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判断题】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判断题】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判断题】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重要的是始终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判断题】
军队要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全军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判断题】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判断题】
军队强不强,关键看打仗;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判断题】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判断题】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
【判断题】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伟大创造
【判断题】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坚持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坚决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
【判断题】
军事斗争的准备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
【判断题】
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军民鱼水情深、患难与共,是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的重要保证
【判断题】
军民融合,源于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它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
【判断题】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判断题】
下面属于我国发展面临国际方面的挑战是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好转
【判断题】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
【判断题】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
【判断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判断题】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
【判断题】
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并没有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
【判断题】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一书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不需要学习的。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所有内容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判断题】
中国只有在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社会主义
【判断题】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判断题】
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上,正确的方法是“批评-团结-批评”的方法。
【判断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要通过革命的方式进行解决。
【判断题】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以外援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判断题】
中共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
【判断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所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要经历的阶段。
【判断题】
“向科学进军”是邓小平在1956年代表党中央提出来的。
【判断题】
我国单位GDP能耗近年来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判断题】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尚未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还需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判断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发展方式”指的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支柱按其()可分为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锚柱、定位柱、道岔柱、软横跨柱、硬横跨柱和桥柱等。___
A. 用途
B. 名称
C. 受力状况
D. 位置
【单选题】
中心柱处为保证绝缘间隙,定位管安装可()。___
【单选题】
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允许误差()。___
A. ±10mm
B. ±20mm
C. ±30mm
D. ±40mm
【单选题】
单腕臂柱结构形式上下行接触网当一侧股道发生事故时,()另一侧股道。___
A. 影响
B. 不影响
C. 根据位置影响
D. 不能确定是否影响
【单选题】
门形架两支柱中心线连线应与线路中心线()。___
【单选题】
转换支柱用于接触网锚段关节的两锚柱之间,它支撑(),电动列车受电弓在此两柱间进行锚段转换。___
A. 两支工作支
B. 两支非工作支
C. 一支工作支、一支非工作支
D. 一支接触悬挂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中点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___
A. 30mm
B. 50mm
C. 100mm
D. 200mm
【单选题】
道岔柱同时承受两支接触悬挂及其支持装置的重力、两支接触悬挂的()。___
A. 垂直负载
B. 水平力
C. 重力和水平力
D. 风负荷和水平力
【单选题】
下锚拉线与地平面夹角标准为()。___
A. 45º
B. 60º
C. 90º
D. 180º
【单选题】
拉线基础下锚锚杆位置及方向正确,锚杆中心距锚柱的距离符合要求,施工偏差为()。___
A. ±50mm
B. ±100mm
C. ±120mm
D. )±200mm
【单选题】
预制拉线,一般采用()实测拉线长度___
A. 钢尺
B. 皮尺
C. 卷尺
D.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在曲线地段,支柱应设置在曲线();缓和曲线上,支柱应设在线路外侧。___
A. 内侧
B. 外侧
C. 内侧或外侧
D.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支柱侧面限界是指轨面处()与线路中心的距离。___
A. 支柱外侧
B. 支柱内侧
C. 支柱中心线
D. 支柱位置
【单选题】
为保证铁路沿线的建筑物不得影响各型电动列车和作业车通过规定的建筑物至临近()的最小允许距离,这个距离称为建筑限界。___
A. 钢轨外侧
B. 接触网中心线
C. 线路中心线
D. 钢轨内侧
【单选题】
建筑接近限界的规定值要小于支柱的侧面限界的设计取值,一般为()。___
A. 2m
B. 2.6m
C. 3m
D. 5m
【单选题】
支柱侧面限界变化的原因是()。___
A. 起道
B. 电动列车晃动
C. 支柱倾斜
D. 更换接触网设备
【单选题】
侧面限界值()严重情况会使定位点或跨中接触线脱弓。___
【单选题】
在支柱上除划出红线标记外,还应标记出支柱()、接触线距轨面设计高度、设计拉出值、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___
A. 侧面限界
B. 拨道
C. 高程
D. 百米
【单选题】
支柱的负载主要是()。___
A. 垂直负载
B. 水平负载
C. 弯矩
D. 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
【单选题】
接触网支柱一般受垂直()较小,而受水平负荷较大___
【单选题】
支持装置包括()。___
A. 腕壁、棒式绝缘子及接触悬挂的悬吊零件
B. 定位管、定位器等
C. 接触线、承力索及吊弦
D. 支柱及基础
【单选题】
腕臂安装在支柱上,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起()负荷的作用___
【单选题】
在三个跨距的非绝缘锚段关节中,非工作支的接触线比工作支的接触线抬高()___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在中心柱安装两套支持装置,悬吊的两支接触()___
A. 一个为工作支,一个为非工作支
B. 可任意选用是否为工作支
C. 均为非工作支
D. 均为工作支
【单选题】
腕臂的作用是支持接触悬挂,并起()的作用。___
A. 导电
B. 传递负荷
C. 调整导高
D. 美观
【单选题】
腕臂的长度与其所跨越线路股道的数目,接触悬挂的(),支柱侧面限界和支柱所在位置等因素有关。___
【单选题】
绝缘腕臂及拉杆与接触悬挂()。___
A. 绝缘
B. 等电位
C. 共同接地
D. 机械分离
【单选题】
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___
A. 10mm
B. 15mm
C. 20mm
D. 25mm
【单选题】
影响腕臂装配的因素有导高、支柱侧面限界、()等。___
A. 接触网高度
B. 结构高度
C. 隧道高度
D. 钢轨高度
【单选题】
地面段链型悬挂的结构高度目前多采用()。___
A. 40mm
B. 1400mm
C. 2400mm
D. 3400mm
【单选题】
采用最广泛的腕臂是()腕臂。___
A. 绝缘
B. 非绝缘
C. 双线路
D. 三线路
【单选题】
一般由6人一组安装腕臂,其中2人为(),3人起吊拉绳,1人拉晃绳。___
A. 杆下作业
B. 杆上作业
C. 杆上和杆下作业
D.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腕臂预配就是根据接触网设计平面图确定的安装图号,在保证接触线高度、结构高度及()的情况下,预留必要的调整范围,将腕臂安装上支柱前,在地面对其进行的组装。___
A. 驰度
B. 限界
C. 拉出值
D. 导电性
【单选题】
腕臂绝缘子无破损和严重放电痕迹,绝缘子瓷釉拨落面积不能超过()。___
A. 230mm2
B. 250mm2
C. 280mm2
D. 300mm2
【单选题】
根据中心锚结绝缘棒接地端距汇流排的绝缘距离不小于()的设计要求,确定中心锚结底座位置。___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半补偿中心锚结应用于()。___
A. 半补偿链型悬挂
B. 全补偿链型悬挂
C. 简单悬挂
D. 任意类型悬挂
【单选题】
中心锚结应尽量靠近锚段中部,中心锚结两边线索的()应尽量相等。___
【单选题】
中心锚结拉线拉力应均衡适度,两端拉力应一致,中锚点()。___
A. 不能出现弛度
B. 不能出现正弛度
C. 不能出现负弛度
D. 能出现弛度
【单选题】
半补偿中心锚结线夹两侧辅助绳长度应相等,安装后两侧张力均匀不出现()。___
A. 张力
B. 弛度
C. 力矩
D.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全补偿链形悬挂的承力索和接触线两端都是补偿下锚,可能两端张力()。___
A. 平衡但产生移动
B. 不平衡但不产生移动
C. 平衡但产生移动
D. 不平衡而产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