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A+BC=___。
A. A+B
B. A+C
C. (A+B)(A+C)
D. B+C
【单选题】
26以下代码中为无权码的为___。
A. 5421BCD码
B. 8421BCD码
C. 余三码
【单选题】
一位十六进制数可以用___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单选题】
28十进制数25用8421BCD码表示为___。4位
A. 10 101
B. 0010 0101
C. 100101
D. 10101
【单选题】
29与十进制数(53.5)10不等值的数或代码为___。
A. (0101 0011.0101)8421BCD
B. (35.8)16
C. (110101.1)2
D. (60.4)8
【单选题】
30与八进制数(47.3)8等值的数为___
A. (100111.011)2
B. (97.3)16
C. (27.3 )16
D. (100111.11)2
【单选题】
31下列各型号中属于优先编码器是___。
A. 74LS85
B. 74LS138
C. 74LS148
D. 74LS48
【单选题】
七段数码显示器BS202是___。
A. 共阳极LED管
B. 共阴极LED管
C. 共阳极LCD管
D. 共阴极LCD管
【单选题】
33八输入端的编码器按二进制数编码时,其输出端的个数是___。
【单选题】
四输入的译码器,其输出端最多为___。
A. 4个
B. 8个
C. 10个
D. 16个
【单选题】
当74LS148的输入端按顺序输入11011101时,输出为___。
A. 101
B. 010
C. 001
D. 110
【单选题】
用三线-八线译码器74LS138和辅助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Y=a2+a1a2,应___。
A. 用与非门,Y=y0y1y4y5y6y7
B. 用与门,Y=y2y3
C. 用或门,Y=y2+y3
D. 用或门,Y=y0+y1+y4+y5+y6+y7
【单选题】
37时序逻辑电路中一定包含___。
A. 触发器
B. 组合逻辑电路
C. 移位寄存器
D. 译码器
【单选题】
仅具有置“0”和置“1”功能的触发器是___。
A. 基本RS触发器
B. 钟控RS触发器
C. D触发器
D. JK触发器
【单选题】
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不允许输入的变量组合为___。
【单选题】
40仅具有保持和翻转功能的触发器是___。
A. JK触发器
B. T触发器
C. D触发器
D. T' 触发器
【单选题】
触发器由门电路构成,但它不同于门电路功能,主要特点是___。
A. 具有翻转功能
B. 具有保持功能
C. 具有记忆功能
【单选题】
TTL集成触发器直接置0端[]和直接置1端[]在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应___。
A. =1,=0
B. =0,=1
C. 保持高电平“1”
D. 保持低电平“0”
【单选题】
按逻辑功能的不同,双稳态触发器可分为___。
A. RS、JK、D、T等
B. 主从型和维持阻塞型
C. TTL型和MOS型
D. 上述均包括
【单选题】
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比较,同步计数器的显著优点是___。
A. 工作速度高
B. 触发器利用率高
C. 电路简单
D. 不受时钟CP控制。
【单选题】
把一个五进制计数器与一个四进制计数器串联可得到___进制计数器。
【单选题】
下列逻辑电路中为时序逻辑电路的是___ 。
A. 变量译码器
B. 加法器
C. 数码寄存器
D. 数据选择器
【单选题】
47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为___ 的计数器。
【单选题】
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___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
【单选题】
49五个D触发器构成环形计数器,其计数长度为___。
【单选题】
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比较,其差异在于后者___。
A. 没有触发器
B. 没有统一的时钟脉冲控制
C. 没有稳定状态
D. 输出只与内部状态有关
【单选题】
一位8421BCD码计数器至少需要___个触发器。
【单选题】
某电视机水平-垂直扫描发生器需要一个分频器将31500HZ的脉冲转换为60HZ的脉冲,欲构成此分频器至少需要___个触发器。
A. 10
B. 60
C. 525
D. 31500
【单选题】
555定时器属于___
A. 时序逻辑电路
B. 组合逻辑电路
C. 模拟电子电路
【单选题】
54多谐振荡器可产生 ___
A. 正弦波
B. 矩形脉冲
C. 三角波
D. 锯齿波
【单选题】
脉冲整形电路有___。
A. 多谐振荡器
B. 施密特触发器
C. 555定时器
【单选题】
56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突出优点是___ 。
A. 速度高
B. 电路简单
C. 振荡频率稳定
D. 输出波形边沿陡峭
【单选题】
TTL单定时器型号的最后几位数字为___。
A. 555
B. 556
C. 7555
D. 7556
【单选题】
555定时器不可以组成___。
A. 多谐振荡器
B. 单稳态触发器
C. 施密特触发器
D. JK触发器
【单选题】
59以下各电路中,___可以产生脉冲定时。
A. 多谐振荡器
B. 单稳态触发器
C. 施密特触发器
D.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单选题】
555定时电路端不用时,应当___。
A. 接高电平
B. 接低电平
C. 通过0.01µF的电容接地
D. 通过小于500Ω的电阻接地
【单选题】
89S51的内部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容量各为多少?___
A. 64KB、128B
B. 4KB、64KB
C. 4KB、128B
D. 8KB、256B
【单选题】
89S51比89C51多出了哪个功能?___
A. 存储器加倍
B. 具有WDT工能
C. 多了一个8位输入/输出端口
D. 多了一个串行口
【单选题】
6在DIP40封装的8×51芯片里,复位RESET引脚的引脚编号是什么?___
【单选题】
7在DIP40封装的8×51芯片里,接地引脚与电源引脚的引脚编号是什么?___
A. 1、21
B. 11.31
C. 20、40
D. 19、39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__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多选题】
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 ___
A. 诡辩论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变化发展的观点
【多选题】
克拉底鲁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 ___
A. 诡辩论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变化发展的观点
【多选题】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以下特点:___
A. 客观性
B. 普遍性
C. 多样性
D. 有条件性
【多选题】
意识产生经历的阶段有 ___
A. 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
B. 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与心理
C. 由动物的感觉与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D.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多选题】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___
A.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规律不能认识
C. 规律不能随意改变
D. 规律不能随意创造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___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 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完整含义是指 ___
A. 矛盾存在于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
B. 矛盾存在于某个事物产生和消亡的过程中
C.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D.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多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___
A. 自我完善过程
B. 直线前进过程
C. 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D. 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多选题】
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 ___
A. 既批判又继承
B. 全部抛弃
C. 全部保存
D. “扬弃”
【多选题】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 ___
A. 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B. 事物中所包含的肯定其为自身而非别物的方面
C. 事物中所包含的促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D. 事物中所包含的决定其基本趋势的方面
【多选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___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相互转化的关系
【多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形式是 ___
A. 直线式发展
B. 循环式发展
C. 波浪式前进
D. 螺旋式上升
【多选题】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 ___
A.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 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C. 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D. 肯定普遍联系的观点
【多选题】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的是 ___
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___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___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联系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多选题】
辩证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___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多选题】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___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多选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___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___
A.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 利害同门,祸福同邻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多选题】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元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___
A.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多选题】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___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使统一体分解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多选题】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___
A.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人脑的机能
C. 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D.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多选题】
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___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多选题】
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___
A.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 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D. 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___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多选题】
实践的主体是___
A. 绝对精神
B. 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多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___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多选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 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多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___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多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___
A. 自觉能动性
B. 客观物质性
C. 直接现实性
D. 历史局限性
【多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___
A. 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 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 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多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___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多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
【多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___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多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为真理,这个观点是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多选题】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多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