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多选题】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___,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 作业规程#
C. 矿区保安制度#
D. 操作规程
【多选题】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___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 地方政府#
C.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本单位安全负责人
【多选题】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有___。
A. 有权获得作业场所安全与职业危害方面的信息#
B. 有权向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提出矿山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C. 对任何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决定好和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 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力
【多选题】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基本义务有___。
A. 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B.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C. 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的义务#
D. 发生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多选题】
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___时、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应及时发出警号。
A. 道岔#
B. 弯道#
C. 巷道口#
D. 风门
【单选题】
杭州地铁线路采用___标准轨距。
A. 1430mm
B. 1435mm
C. 1440mm
D. 1445mm
【单选题】
正线及配线钢轨宜采用___钢轨。
A. 50kg/m
B. 60kg/m
C. 70kg/m
D. 80kg/m
【单选题】
车场线宜采用___钢轨。
A. 38kg/m
B. 43kg/m
C. 50kg/m
D. 60kg/m
【单选题】
不同类型的钢轨应采用___连接。
A. 每米质量大的钢轨
B. 每米质量小的钢轨
C. 异型钢轨
D. 普通钢轨
【单选题】
4号线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为___。
A. 292m
B. 295m
C. 298m
D. 300m
【单选题】
总磨耗=垂直磨耗+___侧面磨耗。
A. 1
B. 1/2
C. 1/3
D. 1/4
【单选题】
垂直磨耗在___(距标准工作边)测量。
A. 钢轨顶面宽1/2处
B. 钢轨顶面宽1/3处
C. 钢轨顶面宽1/4处
D. 钢轨顶面宽1/5处
【单选题】
车场线终端应采用___车挡。
A. 滑动式
B. 半侧式
C. 月牙式
D. 固定式
【单选题】
侧面磨耗在___处测量。
A. 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
B. 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7mm
C. 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8mm
D. 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9mm
【单选题】
50kg/m和60kg/m的钢轨构造轨缝均为___。
A. 16mm
B. 18mm
C. 20mm
D. 22mm
【单选题】
其他专业需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必须经___同意。
A. 通号中心
B. 工务中心
C. 供电中心
D. 车站设备中心
【单选题】
曲线半径R≥300m时,轨距加宽___。
A. 0mm
B. 5mm
C. 10mm
D. 15mm
【单选题】
曲线半径150<R<300m时,轨距加宽___。
A. 0mm
B. 5mm
C. 10mm
D. 15mm
【单选题】
曲线半径R≤150m时,轨距加宽___。
A. 0mm
B. 5mm
C. 10mm
D. 15mm
【单选题】
轨距加宽值应在缓和曲线范围内递减,无缓和曲线时,在___地段递减。
【单选题】
单开道岔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___。
A. 1432mm
B. 1433mm
C. 1434mm
D. 1435mm
【单选题】
人工巡道的周期间隔不应超过___。
A. 72小时
B. 48小时
C. 36小时
D. 24小时
【单选题】
正线开通初期3个月内每24小时巡道一次,3个月后视情况可改为每___巡道一次。
A. 72小时
B. 48小时
C. 36小时
D. 24小时
【单选题】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靠贴时应及时___或更换。
【单选题】
尖轨硬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的应及时维修或___。
【单选题】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___。
A. 42mm
B. 44mm
C. 46mm
D. 48mm
【单选题】
当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___。
A. 48mm
B. 50mm
C. 52mm
D. 54mm
【单选题】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容许误差为___mm。
A. +2,-2
B. +3,-1
C. +1,-3
D. +3,-2
【单选题】
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___。
A. 1392mm
B. 1393mm
C. 1394mm
D. 1391mm
【单选题】
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___。
A. 1345mm
B. 1346mm
C. 1347mm
D. 1348mm
【单选题】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固定区、伸缩区、___三部分构成。
A. 缓冲区
B. 冲撞区
C. 待定区
D. 温度锁定区
【单选题】
警冲标设在汇合轨道线路两线间距为___的起点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
A. 3.2m
B. 3.5m
C. 3.8m
D. 4.1m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正线、试车线轨距作业验收标准为___mm。
A. +1,-3
B. +2,-2
C. +3,-1
D. +3,-2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车辆段(场)轨距作业验收标准为___mm。
A. +1,-3
B. +2,-2
C. +3,-2
D. +3,-1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正线、试车线轨距经常保养标准为___mm。
A. +1,-3
B. +5,-3
C. +2,-2
D. +3,-1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车辆段(场)轨距经常保养标准为___mm。
A. +1,-3
B. +5,-3
C. +2,-2
D. +3,-1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正线、试车线轨距临时补修标准为___mm。
A. +1,-3
B. +2,-2
C. +3,-1
D. +6,-3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车辆段(场)轨距临时补修标准为___mm。
A. +6,-3
B. +1,-3
C. +2,-2
D. +3,-1
【单选题】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正线、试车线水平作业验收标准为___。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___。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基层群众自治
C. 人民代表大会
D. 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题】
___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基本经济制度
D. 基本政治制度
【单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_。
A.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消灭剥削的制度
C.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D. 人民当家作主
【单选题】
___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
【单选题】
“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指的是___。
A. 商法
B. 经济法
C. 社会法
D. 行政法
【单选题】
我国制定的___,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对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作出规定,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依据。
A. 宪法相关法
B. 罪刑法定原则
C. 民法总则
D. 民事诉讼法
【单选题】
___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A. 民法
B. 刑法
C. 社会法
D. 行政法
【单选题】
___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旨在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A. 经济法
B. 社会法
C. 商法
D. 行政法
【单选题】
___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A. 经济法
B. 商法
C. 社会法
D. 民法
【单选题】
___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A. 宪法相关法
B. 行政法
C. 刑法
D. 诉讼法
【单选题】
___确立了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公开审判、两审终审等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A. 刑事诉讼法
B. 行政诉讼法
C. 诉讼法
D. 民事诉讼法
【单选题】
___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A. 民法
B. 刑法
C. 诉讼法
D. 非诉讼程序法
【单选题】
___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A. 民法
B. 刑法
C. 诉讼法
D. 非诉讼程序法
【单选题】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反映的是___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单选题】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反映的是___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单选题】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反映的是___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单选题】
“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 反映的是___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单选题】
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依宪治国
【单选题】
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___。
A.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 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
D.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
【单选题】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___。
A. 共产党
B. 工人阶级
C. 农民
D. 人民
【单选题】
___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
___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单选题】
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指的是___。
A. 以德治国
B. 依法治国
C. 依宪治国
D. 民主治国
【单选题】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法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___。
A. 内心信念
B. 传统习俗
C. 国家强制力
D. 社会舆论
【单选题】
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___。
A. 法治观念
B. 法治意识
C. 法治思维
D. 法治信仰
【单选题】
法律至上是指___。
A. 任何人无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必须遵守法律,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惩罚
B. 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C. 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笼子”,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
D. 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单选题】
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指的是___。
A. 法律的至上性
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C.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D. 法律的制约性
【单选题】
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是指___。
A.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C. 法律的科学性
D.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单选题】
___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 法律的至上性
C. 法律的制约性
D.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单选题】
权力制约是指___。
A. 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B. 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 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
C. 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D. 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
【单选题】
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___。
A. 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B. 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
C.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D. 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
【单选题】
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是指___。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单选题】
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是指___。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单选题】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是指___。
A. 权力由法定
B. 有权必有责
C. 用权受监督
D. 违法受追究
【单选题】
___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A. 按劳分配
B. 民主平等
C. 公平正义
D. 人权保障
【单选题】
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称为___。
A. 权利公平
B. 义务公平
C. 人权公平
D. 机会公平
【单选题】
___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
A. 权利公平
B. 规则公平
C. 救济公平
D. 机会公平
【单选题】
___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平等有效的救济。
A. 权利公平
B. 规则公平
C. 救济公平
D. 机会公平
【单选题】
___是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保障
【单选题】
___是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
A. 宪法保障
B. 立法保障
C. 行政保护
D. 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