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72][判断]无接地引下线或接地不良的杆塔装设接地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体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73][判断]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1.5m或1.5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判断题】
[74][判断]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职责包括审查工作的必要性;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实际条件;确认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正确;确认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判断题】
[75][判断]一个工作负责人可以同时执行两张工作票
【判断题】
[76][判断]新立杆塔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拉线前,可以攀登
【判断题】
[77][判断]链条葫芦使用前应检查吊钩、链条、传动装置及刹车装置状态良好
【判断题】
[78][判断]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拴牢传递,不应上下抛掷
【判断题】
[79][判断]经安全知识教育之后的新入厂人员可以单独工作
【判断题】
[80][判断]基层岗位应按作业活动步骤开展安全风险识别
【判断题】
[81][判断]在运行的配电设备上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判断题】
[82][判断]需要线路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判断题】
[83][判断]电缆施工完成后应将穿越过的孔洞进行封堵,进入电缆工井、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应用固体材料封闭
【判断题】
[84][判断]发生人身触电时,应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
【判断题】
[85][判断]利用高空作业车、带电作业车、高处作业平台等进行高处作业,作业平台应处于稳定状态;车辆移动时,作业平台上可以载人
【判断题】
[86][判断]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等隐患的作业场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和治理措施,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不得安排从业人员在超标环境中作业
【判断题】
[87][判断]检(维)修、改造、安装及测量试验等施工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
【判断题】
[88][判断]挖坑前,应与有关地下管线等地下设施的主管单位取得联系,确认地下设施的确切位置,采取防护措施
【判断题】
[89][判断]雷雨天气时,不应在户外电气设备或户内的架空引入线进行检(维)修、改造、安装及测量试验等施工作业
【判断题】
[90][判断]中心所属35KV变电站和物资供应站库房为油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判断题】
[91][判断]需要线路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工作应填写第二种工作票
【判断题】
[92][判断]在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上的停电工作,不论线路是否停电,应先拉开高压侧刀闸,后拉开低压侧断路器(包括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再在停电的高、低压引线上验电、接地
【判断题】
[93][判断]绞车等牵引工具和放落、架设过程中的导线应接地
【判断题】
[94][判断]运行中的配电设备上的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判断题】
[95][判断]工作期间,工作票始终保留在工作负责人手中
【判断题】
[96][判断]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后,应对相关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判断题】
[97][判断]一个工作负责人可以同时执行两张工作票
【判断题】
[98][判断]登高作业前,应确认登高的工具、设施设备完整牢固后方可攀登
【判断题】
[99][判断]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自然环境恶劣属于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判断题】
[100][判断]新入厂从业人员不经过安全教育合格,可以领取满足岗位防护要求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判断题】
[101][判断]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6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回复工作
【判断题】
[102][判断]个人保管的工器具应有固定的存放地点,摆放整齐有序
【判断题】
[103][判断]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填写,也可由工作票签发人填写
【判断题】
[104][判断]在带电设备周围不应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等绝缘工具进行测量工作
【判断题】
[105][判断]安全带应系挂在牢固的构件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支架、钢丝绳上,系好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判断题】
[106][判断]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判断题】
[107][判断]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不应兼任工作负责人
【判断题】
[108][判断]事故应急处理和拉合断路器等单一操作可不填用操作票
【判断题】
[109][判断]重大及较大风险,应按风险情景构建模式编制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演练
【判断题】
[110][判断]设备管理的“三会”是指: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判断题】
[111][判断]工作许可后。工作许可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等危险点和现场安全措施
【判断题】
[112][判断]设备管理的“四懂”是指: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使用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对越南战争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越南战争处于高技术战争的萌芽阶段。
B. 越南战争中出现了首次利用空中卫星进行战场侦察。
C. 越南战争中先后动用了2艘航空母舰,舰载机出动达20万架次以上。
D. 越南战争中出现了直升机与特种作战部队相结合,
【单选题】
高技术战争的初期发展与基本形成阶段中,
A. 朝鲜战争
B. 第四次中东战争
C. 马岛战争
D. 第五次中东战争
【单选题】
对第四次中东战争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处于高技术战争的初期发展与基本形成阶段。
B.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各方普遍运用了具有高技术标志的各型导弹和大量先进装甲车辆进行较量。
C.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首次利用空中卫星进行战场侦察。
D.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了制导武器共投入了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炸弹进行对抗。
【单选题】
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
A. 空警1999
B. 空警-2000
C. 空警-2001
D. 空警-2002
【单选题】
()是以破坏和瘫痪敌战场认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为主要作战目标,综合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作战系统和作战手段,剥夺敌方战场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使敌决策者和指挥机关难以下定决心和进行有效的作战指挥。
A. 制信息权争夺战
B. 指挥中枢瘫痪战
C. 战争结构破坏战
D. 心理系统瓦解战
【单选题】
()着眼战争全局,通过设谋用巧避实就虚,打击敌方作战协调行动的关节,造成敌方作战力量结构的紊乱和作战行动程序结构的脱节,致使敌方整体作战能力迅速降低,进而集中力最各个击破,达到瓦解歼灭敌军的目的。
A. 制信息权争夺战
B. 指挥中枢瘫痪战
C. 战争结构破坏战
D. 心理系统瓦解战
【单选题】
()以改变个体和群体心理状态为目标,运用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从认识情绪和意志上打击瓦解敌人的一种作战样式。
A. 制
B. 指
C. 战
D. 心理系统瓦解战
【单选题】
()是综合运用硬摧毁与软杀伤的手段,削弱对方为战争服务或使用的人力物力科学技术和精神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潜在的战争力散,破坏对方将战争潜力转为战争实力的转换机制,动摇对方的战争基础,使对方无法继续进行战争,从而达到迅速战胜对方的目的。
A. 战争潜力削弱战
B. 指挥中枢瘫痪战
C. 战争结构破坏战
D. 心理系统瓦解战
【单选题】
()是运用多种手段以夺取一定时空范围内战场信息控制权为目的的作战。
A. 战争潜力削弱战
B. 指挥中枢瘫痪战
C. 制信息权争夺战
D. 心理系统瓦解战
【单选题】
习近平提出要“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式,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这个思维转变可以体现出是军事变革中()的方向。
A. 剑指世界潮流
B. 剑指国家安全
C. 剑指实战形态
D. 剑
【单选题】
习近平提出要“改变维护传统安全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式,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观念",这个思维转变可以体现出是军事变革中()的方向。
A. 剑指世界潮流
B. 剑指国家安全
C. 剑指实战形态
D. 剑指统筹保障
【单选题】
习近平提出“改变单一军种作战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式,树立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思想观念”,这个思维转变可以体现出是军事变革中()
A. 剑指世界潮流
B. 剑指国家安全
C. 剑指实战形态
D. 剑指统筹保障
【单选题】
习近平提出“改变固守部门利益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式,树立全军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观念”,这个思维转变可以体现出是军事变革中()
A. 剑指世界潮流
B. 剑指国家安全
C. 剑指实战形态
D. 剑指统筹保障
【单选题】
对越南战争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越南战争处于高技术战争的萌芽阶段。
B. 越南战争中,美军运用了“百舌鸟”“响尾蛇”等新式导弹和气浪弹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炸弹。
C. 越南战争中先后动用了20余艘航空母舰,舰载机出动达20余万架次以上。
D. 越南战争中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了制导武器,共投入了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炸弹进行对抗。
【单选题】
新军事革命的涵义不包括()
A. 新军事革命是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的重要革命
B. 新军事革命是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强调要从社会整体变化来认识新军事变革。
C. 新军事变革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然结果,必须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认识新军事变革。
D. 新军事变革是军事领域的整体变革,必须从军事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新军事变革。
【单选题】
高技术战争的初期发展与基本形成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是
A. 朝鲜战争
B. 第四次中东战争
C. 越南战争
D. 海湾战争
【单选题】
对第四次中东战争描述正确的是()。
A. 处于高技术战争的高速发展阶段。
B.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各方普遍运用了具有高技术标志的各型导弹和大量先进装甲车辆进行较量。
C.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出现了直升机与特种作战部队相结合,进行“蛙跳”式的袭击作战。
D.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了制导武器,共投入了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炸弹进行对抗。
【多选题】
人类的战争形态主要有()。
A. 冷兵器战争
B. 热兵器战争
C. 机械化战争
D. 高技术战争
【多选题】
信息具有()特征。
A. 可量度
B. 可识别
C. 可转换
D. 可储存
【多选题】
高技术战争的萌芽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是()。
A. 朝鲜战争
B. 越南战争
C. 马岛战争
D. 海湾战争
【多选题】
高技术战争的初期发展与基本形成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是
A. 朝鲜战争
B. 第四次中东战争
C. 马岛战争
D. 第五次中东战争
【多选题】
对越南战争描述正确的是()。
A. 越南战争处于高技术战争的萌芽阶段。
B. 越南战争中,美军运用了“百舌鸟”“响尾蛇”等新式导弹和气浪弹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炸弹。
C. 越南战争中先后动用了20余艘航空母舰,舰载机出动达20万架次以上。
D. 越南战争中出现了直升机与特种作战部队相结合,
【多选题】
对第四次中东战争描述正确的是()。
A. 处于高技术战争的初期发展与基本形成阶段。
B.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各方普遍运用了具有高技术标志的各型导弹和大量先进装甲车辆进行较量。
C.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首次利用空中卫星进行战场侦察。
D.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了制导武器共投入了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炸弹进行对抗。
【多选题】
在信息化战争雏形阶段中,典型的是()。
A. 海湾战争
B. 科索沃战争
C. 阿富汗战争
D. 伊拉克战争
【多选题】
传统战争的作战样式可以表现为()。
A. 阵地战
B. 运动战
C. 游击战
D. 闪击战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则是以信息的()为核心进行的争夺。
A. 获取权
B. 监督权
C. 控制权
D. 使用权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作战内容。
A. 以物质摧毁和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要内容的物理层面的作战
B. 以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和电磁频谱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层面的作战
C. 以瓦解人的意志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层面的作战
D. 以削弱对方的战争力最为主要内容的武器装备层面的作战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中,战争能量从传统的()等物理能量转变为智能。
A. 化学能
B. 电能
C. 电磁能
D. 机械能
【多选题】
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则是在()等多维空间内进行的一体化作战。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中强调“精确战”,那么对精确战描述正确的是()。
A. 精确战是对敌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所造成的附带毁伤很小的一种作战样式。
B. 在精确战中使用的武器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高
C. 精确战的实施依赖于透明度很高的战场。
D. 精确战中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抓住战机,从而使作战行动比以前更加精确,更具致命性。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有()。
A. 战争潜力削弱战
B. 指挥中枢瘫痪战
C. 战争结构破坏战
D. 心理系统瓦解战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是()。
A. 作战空间超大多维
B. 作战节奏迅疾快速
C. 作战行动精确化
D. 信息资源价值急剧上升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
A. 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B. 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
C. 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将不断变化
D. 对经济和科技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
【多选题】
在信息化战争中,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具体表现为()。
A. 战场感知力持续提升
B. 战场反应速度持续加快
C. 精确打击能力持续增强
D. 作战空间和时间持续延伸
【多选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法,包括()。
A. 战略心理战
B. 网络系统战
C. 全元总体战
D. 太空绞杀战
【多选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法,包括()。
A. 掏心战
B. 瘫痪战
C. 隐形战
D. 致盲战
【多选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法,包括()。
A. 点穴战
B. 无人战
C. 精微战
D. 间隙战
【多选题】
信息化战争中新的制胜因素的出现,必然给国防建设提出一系列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为()。
A. 制胜优势的转型,制信息权成为超越制空权制海权的新的制高点。
B. 信息技术优势导致战场全维领域的透明,夜战电子战侦察与反侦察成为贯穿战争始终的要领。
C. 信息化推动军事组织结构不断创新,
D. 人的智能得到极大扩展,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类充分利用智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