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定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在军事上,必须采取游击战术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判断题】
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因为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判断题】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题】
1945年8月,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刘少奇、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判断题】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工人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判断题】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这段时间里,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国统区打。
【判断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判断题】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华北解放区发起进攻,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判断题】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判断题】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判断题】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判断题】
1949年,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
【判断题】
二战后,中国在命运与前途的选择上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判断题】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在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
【判断题】
1954年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判断题】
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判断题】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判断题】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没收政策。
【判断题】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判断题】
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党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判断题】
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既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判断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
【判断题】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判断题】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判断题】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跟具体的每一个人关系不大。
【判断题】
大学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道德修养并不特别重要。
【判断题】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
【判断题】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
【判断题】
尊重自己就是把满足个人自身的需要作为最终目的。
【判断题】
只有顺境才有利于人的进步与发展,逆境始终不利于人的发展。
【判断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判断题】
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
【判断题】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办理治安案件中,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
A. 警告
B.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C. 行政拘留
D. 治安调解
【单选题】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 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因
B. 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办案人员
C. 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D. 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单位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
A.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B. 偷开他人机动车
C.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D. 雇凶伤害他人
【单选题】
甲教唆乙实施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对甲、乙二人的处罚应为( )。
A. 从重处罚甲,同时处罚乙
B. 给予甲、乙二人相同的处罚
C. 对乙处罚,对甲不处罚
D. 从重处罚乙,同时处罚甲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证据与处罚决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B. 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但没有本人陈述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C. 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基本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D. 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没有本人陈述,但有被侵害人指认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单选题】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
A. 从重处罚
B. 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C. 减轻处罚
D. 加重处罚
【单选题】
某个体经营部职员共6人,在该部经营者甲的带领下共同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此公安机关应当( )。
A. 对该单位进行处罚
B. 对甲从重处罚
C. 处罚该单位负责人甲
D. 分别对6人进行处罚
【单选题】
甲、乙、丙、丁4人自发成立了环卫保护小组,在保护生态环境活动中,因制止他人乱倒生活垃圾发生口角,进而共同殴打他人。对4人殴打他人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 )。
A. 按4人在殴打他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B. 处罚该组织的负责人乙
C. 处罚该组织
D. 处罚该组织的组织者甲
【单选题】
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
A. 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B. 对从犯从轻处罚
C. 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D. 对主犯从重处罚
【单选题】
违法行为人被决定行政拘留,应当在行政拘留期限内予以折抵的是( )。
A. 因同一行为被传唤的时间
B. 因同一行为被继续盘问的时间
C. 因同一行为被刑事拘留的时间
D. 因同一行为被取保候审的时间
【单选题】
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治安拘留15日,同时查明其还有抢夺行为,对其抢夺决定治安拘留10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甲应执行治安拘留( )。
A. 20日
B. 10日
C. 25日
D. 14日
【单选题】
陈某被刑事拘留、逮捕后,又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如果被刑事拘留、逮捕的时间已超过被行政拘留的时间的,则( )。
A. 行政拘留不再执行,办案部门也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B. 行政拘留不再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C. 行政拘留可以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D. 行政拘留可以执行,办案部门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 )情形的,从重处罚。
A. 平时表现不好
B. 手段恶劣
C. 一年内再次违反治安管理
D.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
【单选题】
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不应从重处罚的是( )。
A.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B.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 有较严重后果的
D. 一年前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单选题】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 )。
A. 减轻处罚
B. 不予处罚
C. 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D. 从轻处罚
【单选题】
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
A. 减轻处罚
B. 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C. 不予处罚
D. 从轻处罚
【单选题】
行为人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应当( )。
A. 减轻处罚
B. 从轻处罚
C. 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D. 不予处罚
【单选题】
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他人现金300元后逃匿。甲归案后,带领公安民警抓获潜逃的乙,对甲( )。
A. 免予处罚
B. 按共犯原则比照乙进行处罚
C. 从轻处罚
D. 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单选题】
甲盗窃了一辆价值50余元的自行车,3天后又盗窃了一辆价值100余元的自行车,对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行为是连续盗窃行为,作一个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B. 应当分别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合并执行
C. 对甲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 既可以合并处罚,也可以作为一个行为从重处罚
【单选题】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 );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 )。
A. 30日30日
B. 30日20日
C. 15日30日
D. 15日15日
【单选题】
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不予处罚的案件,如有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
A. 应当追缴
B. 应当收缴
C. 不予收缴
D. 不予追缴
【单选题】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
A. 被传唤人家属
B. 被传唤人所在单位
C. 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D. 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单选题】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 )起不得超过30日。
A. 立案之日
B. 接到举报、控诉、报案之日
C. 调查询问之日
D. 受理之日
【单选题】
某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在办理一起治安案件时,因案情复杂,报请( )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限。
A.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
B. 市公安局
C. 县公安局
D.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单选题】
甲市公安局乙区分局一派出所受理一起其处罚权限范围内的治安案件,由于案情复杂,无法在30日内结案,派出所欲延长办案期限,应当经( )批准。
A. 甲市公安局
B. 乙区公安分局
C. 甲市公安局法制科
D. 乙区人民检察院
【单选题】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因同一违法事实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行政拘留(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
B.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一般情况下,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
C.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D.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日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处罚前告知说法错误的是( )。
A.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B. 有时间、有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适当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
C.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D.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后应当执行的是( )。
A. 老张,男,74周岁,因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十分恶劣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B. 小何,男,25周岁,因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C. 小刘,女,18周岁,因虐待丈夫与前妻所生之女小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但小刘正怀有6个月身孕
D. 小李,男,15周岁,因参与赌博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单选题】
王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被某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在送所执行时,发现王某刚满15周岁零7个月。公安机关应当( )。
A. 依法执行拘留处罚
B. 根据王某的悔过表现决定是否执行拘留处罚
C. 将拘留处罚改为罚款
D. 不执行拘留处罚
【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并应当执行的有( )。
A. 70周岁以上的
B.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D. 残疾人
【单选题】
甲,现年71周岁,因嫖娼被查获。下列对甲的处罚正确的是( )。
A. 减轻处罚
B. 不予处罚
C. 裁决行政拘留但不执行
D. 不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下可以执行行政拘留的是( )。
A. 胁迫他人乞讨的怀孕妇女乙
B. 买卖黄碟的13周岁的丁
C. 强行乞讨的残疾人甲
D. 利用他人乞讨的71周岁的丙
【单选题】
下列人员被处行政拘留,应当执行的是( )。
A. 强行乞讨的残疾人甲
B. 初次盗窃的丁(17周岁)
C. 利用他人乞讨的71周岁的丙
D. 胁迫他人乞讨的怀孕妇女乙
【单选题】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一般情况下,自( )起不得超过30日。
A. 初次询问查证之日
B. 调查案件之日
C. 受理之日
D. 立案之日
【单选题】
下列关于限期出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外国人埃布尔因从事与停留事由不符的活动,经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决定,可以限期出境
B. 外国人艾伦因殴打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经公安派出所决定,可以限期出境
C. 外国人莫妮卡因卖淫违反治安管理,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可以限期出境
D. 外国人鲁宾逊因嫖娼违反治安管理,经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决定,可以限期出境
【单选题】
下列不能作为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担保人的是( )。
A. 80岁的老人
B. 13岁的表弟
C. 在本村担任村支书的叔叔
D. 律师
【单选题】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处以( )。
A. 警告
B. 追加保证金
C. 罚款
D. 行政拘留
【单选题】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公安机关对其处以罚款的最高数额为( )。
A. 2000元
B. 3000元
C. 5000元
D. 4000元
【单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担保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担保人不愿履行担保义务,可以代被担保人缴纳保证金
B. 担保人必须是与案件无牵连的人
C. 担保人应当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
D.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50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