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9.电磁式交流继电器是根据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0.选择导线截面应考虑发热条件、电压损失及__________。___
【填空题】
11.场效应管也是一种__________三极管。___
【填空题】
12.MGS电子防滑器处于运用状态,当制动管压力低于__________kpa时,系统自动处于准备状态。___
【填空题】
13.三相感应电动机由转子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___
【填空题】
14.普通充电进入终期,在未停止充电时,每个电池电压均应达到__________ 伏特以上。___
【填空题】
15.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__________ 和初相位。___
【填空题】
16.放大器间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__________ 三种形式。___
【填空题】
17.25型空调客车的供电装置采用__________形式。___
【填空题】
18.DC600V供电列车单车蓄电池放电电压不得低于__________V。___
【填空题】
19.客车上的逆变器,其三极管的连接方式为 __________。___
【填空题】
20.组合开关分为单极、__________和多极三类。___
【填空题】
21.直流电压表是由__________表头串接一个较大的降压电阻[即倍压器]组成的。___
【填空题】
22.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严禁__________运行。___
【填空题】
23.根据反馈的极性不同,电路回路可分为正反馈和__________。___
【填空题】
24.用250V兆欧表BY-2B 型逆变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__________兆欧。___
【填空题】
25.轴温报警器是一种车载监测__________温度变化,超温报警的装置。___
【填空题】
26.在MGS电子防滑器的诊断DI面板上有四个键,第一个键表示__________ 。___
【填空题】
27.DC600V供电客车断电__________分钟后才能进行绝缘测试。___
【填空题】
28.电力连接线的电缆线芯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得超过__________度。___
【填空题】
29.单相桥式整流其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为输入交流电压的__________。___
【填空题】
30.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__________运行。___
【填空题】
31.单结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大致可分为截止区、__________和饱和区。___
【填空题】
32.电子防滑器的主要用于装有__________或其他单元制动机的四轴客车制动系统中。___
【填空题】
33.轴报器的中修周期与客车__________周期相同。___
【填空题】
34.TFX1型电子防滑器传感器传感安装时,传感头与轴头齿轮间隙应在 __________mm之间。___
【填空题】
35.塞拉门车门内设有__________、手动锁和电控锁各一把。___
【填空题】
36.48V客车广播配线的绝缘阻值应大于__________兆欧。___
【填空题】
37.25G型客车电气设置按电压等级可分为__________V 、220V和48V三种。___
【填空题】
38.客车上的逆变器,其三极管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_。___
【填空题】
39.电子防滑系统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防滑装置。___
【填空题】
40.电子防滑器中的排风阀对制动缸的控制形式有排气、充气和__________三种。___
【填空题】
41.R22 的正常蒸发温度为__________度。___
【填空题】
42.塞拉门开关单程时间为__________秒。___
【填空题】
43.客车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化成充电、初充电、__________和补充电四种。___
【填空题】
44.25K型客车的使用寿命为__________年,厂修期为7.5年。___
【填空题】
45.塞拉门正常情况下通过__________解锁,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手动三角钥匙解锁。___
【填空题】
46.集控开门后,在有气、有电的正常情况下,塞拉门在车内外都可使用 __________进行开关门操作。___
【填空题】
47.将电气设备与零线相连叫__________。___
【填空题】
48.客车鉴定时轴报仪不能巡检属于__________类故障。___
【填空题】
49.TFX1型防滑器显示87表示__________自检。___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 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单选题】
意识的本质是
A. .各种感觉的综合
B.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 “绝对精神”的体现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
【单选题】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手脚分工
B. 语言产生
C. 生产劳动
D. 社会交往
【单选题】
规律是
A. 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C. 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
D. 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单选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 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 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单选题】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 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 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
C. 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
D. 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
【单选题】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单选题】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 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 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单选题】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B. 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
C.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 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单选题】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普通联系规律
C. 永恒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单选题】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 唯条件论观点
B. 外因论观点
C. 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 唯物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单选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单选题】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单选题】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单选题】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 辩证否定的原理
【单选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单选题】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经验论的错误
C.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 .激变论的错误
【单选题】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单选题】
“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
A. 把必然性绝对化
B. 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唯心主义宿命论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单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单选题】
实践的中介是()。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智力是自然发展的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单选题】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从感觉和感觉到表象的过程
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不可靠,理性认识可靠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 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