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0、热带气旋报文中某一行为“00HR 21.2N 128.0E 985HPA 28M/S”,此段报文的意思是___;“P12HR NW 10KM/H”,此段报文的意思是___。已知:此系统为STS。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强热带风暴中心位于21.2°N,128.0°E,中心气压985hPa,中心附近最大风速28M/S|未来12小时预报:强热带风暴中心移动方向为西北,移动速度为10公里/小时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1、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___、___和预警信号。只有热带气旋和___可以发布“消息”。
【填空题】
12、降水分级检验中,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与预报量级一致时,该量级评定为___。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和预报的量级不一致时,___作为检验的级别,评分时只评定该级别。
【填空题】
13、高温预警信号分别以___颜色表示。冰雹预警信号分别以___表示。暴雨___色预警信号是指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填空题】
14、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___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发生或可能发生地所在市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应急预案。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___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省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应急预案。
【填空题】
15、“因灾死亡3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伤亡总数100人以上30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气象灾害”为___气象灾害。此外,气象灾情的初报时效为___。
【填空题】
1.用运动学方法预报气压系统的移动,槽向变压___方向移动,椭圆形高压的移向介于变压___方向和系统的长轴之间。
【填空题】
2、在地面气旋和反气旋中心上空,地转风与热成风平行,因而没有___ )。
【填空题】
3、中央气象台寒潮标准:以___、___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填空题】
4、气旋出海后常常加深,寒潮冷高压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减弱。这些现象都与非绝热的影响有关。非绝热增温或冷却包括乱流、辐射和___三种热力交换过程。
【填空题】
5、降水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水汽由源地输送到降水地区,即水汽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___,即垂直运动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即___条件。
【填空题】
6、东北冷涡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为冷涡在发展阶段,其温压场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所以它的___常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在地面图上则常常表现为一条副冷锋南移,有利于冷涡的西、西南、南到东南部位发生___天气。
【填空题】
7、一般认为,暴雨降在低空急流中心的___,主要是由于急流所在层次的水汽在那里强烈___造成的。
【填空题】
8、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有: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___和___。
【填空题】
9、形成对流性天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即:___、___、___。
【填空题】
10、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高、低空急流、中小系统。
【填空题】
11、台风的结构在水平方向分为___区、旋涡区、___区等三圈,在垂直方向分为流入层、___层、流出层等三层。
【填空题】
12、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虽然都是副热带地区的高压,但在形成过程中,前者是___因子起主要作用,后者则是___因子占主要地位。
【填空题】
1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部位,因结构不同,天气也不相同。在脊线附近多___天气,在脊的北侧多___天气。
【填空题】
15、锋面气旋是影响山东的重要天气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生在___ )上的北方气旋;另一类是发生在___ )上的南方气旋。
【填空题】
16、根据地面形势不同,蒙古气旋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蒙古副气旋。
【填空题】
17、台风降水与台风移动路径有关,造成山东降水的台风,主要有___和___两类。
【填空题】
18、根据冷锋的移动路径,通常把冷锋分为西北冷锋、河西冷锋和北方冷锋三类。其中,西北冷锋的移动路径为___。
【填空题】
19、切变线是夏季影响山东的一种降水天气系统,其降水的特点是___、___,有时可在同一地区造成连续暴雨。
【填空题】
20、华北冷涡结构的显著特征是它的非对称性,就整体而言是冷性涡旋,但各部位的温湿分布都有明显差异。冷涡的___较为暖湿,而其___干冷。
【填空题】
22、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的比较。大气层结。暴雨发生在深厚的暖湿气团中,而强对流发生在强的___中,其潜在不稳定能量区要比暴雨___。风的垂直结构。暴雨过程的低层多为东北或偏东风,高层为___;强对流天气低层为___,中高层为西北风。
【填空题】
23、对流云系在卫星云图上的特征。结构型式。对流云呈___状结构,飑线云系则呈云线或___的分布型式;云区范围。对流云的尺度不大,常为___的云团或云带;色调。对流云亮度大,呈___而光亮;云系边缘特征。未成熟的对流云边界清晰,但不___;发展成熟的对流云,其上风方边界很清楚,多呈___状,而云的下风方边界则较模糊,多呈纤维状沿___分布。
【填空题】
24、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___、___和主用户终端PUP三大部分构成。
【填空题】
25、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方式主要采用___方式,目前的体扫方式有三种,分别是___、VCP21和VCP31。
【填空题】
26、最大不模糊的径向速度与雷达的___成正比。当脉冲对相移大于___时,得到的速度是模糊的。
【填空题】
27、在雷达硬件定标正确的情况下,影响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___、___和___。
【填空题】
28、当45-55dBZ的回波强度达到___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
【填空题】
29、根据雷达回波形态,可以将对流风暴分为___、___、超级单体风暴和___。超级单体风暴带有一个___的弱回波区。
【填空题】
1、如果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的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___。
【填空题】
2、地面冷高压的___可以指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势力。
【填空题】
3、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表现为___或___。
【填空题】
4、产生冰雹的区域之一:中低层的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___相迭置地区。
【填空题】
5、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___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
【填空题】
6、层结稳定度是讨论与大气的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的___的发展问题。
【填空题】
7、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___引起的。
【填空题】
8、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的槽,预报为___。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主要内容是___
A. 无产阶级领导的
B. 人民大众的
C.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D. 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有___。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多选题】
帝国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最主要的对象,是因为___
A. 它是近代中国社会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B. 它操纵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命脉
C. 它支持或扶植中国的封建主义统治
D. 它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多选题】
1948年毛泽东明确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是因为___
A. 它是资本主义
B. 它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构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D. 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多选题】
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的自身条件是___
A. 分布集中,易于组织
B. 大多来自于破产的农民,易于结成工农联盟
C. 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D.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
【多选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这种说法理解正确的是___
A.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B.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大资产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是革命的对象
C.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D.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多选题】
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其基本观点主要有___
A.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的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是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 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___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
C.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多选题】
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所谓“两头”是指___
A. 工人阶级
B. 地主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官僚买办阶级
【多选题】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___
A. 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 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 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D. 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阶级的构成主要有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多选题】
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遵循的原则是___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帮助
D. 集体合作
【多选题】
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毛泽东把中农分为___
A. 上中农
B. 贫农
C. 下中农
D. 富农
【多选题】
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___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中级社
D. 高级社
【多选题】
我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入社人员___
A. 参加集体劳动
B. 按劳分配
C. 按需分配
D. 进行单独劳动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C. 采用和平方法
D. 国家资本主义
【多选题】
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重要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C.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关系有___
A. 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
B. 党和非党关系
C. 革命和反革命关系
D. 中国和外国关系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经济关系有___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___
A.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B. 发展马列主义理论的需要
C. 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D. 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多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___
A. 人民群众与官僚主义的矛盾
B.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C.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D. 先进工业国同落后农业国的矛盾
【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 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
C.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D. 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有___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C.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D. 避免了社会主义再走弯路
【多选题】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不能___
A. 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B. 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急于求成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是在___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B.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C. 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D.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多选题】
以下没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有___。
A. “大跃进”
B. 文化大革命
C. “两个凡是”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 实现公平正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___。
A.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快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多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___ 。
A. 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实现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 实现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多选题】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___。
A.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D.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多选题】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___。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多选题】
下面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___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B. 计划和市场既是制度标志也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C.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D. 社会主义制度只能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才搞市场经济。
【多选题】
下面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论述正确的有___。
A.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篇之作
C.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D.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南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___
A. 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B. 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 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D. 是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的
【多选题】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___
A.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 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___,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A.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先进的生产关系
【多选题】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因此要___
A.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_
A.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D.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多选题】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___。
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
【多选题】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___。
A.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B. 坚持以人为本
C. 树立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