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空调电热器,通过逆变器,使用单相400 V电源加热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的空调显示设定器使用的是非稳定单相AC100V系统供电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重连作业时,两动车组进入摘解线路停车,动车组均处于缓解状态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在VCB合的状态下,受电弓无法降下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油压减振器主要有垂向减振器、横向减振器、车间油压减振器三种类型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自动广播设备在没有CF 卡的情况下启动,计算机系统只会进入普通Windows CE 的界面下
【判断题】
空气制动系统中的中继阀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压缩空气的流量
【判断题】
动车组冬季排空流程为先进行集控或单车防冻排空再分别进行车上设备排水和车下设备排水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达到5km/h以上时侧拉压紧装置会启动,将门和车体压紧密贴,保证气密性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在各车厢的客室内设有紧急按钮、火灾按钮复位操作开关,按下复位开关可以复位该车厢紧急、火灾蜂鸣器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客室照明荧光灯有三种,分别是 110W、40W、20W
【判断题】
CRH2A统型型动车组扩展供电时,闭合ACK2,空调会自动减半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由于动车组两头车采用密接车钩,其高度为1000mm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为使MR压力保持在一定的压力范围,MR压力的范围为780—880kPa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具备动力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功能,当动力制动能力不足或丧失时,使用空气制动补充,仍须保证规定的紧急制动距离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主牵引系统主要由受电弓、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及牵引电机组成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线号100~199的指的是AC100V系统
【判断题】
CRH2A动车组网络总体响应速度小于 50 ms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影视系统素材库有 公共视频库 、公共音频库1、公共音频库2、公共音频库3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前罩开闭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开闭装置、锁紧装置、头罩三部分组成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转向架制动装置采用气动式夹钳、浮动式闸片的盘式制动方式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停放制动缓解空气压力550kPa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轴温检测装置动车转向架设置24个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蓄电池电解液是以氢氧化钾为主体的水溶液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蓄电池98~104V范围以外的电压不能充电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停放制动单元缸为弹簧储能式制动缸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制动指令转换器的设定方法:制动最高档位通过SW1(2,3)进行设置,一般设定为7N
【判断题】
牵引电机采用三相鼠笼式感应电机,其轴端设置有速度传感器、用于牵引变流器测速以及制动控制装置检测速度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采用BT25.04 型高压隔离开关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采用的受电弓型号DSA250。弓头宽度1950mm,具有自动降弓功能,适应接触网高度为5300-6500mm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由7个部分组成,即:车体、转向架、车辆连接装置、制动装置、车辆内部设备、牵引传动系统和辅助供电系统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再生制动时,接收滤波电容器输出的电压,向牵引变压器供应AC1500 V,50 HZ电压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电气常用代号K代表电磁阀,He代表加热器,S代表开关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车体倾斜尺寸测量保证MR压力880kPa以上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检查空气弹簧支撑与底座间(转向架构架侧梁空气弹簧安装座上部)有无加装调整板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浪涌保护装置检查,使用万用表欧姆档对保险管两端测量,确定阻值500Ω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在受电弓没有降下或保护接地开关EGS没有闭合的情况下,高压机器箱不能打开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EGS的作用是将高压系统强制性接地,以便车辆维护时人员的安全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高度由于车钩整体超差,可通过空气弹簧进行调整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车内通风用排气装置的结构为设置于客室座席底座部、司机室、出入通道及厕所的排气口与底板下的排气通道不相通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受电弓绝缘检测:用500V兆欧表测量受电弓框架和大地(EGS盘)之间阻值在25MΩ以上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有关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___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道理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___
A. 解放思想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理论联系实际
【多选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伦的意义是___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活动
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内容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___
A. 对立统一规律
B. 因果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联系和发展规律
E. 否定之否定规律
【多选题】
以下哪些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___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E.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
A. 矛盾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内因论的观点
D. 联系的观点
E. 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多选题】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___
A. 它告诉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它告诉我们必须采取矛盾分析法
C. 它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 它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E. 它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最本质的东西
【多选题】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___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E.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多选题】
下列思想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___
A. “一分为二”
B. “万物莫不有对”
C. “和二为一”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E.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多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___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多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___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多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和含义是___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多选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___
A. 全面性
B. 终极性
C. 具体性
D. 客观性
【多选题】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是指___
A. 承认真理是具体的
B. 承认真理的全面性
C. 承认真是客观的
D. 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在于是否 ___
A. 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B. 符合马克思主义
C. 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多选题】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承认___
A. 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多选题】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___
A. 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 实践和辩证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多选题】
“按图所骥”的错误在于___
A. 相对主义
B. 教条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唯理论
E. 理论脱离实际
【多选题】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___
A. 真理原则
B. 平等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E. 价值原则
【多选题】
“跟着感觉走”本质上是 ___
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 唯我主义观点
D. 反理性主义观点
E.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多选题】
以下观点中包含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原理是 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E.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主要区别是 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 真理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条件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主观性
【多选题】
地理环境是___。
A.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C. 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D.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___.
A. 世界所有人们的总和
B. 某一阶段的人们的总和
C. 某一国家有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D. 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多选题】
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___。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多选题】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__。
A. 阶级斗争
B. 科学技术
C. 社会基本矛盾
D. 人民群众
【多选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___。
A.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 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 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多选题】
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___。
A. 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 意识形态中去寻找
C. 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 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多选题】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___。
A. 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B.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C.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的资源
D.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 地理环境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多选题】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包括___。
A. 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资料
B. 纳入生产过程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
C. 进入生产过程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
D. 经过加工的原料
E.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
【多选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___。
A.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社会意识是对科学文化的反映
D. 社会意识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E. 社会意识是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多选题】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之所以能起促进作用在于___。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 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C. 它能被群众所掌握
D. 它有相对独立性
E. 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的制约
【多选题】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说___。
A. 只要先进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生产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向前发展了
B. 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
C. 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D. 需要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
E. 需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
【多选题】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___
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B.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C. 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D. 是阶级社会特有的规律
E.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___。
A. 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B. 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帮助先进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
C. 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极力维护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
D. 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E.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多选题】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___。
A. 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
B. 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C. 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
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多选题】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___
A.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多选题】
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