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导游人员运用突出重点法讲解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时,把讲解重点放在乐器上,尤其是打击乐器中的曾侯乙编钟。这是突出了___。
A. 景点的独特之处
B. 重点推介的内容
C. 游客感兴趣的内容
D. 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导游人员把神农架的旅游特色概括为神圣、神秘和神奇,这种导游手法是___。
A. 画龙点睛法
B. 同类比拟法
C. 突出重点法
D. 触景生情法
【单选题】
由于旅行社有关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将旅游团滞留在上一站的情况通知导游人员,导致空接。此时,导游人员应当___。
A. 在接站地等候
B. 从接站地返回
C. 立即与交通部门联系
D. 立即与旅行社有关部门联系
【单选题】
一旦发生误机事故,导游人员首先应立即___。
A. 与机场联系
B. 报告旅行社
C. 稳定游客情绪
D. 通知下一站
【单选题】
旅游团因故提前离开,导游人员应通知下站接待社,以免造成___。
A. 误接事故
B. 错接事故
C. 空接事故
D. 漏接事故
【单选题】
外国游客丢失钱物,导游人员首先应___。
A. 立即向公安局报案
B. 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
C. 及时向接待社领导汇报
D. 详细了解物品丢失情况
【单选题】
一名游客购物回饭店后,因对颜色不满意而要求导游人员帮他退换,导游人员应___。
A. 陪同前往,帮游客与商店交涉
B. 让游客自已去商店退换
C. 告诉游客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
D. 告知游客商品出了店就不能更换
【单选题】
旅行社接受游客的委托,根据游客的需求,单独设计行程、报价并提供服务的专项产品及服务属于___。
A. 预制旅游产品
B. 委托旅游产品
C. 组合旅游产品
D. 定制旅游产品
【单选题】
游客选择一个固定的旅游目的地,以散客的方式(大多以家庭的方式),进行的休闲、娱乐、健身、疗养等消遭性旅游活动属于___。
A. 观光旅游
B. 生态旅游
C. 度假旅游
D. 专项旅游
【单选题】
旅行社对已经预订旅游产品的游客在其到达后所提供的服务称为___。
A. 产品促销
B. 委托代办业务
C. 旅游接待业务
D. 产品开发
【单选题】
中国旅行社国内旅游业务是指旅行社招徕、组织和接待___在境内的旅游业务。
A. 境内居民
B. 港澳游客
C. 外国游客
D. 台湾游客
【单选题】
旅客携带金、银及其制品人境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超过___应填写申报证,向海关申报。
A. 20克
B. 30克
C. 40克
D. 50克
【单选题】
非居民游客携带旅行自用物品单价超过___元人民币的物品,需向海关如实申报,并办理有关手续。
A. 5000
B. 6000
C. 7000
D. 8000
【单选题】
游客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境,限额为___元。超出限额的禁止出境。
A. 5000
B. 10000
C. 20000
D. 50000
【单选题】
游客携带出境的文物(含已故现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需经中国___鉴定。
A.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B. 海关管理部门C.口岸检查部门 D.质量检查部门
【单选题】
游客携带中药材、中成药出境,前往国外的,总值限人民币___元。
A. 150
B. 300
C. 500
D. 800
【单选题】
游客人境时携___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须向海关如实申报。
A. 1000
B. 2000
C. 3000
D. 5000
【单选题】
成人机票是指年满___周岁的人应购买的机票。
【单选题】
飞机离港前2 小时之内退票,乘客应支付原票款___ 的退票费。
A. 10%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根据《中国民航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托运行李被损坏或丢失,赔偿金额应低于___元人民币/千克。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游客在高速列车开车前20小时退票,退票费按票价___计。
A. 5%
B. 10%
C. 20%
D. 50%
【单选题】
乘坐沿海和长江客轮,成人游客可携带免费行李___千克。
【单选题】
旅游意外保险的索赔时效般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_日内 为限。
A. 90
B. 180
C. 240
D. 360
【单选题】
下列导游员预防和处理游客晕车问题,错误的做法是___
A. 提醒游客坐车前定 要吃得很饱
B. 提醒游客坐车前不要吃得太油腻C.建议游客将腰带束紧 D.建议游客坐在大巴靠窗的位置
【单选题】
下列导游员提醒游客做好中路防护的工作中,错误的是___。
A. 涂抹防晒霜
B. 戴太阳镜
C. 多穿化纤品类服装
D. 穿白色、浅色衣服
【单选题】
一位旅游者在旅游定点商店看中款丝绸, 告诉导游员他需要买8英尺,导游员应该告诉售货员,这位旅游者需要约___ 米。
A. 3.12
B. 2.7
C. 3.5
D. 2.44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际时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
A. 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每天播报的时间被称为国际标准时间
B. 每个地点根据太阳和子午线相对位置确定的本地时间即为“地方时”
C. 非律宾马尼拉、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与我国没有时差
D. “北京时间”是以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
【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次有商业性导游陪同的旅游活动出现于___。
A. 1841年
B. 1845年
C. 1846年
D. 1865年
【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的首家旅行社诞生于___。
A. 1923年
B. 1927年
C. 1954 年
D. 1949年
【单选题】
国家旅游局颁国家旅游局颁发《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决定启用IC卡导游证,实行导游计分制管理是在___年.
A. 1999
B. 2000
C. 2001
D. 2002
【单选题】
初级导游人员报考中级导游人员,报考前3年内实际带团需不少于___个工作日。
【单选题】
下列话题中,不属于导游人员与游客忌谈话题的___。
A. 疾病
B. 对方隐私
C. 兴趣爱好
D. 国家机密
【单选题】
___是一个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俗称气度、脾气、禀性或性情。
【单选题】
10接待计划是地方导游员了解旅游团基本情况和安排当地活动日程的___。
A. 主要依据
B. 指导原则
C. 工作标准
D. 参考意见
【单选题】
地路在向用餐的餐馆填写餐饮结算单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填写的数字一定要与___相符。
A. 用餐时间
B. 旅游团人数
C. 菜肴品种
D. 酒水种类
【单选题】
地路到达机场后,若得知所接旅游团所乘航班晚点时间较长,地陪应该___。
A. 继续在机场等待
B. 立即将情况报告接待社
C. 与司机商量返回
D. 立即将情况报告组团社
【单选题】
地陪在行车途中所做的沿途风光导游要与旅游者的___。
A. 思维同步
B. 观赏同步
C. 需要一致
D. 心理相符
【单选题】
由于旅游团在各站的行、游、住、食、购、娱以各地安排为主,全陪的主要工作首先是___。
A. 负责各站之间的有机衔接
B. 协助地陪做好各项服务C.检查接待计划在各站的落实
【单选题】
在旅游团抵达某地时,如有行李托运,全程应将旅游团行李托运单交给___。
A. 地方导游员
B. 旅行社行李员
C. 饭店行李员
D. 旅游团领队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是___
A. 夸克理论
B. 达尔文进化论
C. 相对论
D. 细胞学说
【单选题】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___
A. 语言的产生
B. 人脑的形成
C. 文明的发展
D. 生产劳动
【单选题】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___
A. 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抽象思维
D. 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单选题】
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___
A. 上层建筑
B. 阶级和国家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 意识形态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___
A. 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存在的哲学范畴
B. 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C. 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飞跃和质变的哲学范畴
D. 标志宇宙间一切机械运动和位置移动的哲学范畴
【单选题】
设想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 不可知论观点
【单选题】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___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 运动与静止是辨证统一的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单选题】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
B.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 客观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单选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___
A.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 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单选题】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___
A. 形而上学观点
B. 唯心主义观点
C. 庸俗进化论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单选题】
时间和空间是___
A. 物质的两种属性
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 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单选题】
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了___
A. 时空具有相对性,它随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C. 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D. 时空是可变的,是不可认识的
【单选题】
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___
A. 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 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 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单选题】
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___
A. 特殊现象
B. 偶然现象
C. 暂时现象
D. 普遍现象
【单选题】
规律是___
A.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C.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D.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单选题】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___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
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脑
【单选题】
认为物质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这是___
A. 不可知论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E. 二元论观点
【单选题】
辩正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指___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单选题】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单选题】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___
A. 主观性
B. 能动性
C. 随意性
D. 物质性
【单选题】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___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 观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 ___
A. 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
B. 能动的创造规律
C. 能动的改造规律
D. 能动的创造物质
【单选题】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意识能够___
A. 创造客观规律
B. 改造历史规律
C. 反映客观世界
D. 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抹煞或低估意识的能动作用是___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朴素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
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___
A. 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B. 都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C. 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
D. 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
【单选题】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___
A. 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 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 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 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单选题】
“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___
A. 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B. .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单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___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传统说法)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___
A. 解放思想
B. 实是求是(传统说法)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当前说法)
【单选题】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___
A.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C. 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
D.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___
A. 头脑中自生的
B. 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 “绝对观念”固有的
D. 从书本上学来的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___
A.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
B. 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D. 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单选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___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单选题】
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___观点
A. 唯物论
B. 唯心论
C. 辩证法
D. 形而上学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___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C.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 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___
A. 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
B.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
C. 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
D.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
【单选题】
在联系问题上,唯心主义者否认联系的___
A. 客观性
B. 主观性
C. 多样性
D. 必然性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而形而上学则___
A. 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
B. 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
C. 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D. 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
【单选题】
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是___
A. 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