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填空题】
113 现场审计组组长将其具体工作职责委托给副组长、主审或者现场审计组其他成员的,应当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书面明确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14 审前培训可采取___等形式。
【填空题】
115 ___但风险控制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的,视同已整改。
【填空题】
116 错误行为已纠正,且采取了有力的风险补救措施、责任追究到位的,___。
【填空题】
117 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___,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填空题】
118 国家实行___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填空题】
119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接受___。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___、___和___,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填空题】
120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___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
【填空题】
121 稽核检查组制定稽核检查方案按照___的要求制定稽核检查方案
【填空题】
组长和主稽人要及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分析解决现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稽核检查情况,对___作必要的调整。如现场稽核作业时间需调整,应提前告知被稽核单位。"
【填空题】
123 稽核工作方式按照稽核人员是否进入被稽核单位工作场所可分为___
【填空题】
124 "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___,在具体执行___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填空题】
125 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___和___.
【填空题】
126 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一是为了___,二是为了___。
【填空题】
127 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___和___。
【填空题】
128 在审计风险中,___和___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相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
【填空题】
129 当会计报表审计开始流行以后,审计工作主要是审查___。
【填空题】
130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___。
【填空题】
131 逆查法应先从___。
【填空题】
132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是___。
【填空题】
133 审计人员可以分为___、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
【填空题】
134 ___是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填空题】
135 现代审计是一种___ 的审计。
【填空题】
136 完整性目标的审计程序是从___追查至明细账。
【填空题】
137  按审计的目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___、合规审计和经营审计三类。 
【填空题】
138 审计目的体现了审计的___。
【填空题】
139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存在___。
【填空题】
140 将审计划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分类标准是___
【填空题】
141 社会审计的形成与某种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相联系,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是___
【填空题】
142 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审计人员对有关业务重做一遍,以判断有关人员是否遵循了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方法称为___
【填空题】
143 根据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报告一般应在实施审计终了后的几日内由审计小组向审计机关提出?___
【填空题】
14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设立负责审计的官员,称为___
【填空题】
145 上一级审计机关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应当在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的___
【填空题】
146 后续审计通常实施审计的单位是___。
【填空题】
147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___。
【填空题】
148 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行为,体现了审计职能中的___
【填空题】
149 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是___。
【填空题】
150 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审计为___。
【填空题】
151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___负责。
【填空题】
152 我国第一部正式的国家审计准则是___
【填空题】
153 我国社会审计工作的行业管理机构是___。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各类危险品可以与少量禁忌物品混合储存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装运易燃易爆危险物,尤其是罐体,必须配备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写过程,其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行性非常强,要专家支持,只要本单位工程技术相关人员参与就可以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因工负伤的,其医疗期间的待遇及一次性伤残补偿金,由聘用单位支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工作和休息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其中包括熟悉现代化管理的方法。掌握相应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为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业人员有自残行为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装运易燃易爆危险物,尤其是罐体,必须配备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可以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主要是爆炸品的火灾事故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体防护用品可以降低作业场所有害化学品的浓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因工负伤的,其医疗期间的待遇及一次性伤残补偿金,由聘用单位支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承担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裂解炉点火前,要分析燃料气中的氧含量和炉膛可燃气体浓度,直至合格后在进行点火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进入气体分析不合格的容器内作业,应佩戴口罩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拿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鼠经口急性毒性类别3判定依据为经口50< LD50≤200mg/kg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已知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突变的物质为类别1B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物质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的重点是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是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级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各自企业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蔓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报警
A. 对
B. 错
【判断题】
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治理信息
A. 对
B. 错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