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32174)发电机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允许出现过载运行。(1.0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32175)发电机允许电压在额定值的±10%范围内长期运行。(1.0分)
【判断题】
(32176)在1FC5系列发电机中,短接F1和F2将造成发电机端电压降低至360V左右。(1.0分)
【判断题】
(32177)康明斯发电车中发电机的磁极对数为4,故额定转速为1500rpm。(1.0分)
【判断题】
(32178)同一台发电机的三相绕组作星形联接时的相电压等于作三角形接法时的线电压。(1.0分)
【判断题】
(32179)对于同步发电机,电枢反应是指发电机在带负载运行时,励磁绕组所产生的磁场对定子绕组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影响。(1.0分)
【判断题】
(32180)1FC5发电机当励磁分流电阻R断路时,可引起发电机端电压升高到450V以上。(1.0分)
【判断题】
(32181)康明斯发电车1FC5356发电机中若T1、T2、T3中任何接线断路都将造成发电机空载电压偏低。(1.0分)
【判断题】
(3218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取决于电源频率和极对数,而与转差率无关。(1.0分)
【判断题】
(3218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电动机额定运行时的额定温度。(1.0分)
【判断题】
(32184)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成正比。(1.0分)
【判断题】
(32185)为了提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可使电源电压高于电机的额定电压,从而获得较好的启动性能。(1.0分)
【判断题】
(32186)康明斯发电车冷却风机的高低速切换是利用电机双绕组切换原理来达到的。(1.0分)
【判断题】
(32187)运用客车质量鉴定条件中,发电车48V蓄电池电解液面高度、密度、电压不符合规定属B类故障。(1.0分)
【判断题】
(32188)备用客车无须定期的对蓄电池进行补充电。(1.0分)
【判断题】
(32189)柴油机中控制冷却水大小循环的部件是节温器。(1.0分)
【判断题】
(32190)发电车的冷却装置是采用自然风利用列车的运行形成的风流进行热量交换。(1.0分)
【判断题】
(32191)各种车辆要保持消防器材齐全,作用良好;灭火器须使用电器、油料专用灭火器。(1.0分)
【判断题】
(32192)通过发电车电气控制,可以避免一切人为地误操作。(1.0分)
【判断题】
(32193)在康明斯电子调速器调速板中,SPEED ADJUST旋钮可调整的转速范围是±100转/分。(1.0分)
【判断题】
(32194)在康明斯电子调速器调速板中,RUN SPD旋钮可以在对外供电时来适当调整柴油机的转速。(1.0分)
【判断题】
(32195)发电车主开关DW914有手动、电动合闸、分闸模式。(1.0分)
【判断题】
(32196)当康明斯发电车需单机同时往Ⅰ、Ⅱ路供电时,只需在单机单路供电的基础上,再合4QF开关即可。(1.0分)
【判断题】
(32197)康明斯发电车中,当柴油机转速高于1725r/min时,将发生超速停机报警保护。(1.0分)
【判断题】
(32198)康明斯发电车中,当机油压力低于83kPa时,将发生低油压停机报警保护。(1.0分)
【判断题】
(32199)正常情况下柴油机是不消耗机油的。(1.0分)
【判断题】
(32200)发电车冷却滤网不能用水冲洗。(1.0分)
【判断题】
(32201)运用客车质量鉴定条件中,发电车膨胀水箱水位低于1/2,水质不符合规定属C类故障。(1.0分)
【判断题】
(32202)为了保持发电车日常清洁,发电车内需用水冲洗地板。(1.0分)
【判断题】
(32203)柴油机油底壳中机油越多越好。(1.0分)
【判断题】
(32204)柴油机在调整气门间隙时,必须在所要调整的气门处于完全关闭时进行。(1.0分)
【判断题】
(32205)正常情况下柴油机是不耗损机油的。(1.0分)
【判断题】
(32206)柴油机通常不宜在低速长时间运转。(1.0分)
【判断题】
(32207)KTA-19G2柴油机中LF777脏堵将造成柴油机低油压。(1.0分)
【判断题】
(32208)中间继电器也是电流继电器,只是触头较多。(1.0分)
【判断题】
(32209)时间继电器的触点是延时断开的。(1.0分)
【判断题】
(32210)热继电器中的双金属片弯曲作用是由于温度效应产生的。(1.0分)
【判断题】
(32211)热继电器的形式有许多,其中双金属片式用得最多。(1.0分)
【判断题】
(32212)柴油机“超速”与“飞车”是同一故障现象。(1.0分)
【判断题】
(32213)KTA-19G2柴油机喷油摇臂折断将造成油底壳进柴油。(1.0分)
【判断题】
(32214)带极高油位报警的康明斯发电车中,当手动位出现极高油位报警时,电路也将自动停止泵油,并同时发出声光双报警。(1.0分)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单选题】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
A. 商品拜物教
B. 货币
C. 私有制
D. 上帝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要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
A. 科学性
B. 公开性
C. 隐蔽性
D. 主观性
【单选题】
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说明
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
B. 使用价值取决于物品的自然属性,与劳动量无关
C. 无论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财富的物质内容
D. 使用价值是商品与其他物品的共同属性
【单选题】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劳动生产力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反比
D.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正比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单选题】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选题】
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决了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C. 商品交换的困难
D.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单选题】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力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单选题】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 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 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 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单选题】
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 剩余价值
B. 劳动力价值
C. 商品的全部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单选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中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单选题】
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 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单选题】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单选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单选题】
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
A.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 充当价格手段的职能
C. 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单选题】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 分权制衡
B. 权力分散
C. 民主集中
D. 政治协商
【单选题】
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单选题】
在商品买卖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
A. 价值尺度的职能
B. 流通手段的职能
C. 贮藏手段的职能
D. 支付手段的职能
【单选题】
商品经济条件下,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主要依靠
A. 价值规律
B.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C. 行政手段
D. 法律手段
【单选题】
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之间交换数量比例的是商品的
A. 使用价值
B. 供求关系
C. 价值
D. 自然属性
【单选题】
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A. 价值构成的
B. 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 资本构成的
D. 货币构成的
【单选题】
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
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 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C. 商品的出现
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单选题】
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B.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单选题】
以下属于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是
A.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C. 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D. 自发地调节收入分配
【单选题】
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的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D.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单选题】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单选题】
就货币的起源来说,货币是
A. 在商品没有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的
B. 由贵金属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C. 由少数经常交换商品的人发明的
D. 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单选题】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A. 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
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单选题】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理论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单选题】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A.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 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D. 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单选题】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 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 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
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单选题】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多,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意味着
A. 是机器人而不是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
B. 机器人和工人一起创造了剩余价值
C. 机器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增加,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减少了
D.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机器人本质上仍然是物化劳动
【单选题】
平均利润率是
A. 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 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C. 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D. 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总量的比率
【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单选题】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