】
表型是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
【判断题】
生物体变异所产生的新性状不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判断题】
生物体的饰变是发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型变化,是不遗传的
【判断题】
生物体的终止密码子包括UGA、UAG和UGG
推荐试题
【判断题】
没有村庄地籍调查成果的区域,参照正射遥感影像特征,通过国情要素和地名地址数据,勾绘村庄内部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斑
【判断题】
在城镇土地利用框架的基础上,依据地籍调查成果、不动产登记、城乡规划、最新地形图、地名等数据,结合影像特征,勾绘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判定图斑的土地利用类型
【判断题】
城乡数据接边时,以低精度服从高精度为基本原则;同时要考虑数据表现时的协调性
【判断题】
城乡数据接边时,以低精度为基本原则;同时要考虑数据表现时的协调性
【判断题】
初始库已经标注耕地种植属性,县级工作底图不需要再进行属性标注
【判断题】
初始库已经提取不一致图斑,县级工作底图不再自主提取不一致图斑
【判断题】
根据耕地的位置和基本条件,开展细化调查,并标注相应属性
【判断题】
对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以外的耕地图斑,参考相关部门的有关资料,根据耕地的位置和立地条件,开展细化调查,并标注相应属性
【判断题】
工作底图输出有两种形式,可以导出电子底图用于平板电脑调查,也可输出打印纸质底图实地调查,再结合手机APP进行野外互联网+举证
【判断题】
工作底图生产完成后采用软件自动检查,不需要人工检查
【判断题】
城镇内部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等市政道路用地按照城镇村道路用地图斑调查
【判断题】
城镇内部的全部图斑,属于城市的标注“201”,属于建制镇的标注“202”
【判断题】
城镇内部的全部图斑,属于城市的标注“202”,属于建制镇的标注“201”
【判断题】
城镇村庄道路与农村道路相互连通时,应各自独立划定图斑,同时要保持道路表现时的完整性
【判断题】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内部道路归并到座落图斑
【判断题】
村庄内部未超过上图面积的耕地、园地、林地等土地按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调绘
【判断题】
城市(201)、建制镇(202)、村庄(203)范围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划定。城市(201)、建制镇(202)、村庄(203)范围界线,按照单独图层方式录入土地调查数据库
【判断题】
城镇村庄土地调查范围、界线与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范围、界线应无缝衔接
【判断题】
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不需要无缝衔接
【判断题】
村庄内部符合上图面积的水塘宜按照使用特征,以生活用水为主的水塘可归并到相邻的建设用地图斑,以农业生产用水为主的水塘应调绘坑塘水面
【判断题】
临街门面等,归并到城镇道路外的相邻图斑
【判断题】
穿越村庄的公路、河流、铁路等,宜按照本标准10.2 的要求调查,不宜作为村庄内部的图斑进行调绘
【判断题】
穿越村庄的公路、河流、铁路等,作为村庄内部的图斑进行调绘
【判断题】
没有村庄地籍调查成果的区域,参照正射遥感影像特征,通过实地调查,调绘村庄内部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斑
【判断题】
城镇村界线和道路相接时,道路应断开,城镇村内一个图斑,城镇村外一个图斑;同时,要保持道路表现时的完整性
【判断题】
城镇村的土地利用图斑要和农村土地利用图斑相互衔接
【判断题】
城镇村的土地利用图斑不需要和农村土地利用图斑相互衔接
【判断题】
城乡土地调查以县(市、区)、街道(乡镇)、村等行政区为管理单元
【判断题】
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依据工作分类,划分土地利用现状图斑
【判断题】
城镇内部土地权属调查以街道为单元开展上图与补充调查
【判断题】
工矿用地要注意细化调查几个工厂,做单独标注
【判断题】
农村道路穿过城镇或集中成片的村庄时,均断在城镇或村庄周边,内部道路按城镇村道路用地认定,并标注202或203属性;农村道路作为村庄用地图斑边界时,认定为农村道路,不标注203属性
【判断题】
实地宽度大于等于8米或国家公路网络体系之内的道路调查为公路。公路用地(除高速公路)穿过城镇的断在城镇周边,城镇内部道路按城镇村道路用地认定,标注201或202属性;公路用地穿过村庄用地的,认定为公路用地,不标注203属性
【判断题】
城镇村内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不要调查上图
【判断题】
城镇村内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要调查上图
【判断题】
城镇之外的独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需要落实到三调成果中
【判断题】
城镇地籍数据是本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数据
【判断题】
调查城镇土地利用图斑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判定图斑的土地利用类型
【判断题】
城镇范围内农用地、批而未用地块及空闲地,按实地现状调查,标注201或202属性。城郊的农用地(城镇周边的) ,即使原数据库是建设用地,也不得标注201或202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