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3题:下列___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A.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B. 生产经营单位
C. 政府有关部门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4题: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___的隐患。
A. 计划整改排除
B. 不用整改
C. 立即整改排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5题:依据《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518-2006),在固态物料防护措施中,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用的接地导体禁止用里股线及金属链,应采用6mm2以上的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6题:易燃液体应避热存放,灌装时应留有___的气空间。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7题: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___、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厢职检查等。
A. 季度隐患排查
B. 月度隐排查
C. 日常隐患排查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8题:隐患整改通知___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A. 责任部门
B. 制发部门
C. 安全管理部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59题:应急救援,是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0题: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___和管理因素四类。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1题: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___进行分析。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2题: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决定于___因素。
A. 个人的适应能力
B. 接触噪声的时间长短及噪声强度
C. 天气及地理环境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3题:职业病诊断,应当由___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4题: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___,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
A. 职业病诊断人员
B. 职业病诊断制度
C. 职业病诊断程序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5题:最大班女工在___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应设女工卫生室,且不得与其他用室合并设置。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6题: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危化品企业应当持续运行___以上,并对照相关通用评审标准不断完善提高后,方可申请一级达标评审。
【单选题】
[单选題]1467题:根据产生粉尘中___、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来划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A.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 碳化硅含量
C. 绿柱石含量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68题: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0题: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当根据___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确保隐患得到治理为工作目标。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1题:《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规定,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___以上的白织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当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当对镇流器采职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2题: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___。
A. 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B. 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合
C. 以上两种均包括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3题: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危险与有害因素、安全缺陷等进行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4题:通过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___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A.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B. 应急救振保障体系
C. 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5题:以下___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为生产现场类隐患。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 场所环境
C. 教育培训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6题:企业应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接的___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7题: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进行一次复审的年限是___年。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8题:生产经营单位对___应当登记硅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危险区域
B. 事故频发场所
C. 重大危验源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79题:裂解气压缩机停车后最先做的工作是___
A. 压缩机盘车
B. 调整润滑油
C. 打开超高压蒸汽减温减压器维持高压蒸汽系统稳定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0题:环状消防管网应用阀门分为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防栓数量不宜超过___个。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2题:关于仪表失灵后的处理方法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
A. 关闭调节阀
B. 保持阀全开
C. 将调节切或手动操作稳定装置运行并联系仪表处理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3题:以下最有效减少产品样品采集过程中VOC散发的是___
A. 密闭采样
B. 采样容器加盖
C. 减低样品温度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4题: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___。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预防为主,齐抓共善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6题:下列哪项是防火的安全装置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7题:设计的火炬在预订的最大排放量和最小排放量之间的任何气量下在排放气体成分变化的情况下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都能产生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8题:防一氧化碳的滤毒罐颜色为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89题:微启式安全阀的阀瓣的开度为阀座喉颈的1/40-___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0题:下列选项中,会导致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是___。
A. 出口压力突然降低
B. 负荷高
C. 升速、升压过快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1题:压缩机油路系统开车时,油冷器、油过滤器必须___.防止油泵启动后油路系统波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2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体中含有过量的___等元素。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3题:检查运行炉管的主要风险是灼伤,预防措施有___。
A. 打开观火孔,正面观察,严禁正面对着观火孔检查,检查后关观火孔
B. 确认炉膛处于正压状态
C. 确认炉膛处于负压状态,微开观火孔,侧面观察,严禁正面对着观火孔检查,检查后关闭观火孔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4题:按压力等级区别裂解炉汽包属于___容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5题: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检验___次。
【单选题】
[单选题]第1496题:设备倒空操作的原则是___。
A. 先倒空,后泄压
B. 先泄压,后空
C. 倒空与泄压操作同步进行
推荐试题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___
A.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 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D. 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E.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___
A. 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B. 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E. 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___
A.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 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
【多选题】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命题贯穿他的全部理论之中___
A.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B.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D. 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E.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___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消灭剥削
D. 消除两极分化
E.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体现生产力目标的是___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
D. 消除两极分化
E.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___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多选题】
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21世纪在桌上(电脑),这是对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___
A. 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党的基本线路是正确的
C. 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D. 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多选题】
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___
A.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人口多,底子薄
C.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生产力不发达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在经济方面应处理好的关系有___
A.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E.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___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多选题】
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___
A.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C.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D.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总体实现;
E.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多选题】
中国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小康生活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必须___
A. 坚持时代精神
B. 坚持中国道路
C. 弘扬中国精神
D. 凝聚中国力量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认为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有以下哪些特点___
A. 低水平
B. 不全面
C. 不完整
D. 发展很不平衡
E. 不持续
【多选题】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___
A. 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 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多选题】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行动纲领,这一发展战略___
A. 坚持了雄心壮志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 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C. 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D. 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
E. 是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多选题】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它是 ___
A. 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B.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
C.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D. 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E. 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阶段
【多选题】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___
A. 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B. 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一番
C. 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D. 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E. 到21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因为___
A. 我国还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B.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
C.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的小康
D.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E.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多选题】
十七大报告对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包括___
A.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B. 基本实现工业化
C.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D.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E.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多选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___
A. 发展是目的
B. 改革是前提
C. 发展是手段
D. 改革是动力
E. 稳定是前提
【多选题】
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所依据的邓小平提出的重要观点是___
A. 发展是硬道理
B.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C.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E.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多选题】
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___
A. 全方位
B. 多层次
C. 半封闭
D. 宽领域
E. 有限领域
【多选题】
在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中___
A. 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
B. 对外开放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
C.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D. 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E.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___
A.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是对抗性的矛盾
D. 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调整和改革得到解决
E. 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多选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___
A.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B. 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D. 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多选题】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___
A.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选择
【多选题】
十七大报告两次提到“开放型经济”,强调“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中国以往对外开放的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十七大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彰显了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趋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___
A. 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B. 是实现经济尽快成为GDP第一大国的现实要求
C. 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
D. 不但要紧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良好机遇,同时也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多选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就明确告诉我们___
A. 要看到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
B. 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C. 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D. 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下列内容___
A.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调整和完善得到不断解决
【多选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___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破除僵化,大胆改进
D. 以上均正确
【多选题】
实行改革开放是___
A. 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 社会主义中国优越性的表现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___
A.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是否有利于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
E.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善
【多选题】
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必须搞清楚计划和市场___
A. 是姓“公”还是姓“私”
B.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 不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D. 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多选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___
A. 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___
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B.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 在资源配置上,社会主义国家能优化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
A. 存在着计划的指导
B. 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 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D.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___
A.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B.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C. 控制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治理环境污染
D. 弥补市场失灵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各种生产要素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包括___
A. 按资本要素分配
B.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C. 按技术要素分配
D. 按管理要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