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___。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毛泽东思想
【单选题】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的人是___。
A. 陈独秀
B. 王明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___。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
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的是毛泽东思想关于___。
A. 新民主主义理论
B.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C. 外交思想
D.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单选题】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___。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报告
C. 中共十三大报告
D. 《历史决议》
【单选题】
___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思想理论
B. 经济发展
C. 环境保护
D. 政治变革
【单选题】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是___。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单选题】
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中系统阐述了___。
A. 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
D.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
【单选题】
标志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是___。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的提出
B. 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提出
C. 三大法宝思想提出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单选题】
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是在___。
A.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中国资产阶级中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是___。
A. 大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单选题】
___,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可以把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
A. 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
B. 在革命失败的条件下
C. 在面对外敌侵略的特殊条件下
D.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单选题】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___。
A. 长期的武装斗争
B. 长期的谈判
C. 短期的武装斗争
D. 武装斗争与和平谈判交织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采取___的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
A. 社会主义改造
B. 社会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实行逐步___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
A. 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B. 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消灭阶级
【单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___学说。
A. 统一战线
B. 阶级斗争
C. 无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单选题】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___。
A. 独立性
B. 斗争性
C. 革命性
D. 团结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毛泽东政策和策略思想的是___。
A.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B.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C. 不要四面出击
D. 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
【单选题】
下列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___。
A. 文化问题
B. 党风问题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
C. 环境问题
D. 经济问题
【单选题】
独立自主,就是要把立足点放在___上。
A. 依靠自己力量
B. 积极争取外援
C. 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D. 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___。
A.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单选题】
“实事求是”中的“求是”指的是___。
A. 破除思想僵化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通过研究发现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D. 反对本本主义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条件___。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C. 20世纪末70世纪初,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代
【多选题】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下列哪些著作___。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十大关系》
C. 《矛盾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多选题】
下列哪些著作提出并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___。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井冈山的斗争》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反对本本主义》
【多选题】
下列哪些著作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___。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实践论》
C. 《矛盾论》
D. 《论联合政府》
【多选题】
下列哪些著作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__。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联合政府》
【多选题】
下列关于毛泽东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正确的论述有___。
A. 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B. 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C. 提出了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
D. 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中有___。
A.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B.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D.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多选题】
下列哪些观点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的___。
A.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C. 实事求是
D. 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
【多选题】
下列哪些著作中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___。
A.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多选题】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___。
A. 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
B. 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C. 依附于封建主义的大资产阶级
D. 有彻底革命要求的民族资产阶级
【多选题】
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是因为___
A. 封建主义软弱
B. 资产阶级腐朽
C. 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D. 没有资产阶级民主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了___进行人民战争思想。
A. 以农民为核心
B.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C.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D. 建立农村根据地
【多选题】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___。
A. 阵地战
B. 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C. 消耗战
D. 游击战
【多选题】
毛泽东为革命军队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___。
A. 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
B. 战斗上的持久战
C. 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
D. 战斗上的速决战
【多选题】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制定党的政策必须___。
A. 根据政治形势
B. 阶级关系
C. 实际情况及其变化
D. 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多选题】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___。
A. 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B.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
C. 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D. 给以政治教育
【多选题】
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实行___的方针。
A.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B. 政治和技术的统一
C. 又红又专
D. 政治和军事的统一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万用表属于___系仪表。
A. 信号#
B. 磁电#
C. 频率#
D. 电压
【单选题】
利用瓦斯时,应在储气罐输出管道路中安设高浓度瓦斯、流量、差压、温度传感器,当输出管路中的瓦斯浓度低于___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A. 25%#
B. 30%#
C. 35%#
D. 40%
【单选题】
接触煤尘(以煤为主)职业危害作业在岗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应为___1次。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煤尘的___越高,越容易爆炸。
A. 灰分#
B. 挥发分#
C. 发热量#
D. 含硫量
【单选题】
瓦斯的扩散性很强,其扩散速度是空气的___倍。
A. 1.34#
B. 1.56#
C. 1.25#
D. 1.67
【单选题】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允许风速为___m/s。
A. 0.15#
B. 0.25#
C. 0.35#
D. 0.5
【单选题】
矿井风流中氨气的浓度不得超过___%。
A. 0.0005#
B. 0.00066#
C. 0.0024#
D. 0.004
【单选题】
采掘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___次。
【单选题】
在___米范围内电气设备的连接电缆不得出现中间接头,否则两台电气设备均为失爆。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热电效应就是将金属A和B的两个接点(冷端和热端)之间存在温差时,就在两者之间产生___,在回路中形成( )的现象。
A. 电流电压#
B. 电动势电流#
C. 电离子电流#
D. 电子电流
【单选题】
火区内火源燃烧状态变化过程中,当O2浓度减少速率近似于CO2和CO浓度的增加速率时,说明火区内___。
A. 火势减弱#
B. 火势稳定#
C. 火势发展#
D. 火势熄灭
【单选题】
配制好的甲烷校准气体应以标准气体为标准,用气相色谱仪或红外线分析仪分析定值,其不确定度应小于___%。
【单选题】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升高而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化#
D. 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题】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容器电压上升的过程是___电荷的过程。
A. 积累#
B. 释放#
C. 隔离#
D. 消耗
【单选题】
计算机系统内部采用的是___数。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单选题】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后要求的异地断电时间不得超过___秒。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利用并联电阻的___原理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A. 分流#
B. 分压#
C. 分频#
D. 分相
【单选题】
下列存储器中,容量最大、速度最快的是___。
A. 硬盘#
B. 内存#
C. 光盘#
D. 软盘
【单选题】
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___。
A. 0.5%#
B. 1.0%#
C. 1.5%#
D. 2.5%
【单选题】
矿井必须___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进行鉴定。
A. 每季度#
B. 每半年#
C. 每年#
D. 两年
【单选题】
专用排瓦斯巷内风速不得低于___m/s。
A. 0.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矿井井下配电电压,低压不超过___V。
A. 380#
B. 660#
C. 1140#
D. 3300
【单选题】
矿井井下配电电压,手持式电气设备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___V。
A. 36#
B. 127#
C. 220#
D. 380
【单选题】
倾角在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可以用___进行敷设。
A. 铁丝#
B. 卡箍#
C. 吊钩#
D. 扎带
【单选题】
在水平巷道电缆悬挂点间距不得超过___m。
【单选题】
在立井井筒内电缆悬挂点间距不得超过___m。
【单选题】
两个电阻串联,R1:R2=1:3,总电压为100V,则U1的大小为___。
A. 10V#
B. 15V#
C. 25V#
D. 40V
【单选题】
监测机房温度应在___℃之间。
A. 15~25#
B. 20~30#
C. 20~28#
D. 30~50
【单选题】
安全监控系统死机率应小于1次/___小时。
A. 90#
B. 180#
C. 360#
D. 720
【单选题】
隔爆外壳___情况为失爆。
A. 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同时凸凹深度小于5毫米#
B. 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同时凸凹深度大于5毫米#
C. 变形长度小于50毫米,同时凸凹深度小于5毫米#
D. 变形长度小于50毫米,同时凸凹深度小于10毫米
【单选题】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电压与其阻值___。
A. 相等#
B. 不相等#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单选题】
配合检漏保护装置使用的开关的跳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1140V的不低于___。
A. 10MΩ#
B. 5MΩ#
C. 2MΩ#
D. 1MΩ
【单选题】
安装检漏保护装置时,电网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值660V不低于___。
A. 50KΩ
B. 100KΩ
C. 10KΩ
D. 5KΩ
【单选题】
观察欧姆表的指示值,当电网绝缘660V低于___应及时采取措施。
A. 30KΩ#
B. 50KΩ#
C. 100KΩ#
D. 200KΩ
【单选题】
远方跳闸试验电阻值1140V系统用___。
A. 30KΩ#
B. 20KΩ#
C. 11KΩ#
D. 15KΩ
【单选题】
检漏保护装置___应升井进行检修。
A. 1年#
B. 半年#
C. 1季度#
D. 每月
【单选题】
使用稳压二极管时极性不能接反,否则会造成电源___。
A. 短路#
B. 过流#
C. 断路#
D. 接地
【单选题】
单位时间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次数叫___。
A. 频率#
B. 周期#
C. 角频率#
D. 脉冲
【单选题】
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与反向电阻,___越好。
A. 相差越大#
B. 相差越小#
C. 相等#
D. 均可以
【单选题】
发出的矿灯,最低应能连续正常使用___h。
A. 8#
B. 10#
C. 11#
D.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