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6782)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种量叫___。(1.0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6783)对易被漂浮物、泥石等堵塞的涵洞,应在洞前设置栅栏或___并及时进行清除。(1.0分)
A. 沉淀池
B. 挡墙
C. 挡水坝
D. 护底
【单选题】
(36784)起重用钢丝绳的接头,必须采用___。(1.0分)
A. 焊接
B. 对接
C. 插接
D. 线卡连接
【单选题】
(36785)钢丝绳应按负荷选择安全系数,用于人力作业时为___。(1.0分)
【单选题】
(36786)螺旋千斤顶螺纹磨损超过___时,严禁使用。(1.0分)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36787)浆砌片石,缝宽不得大于___。(1.0分)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36788)一级钢筋的矫直拉伸率不得大于___。(1.0分)
【单选题】
(36789)温度在-25℃~60℃的地区应使用___支座。(1.0分)
A. 氯丁橡胶
B. 天然橡胶
C. 聚四氟
D. 铸钢
【单选题】
(36791)杆件加热矫正温度应在___以上。(1.0分)
A. 700℃
B. 600℃
C. 500℃
D. 400℃
【单选题】
(36792)拼装钢梁时,使用垫圈不应多于___,垫圈总厚度不大于30mm。(1.0分)
【单选题】
(36793)气焊通常以其所用___的不同分为氧炔焰焊接和氢氧焰焊接。(1.0分)
A. 熔剂
B. 焊条材料
C. 焊丝
D. 气体
【单选题】
(36794)铺设防水层的环境温度低于___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用明火加热。(1.0分)
A. 0℃
B. -1℃
C. -2℃
D. -3℃
【单选题】
67/99647.(36795)由两根圆木或钢管做成的扒杆叫___。(1.0分)
A. 人字扒杆
B. 摇臂扒杆
C. 独脚扒杆
D. 双脚扒杆
【单选题】
(36796)支座下捣填半硬性砂浆抬高量的范围是___。(1.0分)
A. 30~100mm
B. 50~300mm
C. 200mm以上
D. 50mm以内
【单选题】
(36797)支座底板的锚固螺栓埋入墩台深度不小于___。(1.0分)
A. 300mm
B. 650.(36798)加热矫正有较大折角和大截面杆件,加热长度应扩大
【单选题】
(36799)隧道由___和附属设备两部分组成。(1.0分)
A. 洞身
B. 洞门
C. 主体建筑
D. 避车洞
【单选题】
(36801)防止冲刷措施中不采用的方法是___。(1.0分)
A. 可采用草皮护底
B. 下游增加消能装置
C. 下游筑拦沙坝
D. 可用浆砌片石护底
【单选题】
(36802)地龙中不包括___。(1.0分)
A. 站龙
B. 卧龙
C. 侧龙
D. 混凝土地龙
【单选题】
(36803)钢丝绳按外形分类,错误的一项是___。(1.0分)
【单选题】
(36804)使用中的钢丝绳应每___涂油一次。(1.0分)
A. 6个月
B. 8个月
C. 10个月
D. 12个月
【单选题】
(36805)___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或时常重复出现的。(1.0分)
A. 主要荷载
B. 配属荷载
C. 附加荷载
D. 特殊荷载
【单选题】
(36806)隧道洞门形式中,不包括___洞门。(1.0分)
A. 端墙式
B. 台阶式
C. 柱式
D. 圆式
【单选题】
(36807)___不属于隧道衬砌类型。(1.0分)
A. 防护衬砌
B. 喷锚衬砌
C. 花边墙衬砌
D. 翼墙衬砌
【单选题】
(36808)隧道长度在___及以上,隧道内两侧应交错设置避车洞。(1.0分)
A. 50m
B. 60m
C. 70m
D. 80m
【单选题】
(36809)碎石道床的隧道,在其一侧设置大避车洞的距离应间隔___。(1.0分)
A. 200m
B. 250m
C. 300m
D. 350m
【单选题】
(36810)整体道床的隧道,在其一侧设置大避车洞的距离应间隔___。(1.0分)
A. 400m
B. 420m
C. 440m
D. 460m
【单选题】
(36812)自然通风条件不良的隧道,应改善风道、设置___装置。(1.0分)
A. 人工通风
B. 机械通风
C. 竖井
D. 斜井
【单选题】
(36813)通风不良的隧道,应在避车洞处安设___。(1.0分)
A. 通风口
B. 斜井
C. 竖井
D. 防烟门
【单选题】
(36814)隧道固定的电力照明灯具安装高度一般距轨面___左右。(1.0分)
【单选题】
69/99668.(36816).隧道渗井直径不宜大于___。(1.0分)
A. 300mm
B. 250mm
C. 200mm
D. 150mm
【单选题】
(36817)框构桥顶面上的道砟厚度应在___以上,以免列车通过时刚度突变。(1.0分)
A. 0.2m
B. 0.25m
C. 0.30m
D. 0.35m
【单选题】
(36818)桁梁主梁压力杆件弯曲,弯曲矢度不得超过杆件自由长度的___。(1.0分)
A. 1/600
B. 1/700
C. 1/800
D. 1/1000
【单选题】
(36819)桁梁主梁拉力杆件弯曲,弯曲矢度不得超过杆件自由长度的___。(1.0分)
A. 1/800
B. 1/700
C. 1/600
D. 1/500
【单选题】
(36820)增建或改建框构、刚构桥时,桥上轨底至桥梁顶面高度应不小于___。(1.0分)
A. 500mm
B. 600mm
C. 700mm
D. 800mm
【单选题】
(36821)增建或改建框构、刚构桥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___。(1.0分)
A. C30
B. C35
C. C20
D. C25
【单选题】
(36822)增建或改建框构、刚构桥时,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___。(1.0分)
【单选题】
(36823)___是内燃机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1.0分)
A. 曲轴连杆机构
B. 配合机构
C. 机体组件
D. 供给系统
【单选题】
(36825)测量桁梁的平面,可在离弦杆中心一定距离的___上设置测点。(1.0分)
A. 上翼缘
B. 下翼缘
C. 横梁
D. 纵梁
【单选题】
(36826)固定支座的上下座板用___固定。(1.0分)
【单选题】
(36827)既可以作发电机运行,又可以作电动机运行,这种特性称为直流电机的___。(1.0分)
A. 单向导电性
B. 双向导电性
C. 不可逆性
D. 可逆性
【单选题】
(36828)隧道无论晴雨天隧道内渗漏,见水量稳定,则该水源可判定为___。(1.0分)
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雨水
D. 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有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___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同时只有一个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___
A. 具有客观性
B. 具有能动性
C. 具有历史局限性
D. 具有社会性
【单选题】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___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单选题】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___错误。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直观被动反映论
C. 教条主义
D. 经验主义
【单选题】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___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单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___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单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___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___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___
A.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单选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单选题】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___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 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D.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条件出发
【单选题】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单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单选题】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国家政权
D. 生产方式
【单选题】
国家的本质是___
A. 阶级统治的工具
B. 各阶级利益的调解者
C. 人们相互约定的组织
D. 真个社会的代表者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___
A.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单选题】
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___
A. 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
B. 两者绝对对立的
C. 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D. 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单选题】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___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社会标准
【单选题】
人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能够改造世界
B. 人有阶级性
C. 人有思想,有理性
D.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群体意识是___
A. 集体主义的产物
B. 个体意识的总汇
C. 群体实践的产物
D.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单选题】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___
A. 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__
A. 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单选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___
A. 宿命论的观点
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___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___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 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___
A.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___
A.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