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2631)水冷柴油机工作时,随缸套高频振动而频繁产生和破灭的气泡反复作用于缸套外表,会使气缸套产生( )。(1.0分)___
A. 穴蚀损坏
B. 磨耗损坏
C. 腐蚀损坏
D. 振动损坏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2632)柴油机在某一转速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称这为( )。(1.0分)___
A. 柴油机的工况
B. 有效功率
C. 工作效率
D. 柴油机负荷
【单选题】
(32633)燃油消耗率最低的负荷是( )。(1.0分)___
A. 柴油机怠速时
B. 柴油机大负荷时
C. 柴油机中等负荷时
D. 柴油机小负荷时
【单选题】
(32634)柴油机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走过的气缸容积叫做柴油机的( )。(1.0分)___
A. 工作容积
B. 燃烧室容积
C. 气缸总容积
D. 活塞行程
【单选题】
(32635)柴油机进排气门重叠出现在( )。(1.0分)___
A. 进气末期
B. 排气初期
C. 进气全期
D. 进气初期、排气末期
【单选题】
(32636)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需旋转( )。(1.0分)___
【单选题】
(32637)柴油机的活塞行程等于曲柄半径的( )倍。(1.0分)___
【单选题】
(32638)柴油机在机加工时( )是配对加工的。(1.0分)___
A. 气门、气门导管
B. 活塞、活塞环
C. 连杆盖、连杆体
D. 连杆、活塞肖
【单选题】
(32639)对四冲程柴油机来说,柱塞式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等于曲轴转速的( )。(1.0分)___
A. 1倍
B. 2倍
C. 1.5倍
D. 0.5倍
【单选题】
(32640)柴油经喷油器雾化成越细越均匀的油束,那么柴油机燃烧就( )。(1.0分)___
A. 不充分
B. 越充分
C. 无关
D. 积碳
【单选题】
(32641)发电车KTA19-G2型柴油机采用电压为( )的执行器。(1.0分)___
A. 48V
B. 12V
C. 24V
D. 12V或24V
【单选题】
(32642)发电车KTA19-G2型柴油机采用电压为( )的执行器。(1.0分)___
A. 48V
B. 12V
C. 24V
D. 12V或24V
【单选题】
(32643)PT喷油器工作供油是受到( )作用的。(1.0分)___
A. 高压燃油压力
B. 低压燃油压力
C. 弹簧力
D. 喷油器摇臂推动力
【单选题】
(32644)KTA19-G2型柴油机的凸轮轴是采用机油( )润滑。(1.0分)___
【单选题】
(32645)柴油机对机油进行强制冷却的部件是( )。(1.0分)___
A. 机油冷却器
B. 冷却塔
C. 中冷器
D. 油
【单选题】
(32646)发电车KTA19-G2型柴油机冷却水内外循环转换部件是( )。(1.0分)___
A. 温度继电器
B. 中冷器
C. 节温器
D. 油温传感器
【单选题】
(32647)电动机是把( )的设备。(1.0分)___
A.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B. 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C.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D. 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
【单选题】
(32648)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的目的是为了( )。(1.0分)___
A. 改变输出电压
B. 改变输出电流
C. 改变输出频率
D. 改变功率因数
【单选题】
(3264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 )无关。(1.0分)___
A. 电机重量
B. 电源频率
C. 电机极对数
D. 电动机的转差率
【单选题】
(32650)异步电动机定子主要由( )组成。(1.0分)___
A. 铁芯、绕组
B. 铁芯、机座
C. 铁芯、绕组、机座
D. 铁芯、绕组、转轴
【单选题】
(32651)三角形联结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若误接成星形,那么,它的输出功率( )。(1.0分)___
A. 下降
B. 不变
C. 增大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单选题】
(32652)转子绕组串电阻启动适用于( )。(1.0分)___
A. 笼型异步电动机
B.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C. 串励直流电动机
D. 并励直流电动机
【单选题】
(32653)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关键是改变( )。(1.0分)___
A. 电源电压
B. 电源相序
C. 电源电流
D. 负载大小
【单选题】
(32654)发电车用KTA19-G2型柴油机的冷却风扇自动开启、停止温度分别是( )。(1.0分)___
A. 85℃、65℃
B. 90℃、75℃
C. 85℃、75℃
D. 80℃、60℃
【单选题】
(32655)可控硅导通后,其门极对主电路( )。(1.0分)___
A. 失去控制作用
B. 仍有控制作用
C. 有时仍有控制作用
D. 起分流作用
【单选题】
(32656)柴油机气门间隙应在气门处于( )状态时进行调整。(1.0分)___
A. 打开
B. 关闭
C. 气门重叠
D. 任意
【单选题】
(32657)保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应为电动机( )。(1.0分)___
A. 额定电流的0.95~1.05倍
B. 额定电流的1.5~2.5倍
C. 启动电流的1.35倍
D. 启动电流的1.7倍
【单选题】
(32658)启动油机时,打开钥匙按下按钮,若无声音,应判断故障范围在( )。(1.0分)___
【单选题】
(32659)柴油机正常排气颜色是( )。(1.0分)___
A. 无色或淡灰色
B. 黑色
C. 蓝色
D. 白色
【单选题】
(32660)柴油机气缸套封水圈损坏而漏水,造成油底壳中机油呈( )色。(1.0分)___
【单选题】
(32661)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于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 )。(1.0分)___
A. 燃烧工质不同
B. 压缩比不同
C. 燃烧室形状不同
D. 供油系统不同
【单选题】
(32662)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 )。(1.0分)___
A. 内部燃烧
B. 压缩发火
C. 使用柴油做燃料
D. 用途不同
【单选题】
(32663)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 )。(1.0分)___
A. 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某种中间工质对外做功的动力机械
B. 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并利用某中间工质对外做功的动力机械
C. 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做功的动力机械
D. 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做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单选题】
(32664)凡是利用电火花使可燃混合气着火的内燃机均可称为( )。(1.0分)___
A. 点燃式内燃机
B. 压燃式内燃机
C. 喷射式内燃机
D. 增压式内燃机
【单选题】
(32665)内燃机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 )的机器。(1.0分)___
A. 热能
B. 电能
C. 机械能
D. 热能和电能
【单选题】
(32666)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汽油机还包括一个( )。(1.0分)___
A. 供给系
B. 点火系
C. 起动系
D. 冷却系
【单选题】
(32667)维持内燃机工作循环,实现能量转换的机构是( )。(1.0分)___
A. 机体组
B. 活塞连杆组
C. 曲柄连杆机构
D. 配气机构
【单选题】
(32668)内燃机压缩过程的传热方向是( )。(1.0分)___
A. 开始工质吸热、后期工质向外传热
B. 开始工质向外传热、后期工质吸热
C. 开始、后期工质均吸热
D. 开始、后期工质均向外传热
【单选题】
(32669)内燃机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1.0分)___
A. 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换成机械能
B. 燃料的化学能一部分转换成机械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
C. 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后,其中大部分热能转换机械能,小部分热能散失掉了
D. 不遵循能量守恒
【单选题】
(32670)在配气相位的四个角中,( )的大小对内燃机性能影响最大。(1.0分)___
A. 进气提前角
B. 进气迟后角
C. 排气提前角
D. 排气迟后角
【单选题】
(32671)以下不属于内燃机动力性指标的是( )。(1.0分)___
A. 转矩
B. 功率
C. 转速
D. 燃油消耗率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___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多选题】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___
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___
A. 生而知之(孔子)
B. 不虑而知(孟子)
C. 不行而知(老子)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多选题】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多选题】
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因为___
A. 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
B. 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
C. 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
D. 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多选题】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___
A. 现有的实践能够检验现有的全部认识
B. 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 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D. 实践一次就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多选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___
A. 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
B. 真理的相对性
C.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D. 真理的绝对性
【多选题】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___
A. 唯理论和经验论
B.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多选题】
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___
A. 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 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 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 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多选题】
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___
A. 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 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
C. 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D. 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
【多选题】
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___
A. 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 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多选题】
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女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___
A.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B. 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C.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D.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多选题】
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___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 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C. 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D.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多选题】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
A.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B. 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C.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D. 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多选题】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___
A. 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B. 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C. 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D. 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多选题】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___
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 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多选题】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___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 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 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 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___
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多选题】
社会存在包括___
A.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 自然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全部社会关系
【多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___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多选题】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___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 它属于上层建筑
C.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多选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___
A. 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制约
B.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资源稀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 先进观念与落后思想的矛盾
【多选题】
人类生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___
A.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___
A. 军队和政府机关
B. 哲学和政治思想
C. 数学和思维科学
D. 道德和法律思想
【多选题】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
A.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 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多选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___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 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多选题】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___
A. 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 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 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 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多选题】
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___
A. 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 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 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 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___
A. 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 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多选题】
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前提下,高度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是___
A. 历史人物不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B. 历史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等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C. 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往往能够首先发现或提出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
D.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多选题】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___
A.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B. 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 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 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多选题】
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___
A. 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B. 人人都是历史的决定者
C. 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D. 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多选题】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___
A. 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多选题】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___
A. 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B. 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D. 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多选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___
A. 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B. 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C.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D.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多选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___
A.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B. 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C. 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 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多选题】
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___
A. 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B. 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C. 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D. 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