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___以下的曲线半径轮轨磨耗大,噪声大,应尽量少用,尤其位于两站中间更应少用。
A. 150m
B. 200m
C. 250m
D. 300m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小半径的曲线,增加了轮轨的___,加大了线路养护维修的工作量。
【单选题】
地下隧道内,区间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辅助线、车场线,一般地段小于200m,困难地段不小于___。
A. 120m
B. 130m
C. 140m
D. 150m
【单选题】
地面线铺设无缝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为___。
A. 500m
B. 550m
C. 600m
D. 650m
【单选题】
衡量曲线圆顺度通常采用___的办法。
A. 测量正矢
B. 测量轨距
C. 测量水平
D. 测量高低
【单选题】
地铁列车在曲线轨道上运行时,会产生___,( )过大会影响行车安全。
A. 离心力
B. 向心力
C. 压力
D. 摩擦力
【单选题】
超高剩余部分称为过超高,超高不足部分称为___。
A. 平衡超高
B. 欠超高
C. 弯道超高
D. 三角坑
【单选题】
___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
A. 线路中心面
B. 线路刨切面
C. 线路横断面
D. 线路纵断面
【单选题】
123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坡段的特征由___和坡度值表示。
A. 坡段深度
B. 坡段高度
C. 坡段长度
D. 坡段宽度
【单选题】
线路坡度以轨面高程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为___。
A. 分割点
B. 变坡点
C. 间隔点
D. 变量点
【单选题】
由于区间隧道施工采用盾构法,有条件采用“___”纵断面型式。
A. 高站位、低区间
B. 低站位、低区间
C. 高站位、高区间
D. 低站位、高区间
【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曲线,半径300m及以上的均___。
A. 不设加宽
B. 设置5mm轨距加宽
C. 设置10mm轨距加宽
D. 设置15mm轨距加宽
【单选题】
隧道内正线的曲线因半径均不小于300m,故___。
A. 设置15mm轨距加宽
B. 设置10mm轨距加宽
C. 设置5mm轨距加宽
D. 不设置加宽
【单选题】
缓和曲线正矢是从直线向圆曲线方向渐渐从小变大的,其变化的大小称为___。
A. 缓和曲线正矢的缩小率
B. 缓和曲线正矢的扩大率
C. 缓和曲线正矢的递减率
D. 缓和曲线正矢的递增率
【单选题】
在___上设置的最大超高,必须有所限制。
【单选题】
地铁列车的质(重)量偏压在里股钢轨上,加剧里股钢轨的磨耗和压宽出___。
【单选题】
对于同一坡段来说,上坡的起点称为坡底,终点称为___。
【单选题】
同一坡度所持续的水平长度或距离称为___。
【单选题】
高架线应充分注意城市景观,考虑机车牵引能力,坡度尽量___。
【单选题】
在同一坡度上,两点高程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___。
A. 坡度值
B. 水平值
C. 深度值
D. 高程值
【单选题】
在作业区域前后___外摆放红闪灯设置防护。
A. 20米
B. 30米
C. 40米
D. 50米
【单选题】
将轨距尺的固定端紧贴一条钢轨的工作边,另一端放置在另一股钢轨工作边上,并左右移动,直至到最小间距,此时刻度即为___。
A. 准确支距值
B. 准确高低值
C. 准确轨距值
D. 准确正矢值
【单选题】
轨距尺垂直线路中心线架设在___,读取水平尺的气泡靠近末端相对应的值则为准确水平值。
A. 钢轨侧面
B. 钢轨顶面
C. 轨腰中间
D. 轨底中间
【单选题】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___,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A. 预防为主
B. 安全第一
C. 巡查第一
D. 安全为主
【单选题】
___是指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或者为消除施工影响,通过目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生成记录报告。
【单选题】
钢轨伤损分为轻伤、重伤和___三类。
A. 擦伤
B. 轻伤有发展
C. 重伤有发展
D. 折断
【单选题】
对易受盐碱浸蚀地段和隧道的钢轨,必要时可在钢轨上涂抹___。
A. 氧化剂
B. 水
C. 防锈剂
D. 耦合剂
【单选题】
线路两股钢轨接头,一般应采用___。
A. 承垫式
B. 悬空式
C. 相对式
D. 相错式
【单选题】
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___。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单选题】
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颏应靠贴轨距挡板或扭矩保持在___。
A. 50~120 N·m
B. 60~130 N·m
C. 70~140 N·m
D. 80~150 N·m
【单选题】
DTVI2-1型扣件(GJ-Ⅲ型扣件)螺旋道钉扭矩控制为直线及曲线半径≥800m地段为___,其余地段为150~180 N·m。
A. 100~130 N·m
B. 110~140 N·m
C. 120~150 N·m
D. 130~160 N·m
【单选题】
Ⅱ型检查坑扣件螺旋道钉扭矩为___;T型螺栓螺母拧矩为100~120 N·m。
A. 130~180 N·m
B. 140~190 N·m
C. 150~200 N·m
D. 160~210 N·m
【单选题】
DJK5-1型坑扣件螺旋道钉扭矩为___;T型螺栓螺母拧矩为100~120 N·m。
A. 100~130 N·m
B. 110~140 N·m
C. 120~150 N·m
D. 130~160 N·m
【单选题】
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___均匀顺坡。
A. 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
B. 较小超高向较大超高
C. 较远超高向较近超高
D. 较近超高向较远超高
【单选题】
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___。
A. 25m
B. 12.5m
C. 6m
D. 3.25m
【单选题】
线路设备修理分为___、维修和大修三大层次。
A. 故障修
B. 巡检
C. 抢修
D. 临时补修
【单选题】
轨道巡视作业周期为:正线开通初期3个月内每24小时巡查一遍,3个月后视情况可改为每48小时巡查一遍,车辆段、停车场所有线路___巡查一遍。
A. 每月
B. 每半月
C. 每双周
D. 每周
【单选题】
整体道床有___、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式及普通整体道床三种。
A. 碎石道床
B. 沥青道床
C.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D. 立柱式检查坑道床
【单选题】
曲线半径R≥300时,轨距加宽为___。
【单选题】
曲线半径150<R<300时,轨距加宽为___。
【单选题】
曲线半径R≤150时,轨距加宽为___。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 行业标准
B. 地方标准
C. 企业标准
D. 车间标准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 培训合格证书
C. 相应资格
D. 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单选题】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后逃逸的,由()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国务院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A. 无权
B. 经批准可以
C. 特殊情况下有权
D. 有权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后撤离现场
A. 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 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 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 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依法强制执行
A. 人民法院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公安机关
D.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 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工会组织
C. 生产经营单位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 安全作业培训
B. 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C. 安全生产知识
D.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的,不准提供
A. 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B.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D. 企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A. 定期
B. 周期性
C. 经常性
D. 一次性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A. 应急措施
B. 救援措施
C. 管理措施
D. 应急预案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 安全使用标志
B. 安全警示标志
C. 安全合格标志
D. 安全检验检测标志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 事故原因
B. 事故类型
C. 事故影响
D. 事故损失
【单选题】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 可以
B. 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
C. 不得
D. 一般不得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3,5
B. 5,10
C. 3,终身
D. 5,终身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A. 安全生产问责制度
B. 安全生产预防制度
C. 安全生产保障制度
D.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有相应的资金保障,()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保命钱”
A. 安全意识
B. 安全产出
C. 安全投入
D. 安全责任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
A. 责令停止生产
B. 责令停产整顿
C. 责令限期改正
D. 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给予罚款处罚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划分标准由()规定
A. 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各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
D. 人民法院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A. 安全生产教育
B. 安全技术培训
C.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 技术交底
【单选题】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A.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C.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D.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伍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 )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处上一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A. 发生一般事故的
B. 发生较大事故的
C. 发生重大事故的
D.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
【判断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
【判断题】
环境污染事故适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判断题】
各类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判断题】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判断题】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判断题】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判断题】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事故()
【判断题】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判断题】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判断题】
一般生产事故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判断题】
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以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判断题】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判断题】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并依法对事故进行定性处理()
【判断题】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判断题】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仅有相关单位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判断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判断题】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