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封闭母线内含氢量超过3%时,应立即停机找漏
【判断题】
转子水内冷发电机的进水支座,必须与发电机外壳绝缘
【判断题】
水内冷发电机水质不合格会引起导电率增加,管道结垢
【判断题】
发电机内部发生故障时,只有去掉发电机电压才能使故障电流停止
【判断题】
发电机内部的各种损耗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冷却介质带走,余下的部分则使发电机各部件的温度升高
【判断题】
发电机每一个给定的有功功率都有一个对应的最小励磁电流,进一步减小励磁电流将使发电机失去稳定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范围为发电机中性点到引出线端
【判断题】
发电机滑环与电刷由于是在高速旋转中传递励磁电流的,它们不同于静止的部件,因此是机组的薄弱环节
【判断题】
发电机碳刷环火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在短时间内就可能把发电机损坏
【判断题】
加装闭锁装置可以防止因电压互感器故障而使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判断题】
电网电压过低会使并列运行中的发电机定子绕组温度升高
【判断题】
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在系统发生短路时能自动使短路电流减少,从而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判断题】
保持发电机励磁电流不变,则发电机的端电压随负载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判断题】
当定子绕组冷却水中断时,断水保护延时解列发电机
【判断题】
发电机变成同步电动机运行时,最主要的是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
【判断题】
发电机并列后负荷不应增加过快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定子绕组温度升高
【判断题】
氢冷发电机不允许在未充氢气和定子线圈未通冷却水的情况下投入励磁升压
【判断题】
发电机采用离相式封闭母线,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生相间短路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危害是电弧烧伤定子铁芯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线棒最高与最低温度间的温差达8℃或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达8℃时,应查明原因并加强监视,此时可以降低负荷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线棒最高与最低温度间的温差一旦达14℃或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达12℃时,应立即停机
【判断题】
发电机定子线圈漏水,并伴有定子接地立即将发电机解列停机
【判断题】
发电机发生事故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设法保证厂用电,尤其事故保安电源的可靠性
【判断题】
发电机发生振荡时,如判明该发电机为送端,应增加无功输出,减小有功输出
【判断题】
发电机冒烟、着火或爆炸,应立即将发电机解列
【判断题】
发电机内有摩擦、撞击声,振动超过允许值,应立即将发电机解列停机
【判断题】
发电机任一定子槽内测温元件温度超过90℃或出水温度超过85℃时,在确认测温元件无误后,应立即停机
【判断题】
发电机无主保护运行应立即将发电机解列停机
【判断题】
发电机振荡或失去同步,应检查发电机励磁系统,若因发电机失磁引起的振荡,应立即将发电机解列
【判断题】
发电机转子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故障时,其励磁绕组的电压降低
【判断题】
发电机转子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定子三相电流将出现不平衡
【判断题】
如果发电机在运行中铁芯温度长期过高,会使硅钢片间的绝缘老化,发生局部短路,使铁芯涡流损耗增加,引起局部发热
【判断题】
同步发电机失磁时,无功功率表指示在零位
【判断题】
在发电机非全相运行时,禁止断开灭磁开关,以免发电机从系统吸收无功负荷,使负序电流增加
【判断题】
在升压过程中,发现定子电流升起或出现定子电压失控时,立即对发电机进行灭磁
【判断题】
转子匝间短路严重,转子电流达到额定值,无功仍然很小,应申请停机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接触网静态检测中附加导线的检测周期为___。
【单选题】
接触网静态检测中避雷装置的检测周期为___。
【单选题】
接触网静态检测中非常动隔离开关的检测周期为___。
【单选题】
当接触网钢柱的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___允许修复使用。
A. 1∕10
B. 1∕5
C. 1∕3
D. 1∕2
【单选题】
G(250-250)∕15型支柱用于___。
A. 打拉线下锚
B. 非打拉线下锚
C. 双腕臂柱
D. 线岔柱
【单选题】
G(350-250)∕15型支柱用于___。
A. 打拉线下锚
B. 非打拉线下锚
C. 双腕臂柱
D. 线岔柱
【单选题】
Gm(150-250)∕13型支柱用于___。
A. 打拉线下锚
B. 非打拉线下锚
C. 双腕臂柱
D. 线岔柱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的空气绝缘间隙不应小于___。
A. 300mm
B. 350mm
C. 400mm
D. 450mm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___。
A. 1200mm
B. 1500mm
C. 1600mm
D. 1900mm
【单选题】
分相绝缘器的适应运行速度不应大于___。
A. 120km/h
B. 140km/h
C. 160km/h
D. 200km/h
【单选题】
分相绝缘器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___。
A. 1200mm
B. 1500mm
C. 1600mm
D. 1900mm
【单选题】
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时___。
A. 应先将电容器进行放电,以免万用表烧坏
B. 电容器在工作中可以测量
C. 必须停止电容器充电回路,然后测量
D. 可以用电压挡测量
【单选题】
FQX-25∕100QT型绝缘子的总长度为___。
A. 600mm±20mm
B. 700mm±20mm
C. 800mm±20mm
D. 1000mm±20mm
【单选题】
FQX-25∕100QH型绝缘子的绝缘部分长度不小于___。
A. 500mm
B. 600mm
C. 700mm
D. 800mm
【单选题】
FQX-25∕100HH型绝缘子的绝缘片直径不大于___。
A. 80mm
B. 100mm
C. 120mm
D. 150mm
【单选题】
FQD-25∕100HY型绝缘子的最小工程爬电距离为___。
A. 1200mm
B. 1500mm
C. 1600mm
D. 1900mm
【单选题】
FQD-25∕100HYG型绝缘子的最小工程爬电距离为___。
A. 1200mm
B. 1500mm
C. 1600mm
D. 1900mm
【单选题】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伞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如缺胶、杂质、凸起等)应不大于___。
A. 20mm²
B. 25mm²
C. 100mm²
D. 300mm²
【单选题】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伞套表面(如缺胶、杂质等缺陷)深度应不大于___。
A. 0.2mm
B. 0.5mm
C. 1mm
D. 1.2mm
【单选题】
隔离开关引线距支持绝缘子的距离不得小于___。
A. 24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隔离开关引线距其他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___。
A. 24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隔离开关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___。
A. 300mm
B. 33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隔离开关引线的张力不得大于___。
A. 350N
B. 400N
C. 450N
D. 500N
【单选题】
隔离开关引线跨越承力索时,间距应大于___。
A. 24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带接地闸刀的开关,在开、合过程中主闸刀、接地闸刀的瞬时空气间隙不得小于___。
A. 300mm
B. 350mm
C. 400mm
D. 500mm
【单选题】
按规定,200km/h及以上区段铁路局___对接触网质量进行不少于一次动态检测。
A. 每半年
B. 每3个月
C. 每2个月
D. 每1个月
【单选题】
并联谐振时的总电流总是___分支电流。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昼间步行巡视的周期为___。
A. 5天
B. 1周
C. 10天
D. 半个月
【单选题】
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不小于___。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600mm
【单选题】
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___。
A. 0~10mm
B. 5~10mm
C. 0~20mm
D. 10~20mm
【单选题】
零散的接触网支柱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___。
A. 5Ω
B. 10Ω
C. 20Ω
D. 30Ω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误差不超过___。
A. 30mm
B. 50mm
C. 80mm
D. 100mm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相对于两侧的吊弦点具有___的负弛度。
A. 0~10mm
B. 5~15mm
C. 10~20mm
D. 15~25mm
【单选题】
在L、C串联电路中,当XL>XC时,UL一定___UC。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建筑物底部的静态间隙困难值不小于___。
A. 240mm
B. 300mm
C. 350mm
D. 500mm
【单选题】
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露距离,单线区段一般地区不少于___。
A. 960mm
B. 1200mm
C. 1500mm
D. 1600mm
【单选题】
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露距离,单线区段污秽地区不少于___。
A. 960mm
B. 1200mm
C. 1500mm
D. 1600mm
【单选题】
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___。
A. 240mm
B. 300mm
C. 350mm
D. 500mm
【单选题】
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为___。
A. 960mm
B. 1200mm
C. 1500mm
D. 1600mm
【单选题】
杯形基础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___。
A. 0.5°
B. 1°
C. 2°
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