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进行倒母线操作时,母联断路器操作直流电源必须投入
【判断题】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是为了采用零序过电压保护
【判断题】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一般是指发电机的空载特性、短路特性、负载特性、外特性及调整特性
【判断题】
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一般都接成Y形而不接成△形
【判断题】
功角特性,反映了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和电机本身参数及内部电磁量的关系
【判断题】
提高发电机的电压将使发电机铁芯中的磁通密度增大,引起铜损增加,铁芯发热
【判断题】
在氢气与空气混合的气体中,当氢气的含量达4%~75%时,属于爆炸危险范围
【判断题】
漏磁通和高次谐波磁通引起的附加损耗所产生的热量,能使转子表面和转子绕组的温度升高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铁芯温度升高是由于定子绕组将热量传到铁芯造成的
【判断题】
发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包括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发电机电压的稳定性
【判断题】
频率升高时发电机定子铁芯的磁滞、涡流损耗增加,从而引起铁芯的温度上升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线棒或导水管漏水,氢压将升高
【判断题】
发电机加励磁必须在转速达3000rpm时方可进行
【判断题】
发电机解列停机时要确认发电机有功负荷至低限,无功负荷近于零
【判断题】
发电机进水温度正常值为35 ~ 40℃
【判断题】
发电机升压时,应监视定子三相电流为零,无异常或事故信号
【判断题】
发电机正常情况下解列,应采取汽机打闸联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方法
【判断题】
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三个条件是:待并发电机的电压与系统电压相同;待并发电机的频率与系统频率相同;待并发电机的相位与系统相位一致
【判断题】
汽轮发电机大轴上安装接地碳刷,是为了消除大轴对地的静电电压用的
【判断题】
汽轮发电机投入运行后,如果温升不高,又无异常现象,则允许超过铭牌数值运行
【判断题】
氢冷发电机内部一旦充满氢气,密封油系统应正常投入运行
【判断题】
只有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三相全部断开后,才能进行灭磁
【判断题】
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一般不超过迟相0.95
【判断题】
封闭母线内含氢量超过3%时,应立即停机找漏
【判断题】
转子水内冷发电机的进水支座,必须与发电机外壳绝缘
【判断题】
水内冷发电机水质不合格会引起导电率增加,管道结垢
【判断题】
发电机内部发生故障时,只有去掉发电机电压才能使故障电流停止
【判断题】
发电机内部的各种损耗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冷却介质带走,余下的部分则使发电机各部件的温度升高
【判断题】
发电机每一个给定的有功功率都有一个对应的最小励磁电流,进一步减小励磁电流将使发电机失去稳定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范围为发电机中性点到引出线端
【判断题】
发电机滑环与电刷由于是在高速旋转中传递励磁电流的,它们不同于静止的部件,因此是机组的薄弱环节
【判断题】
发电机碳刷环火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在短时间内就可能把发电机损坏
【判断题】
加装闭锁装置可以防止因电压互感器故障而使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判断题】
电网电压过低会使并列运行中的发电机定子绕组温度升高
【判断题】
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在系统发生短路时能自动使短路电流减少,从而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判断题】
保持发电机励磁电流不变,则发电机的端电压随负载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包含___两种量。
A. 轴力和剪力
B. 剪力和弯矩
C. 弯矩和轴力
D. 剪力和扭矩
【单选题】
一段导线其阻值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将___。
【单选题】
某一正弦交流电,在0.01S时间内变化2周,它的频率是___。
A. 100Hz
B. 200Hz
C. 50Hz
D. 1/50Hz
【单选题】
"若将i1=10sin(314t+90o)A,i2=10sin(314t-90o)A,i3=10sin314tA三个电流分别通过同一个电阻,通电时间相等,其发热量最大的是___。"
A. i1
B. i2
C. i3
D. 三者相等
【单选题】
电容元件中通入正弦交流电,无功功率的表达式是___。
A. QC=U2ωc
B. QC=I2ωc
C. QC=i2XC
D. QC=U2/ωc
【单选题】
一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为10A,当外加10Ω电阻时,则电阻上的电流为___。
A. 10A
B. 5A
C. 20A
D. 50A
【单选题】
远距离输电,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则输电线上的电功率损失与输电的___成反比。
A. 电压
B. 电压的平方
C. 电流
D. 电流平方
【单选题】
有两个电容器,且C1>C2,如果它们的端电压相等,则___。
A. C1带电量多
B. C2带电量多
C. 两个电容器带电量相等
D. 都不带电
【单选题】
有两个电容器,C1=30μF,耐压12V,C2=50μF,耐压12V,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24V电压上,则___。
A. 两电容都能正常工作
B. 两电容都被击穿
C. C1被击穿,C2正常
D. C2被击穿,C1正常
【单选题】
基础螺栓孔偏差不得大于___。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单选题】
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强弱与___有关。
A. 导体长度
B. 导体位置
C. 电流的大小
D. 导体的截面
【单选题】
线圈中磁通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___成正比。
A. 磁通的变化量
B. 磁场强度
C. 磁通变化率
D. 变化所用时间
【单选题】
已知两个正弦量为u1=20sin(314t+π/6)V,u2=40sin(314t-π/3)V,则___。
A. u1比u2超前60o
B. u1比u2滞后30o
C. u1比u2超前90o
D. 不能判断相位差
【单选题】
在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中,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__式。
A. i=U/R
B. I=U/R
C. I=u/R
D. i=Um/R
【单选题】
"已知一个电阻上的电压为U=10×√2sin(314t-π/2)V,测得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为20W,则这个电阻的阻值为___。"
A. 5Ω
B. 10Ω
C. 20Ω
D. 40Ω
【单选题】
在RL串联的单相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
A. P=UIcosψ
B. P=UIsinψ
C. P=UI
D. P=I2Z
【单选题】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说的是___。
A. 流入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
B. 流出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
C. 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D. 一个回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单选题】
一个2μF与一个4μF的电容器并联,其等效电容为___。
A. 2μF
B. 3μF
C. 5μF
D. 6μF
【单选题】
瓷悬式绝缘子(抗拉)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抗拉)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瓷棒式绝缘子(抗弯)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针式绝缘子(抗弯)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___以下的可以使用。
A. 0.15mm
B. 0.2mm
C. 0.25mm
D. 0.3mm
【单选题】
检查火花间隙时,应用___兆欧表测绝缘电阻。
A. 500V
B. 1000V
C. 1500V
D. 2500V
【单选题】
棒式绝缘子弯曲度不得超过___。
A. 0.005
B. 0.01
C. 0.015
D. 0.02
【单选题】
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应与接触线在该点随温度变化伸缩量相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___。
A. 15o
B. 18o
C. 20o
D. 22o
【单选题】
钢柱主角钢弯曲度不应大于___。
A. 1/500
B. 1/250
C. 1/200
D. 1/120
【单选题】
铜接触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大于其截面___时,应截断重接。
A. 0.05
B. 0.08
C. 0.1
D. 0.12
【单选题】
承力索钢绞线7股中,断___及以上时,应截断重接。
【单选题】
道岔处两工作支接触线在间距___处应等高。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600mm
【单选题】
在限界门至铁路之间的公路两边各装设不少于___防护桩。
【单选题】
临时接地线应挂在接触网停电作业两端范围内,相距不得大于___。
A. 500m
B. 800m
C. 1000m
D. 1500m
【单选题】
铜合金接触线在最大允许磨耗面积20%的情况下,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钢芯铝绞线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铝包钢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铜包钢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铜绞线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铜合金绞线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___。
A. 2.0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电连接线应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___。
A. ±0.3m
B. ±0.4m
C. ±0.5m
D. ±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