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单选题】
机车无动力回送时分配阀安全阀调整至___。P84T374
A. 150~200kPa
B. 200~350kPa
C. 350~450kPa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电器触头的磨损,主要是___。P85T379
A. 机械磨损
B. 化学磨损
C. 电磨损
【单选题】
电刷边缘及小部分有微弱的火花点或者非放电性红色小火花。换向器上没有黑痕,电刷上没有灼痕。这样的火花等级为___P86T387
A. 1¼
B. 1½
C. 2级
【单选题】
检查带有压力的管子、细小管接头螺母、___以下螺母以及对光洁度要求较高或引有镀层的零件时,禁止锤击。P90T399
A. M10
B. M12
C. M14
【单选题】
电力机车进行车顶作业时,机车必须停在安全区内,并办妥停电手续,挂好___线后方能进行。P90T399
A. 安全
B. 接地
C. 绝缘
【单选题】
当润滑油流动时,液体分子间的内摩擦阻力使液体流动性能下降,产生一种粘滞性,这种性能称为润滑油的___。P91T401
A. 闪点
B. 残值
C. 粘度
【单选题】
温度降低时,润滑油的粘度___。P91T401
A. 加大
B. 变小
C. 不变
【单选题】
牵引电动机的一端支在转向架构架上,另一端用抱轴承支在车轴上的悬挂方式和为___P94T415
A. 半悬式
B. 架悬式
C. 体悬式
【单选题】
一般的讲,机车最大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时,应采用___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P94T415
A. 轴悬式
B. 架悬式
C. 体悬式
【单选题】
半悬挂的簧下质量通常为每轴___,而全悬挂的簧下质量为每轴2~3t。P95T416
A. 4~5t
B. 6~7t
C. 7~8t
【单选题】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控制传动装置使闸瓦压紧车轮踏面产生摩擦而形成的制动力称为___。P104T439
A. 闸瓦制动
B. 盘形制动
C. 动力制动
【单选题】
动力制动力的大小受到机车动力___功率的限制。P104T439
A. 牵引
B. 制动
C. 最小
【单选题】
电磁制动应用在高速列车上,属于___。P104T439
A. 动力制动
B. 空气制动
C. 非粘着制动
【单选题】
造成滑行的原因之一是轨面有水、霜、冰、雪、油脂等物,降低了___。P106T445
A. 牵引力
B. 制动力
C. 粘着力
【单选题】
造成滑行的原因之一是闸瓦压力过高,使制动力大于___。P106T445
A. 摩擦力
B. 粘着牵引力
C. 轮轨间的粘着力
【单选题】
列车紧急制动时,除机车制动机的自动撒砂外,当列车速度___时,应少量撒砂。P106T447
A. 开始下降
B. 快速下降
C. 较低
【单选题】
列车操纵示意图应根据担当区段的使用机型、___以及线路纵断面情况,按安全、合理的操纵方法绘制。P107T451
A. 车辆类型
B. 牵引重量
C. 牵引定数
【单选题】
闸瓦产生的制动力等于闸瓦与车轮踏面之间的___。P109T459
A. 牵引力
B. 摩擦力
C. 垂向力
【单选题】
有效制动时间内(到停车或缓解为止)列车所走行的距离称为___。P109T460
A. 列车制动距离
B. 有效制动距离
C. 空走距离
【单选题】
在列车施行常用制动后,若制动管再继续减压,制动缸的压力也不会再上升,这个使双方压力均衡时的制动管减压量,称为___。P109T462
A. 最大有效减压量
B. 最小减压量
C. 追加减压量
【单选题】
列车制动管定压为600kPa时,最大有效减压量为___。P109T462
A. 140kPa
B. 150kPa
C. 170kPa
【单选题】
发生滑行时轮轨间粘着状态被破坏,使列车制动力下降,延长了___。P110T467
A. 制动距离
B. 空走距离
C. 有效距离
【单选题】
掌握空转发生的规律,进入长大上坡道前,应尽可能___列车运行速度,充分利用动能闯坡。防止因发生空转而造成坡停。 P111T468
A. 减小
B. 提高
C. 不变
【单选题】
为防止空转,通过道岔群时提手柄不要过急过快 ,遇有空转预兆时立即___。P111T468
A. 撒砂
B. 提高牵引力
C. 降低牵引力
【单选题】
机车速度变化影响粘着系数,机车速度增高,粘着系数___。P111T470
A. 增高
B. 下降
C. 不变
【单选题】
制动空走时间与___无关。P112T471
A. 机车牵引的车辆数
B. 制动管减压量
C. 列车速度
【单选题】
以下不是机车、车辆的基本阻力的为___。112T476
A. 坡道阻力
B. 轴承的摩擦
C. 车轮与钢轨间的滚动摩擦。
【单选题】
以下是机车、车辆的基本阻力的为___。112T476
A. 坡道阻力
B. 空气阻力
C. 曲线阻力
【单选题】
列车高速运行时,基本阻力主要是___。P112T476
A. 轴承摩擦
B. 冲击振动
C. 空气阻力
【单选题】
加装了切控阀的客运机车,制动缸压力与制动管减压量的关系为___。P113T480
A. 1:1
B. 1:2.5
C. 1:3.25
【单选题】
压缩车钩时要注意被压缩的车辆数不应超过列车总量数的___。P114T484
A. 1/2
B. 1/3
C. 2/3
【单选题】
列车施行常用制动在进入停车线停车时,应做到___,并不应使用单阀制动停车。P115T486
A. 一次停妥
B. 两次停妥
C. 随时停车
【单选题】
列车常用制动时,应遵守初次减压量不得少于___。P115T486
A. 50kPa
B. 60kPa
C. 70kPa
【单选题】
追加减压量一般不应超过两次;___追加减压量不得超过初次减压量;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P115T486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单选题】
货物列车运行中,自阀减压排风未止,不得缓解机车制动;自阀减压后至缓解、停车前,机车制动缸压力不得少于___。P115T486
A. 50kPa
B. 60kPa
C. 70kPa
【单选题】
使用动车制动时,制动电流不得超过___。P116T487
A. 最小
B. 持续值
C. 额定值
【单选题】
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配合使用时,应将机车制动缸压力及时缓解为___(设有自动控制装置的机车除外)。P116T487
A. 零
B. 10kPa
C. 30kPa
【单选题】
列车在运行中,司机应按照“___”操纵列车,按规定使用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无线调度电话、机车自动信号以及机车自动停车装置,并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和车机联控制度。P117T493
A. 列车操纵示意图
B. 列车运行图
C. 机车周转图
【单选题】
货物列车在开车后、进站前,应使用列尾装置对___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查。P117T493
A. 制动缸
B. 机车制动管
C. 列车制动管
【单选题】
在通风不良,比较潮湿的隧道内爬坡牵引运行时,要适量撒砂,防止机车___。P119T497
A. 空转
B. 滑行
C. 擦伤
【单选题】
列车在接近隧道前,在允许范围内尽量___列车速度。P119T497
A. 提高
B. 保持
C. 降低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___
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___
A. 观察实验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归纳演绎方法
【单选题】
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___
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创造物质
C.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 意识依赖于物质
【单选题】
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___
A. 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B. 折衷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绝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___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运动、发展的原理
C. 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
【单选题】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___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单选题】
发展的实质是 ___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单选题】
“拔苗助长”的事例是___
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 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单选题】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___
A. 辩证法的
B. 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
C. 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 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单选题】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___
A. 人的心灵活动的反省
B. 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 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 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___。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单选题】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___。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___。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单选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___。
A. 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B. 个人知识都来自直接实践
C. 没有必要学习间接经验
D. 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学到知识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___。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
D. 实践观点
【单选题】
真理是___。
A. 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 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 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单选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实践具有___。
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自觉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单选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___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单选题】
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的是___
A. 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 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D. 康德哲学的功绩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伽利略平反。这说明___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___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单选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___
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单选题】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___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单选题】
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___
A. 真理变成现实
B. 谬误转化为真理
C. 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 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___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___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单选题】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单选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___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主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单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单选题】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___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选题】
承认知识的相对性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沦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3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___
A.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 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___
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