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填空题】
1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 ___
【填空题】
14.“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___
【填空题】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实质上是共产党的领导。 ___
【填空题】
16.“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___
【填空题】
17.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及软弱性两面性。 ___
【填空题】
18.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 ___
【填空题】
19.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并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___
【填空题】
20.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___
【填空题】
1.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
【填空题】
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___
【填空题】
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___。
【填空题】
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___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填空题】
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___
【填空题】
6.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党的八大提出___的方针。
【填空题】
7.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为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___。
【填空题】
8.毛泽东提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___的方针.
【填空题】
9.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___的关系。
【填空题】
1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___
【填空题】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 ___。
【填空题】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___。
【填空题】
3.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___。
【填空题】
4.毛泽东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具体包括___。
【填空题】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有___
【填空题】
1.1997年召开的党的___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深刻阐述了其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填空题】
2.___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填空题】
3.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___,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填空题】
4.邓小平首次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党的___。
【填空题】
5.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___,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填空题】
6.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___。
【填空题】
8.___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填空题】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___。
【填空题】
11.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又正视现实、放眼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
【填空题】
12.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___
【填空题】
1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___
【填空题】
14.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__
【填空题】
1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设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目的是___
【填空题】
16.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___
【填空题】
17.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___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思想上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班组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检举。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判断题】
企业所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指负责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
【判断题】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生产经营单位缴纳。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工艺、设备等。
【判断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判断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凡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安全生产标准。
【判断题】
铁路沿线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协助铁路运输企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车站、列车秩序良好,铁路设施完好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
【判断题】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做到列车绝对正点到达。
【判断题】
对抢险救灾物资和国家规定需要优先运输的其他物资,应予优先运输。
【判断题】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将货物、包裹、行李运到目的站;逾期运到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支付违约金。
【判断题】
托运人或者旅客必须办理保价运输或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其中的一项。
【判断题】
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参加国际联运,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判断题】
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的建设计划必须符合全国铁路发展规划,并征得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授权的机构的同意。
【判断题】
擅自在铁路线路上铺设平交道口、人行过道的,只能由铁路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罚款。
【判断题】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在铁路线路上铺设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
【判断题】
修建跨越河流的铁路桥梁,应当符合地方规定的防洪、通航和水流的要求。
【判断题】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铁路建设,协助铁路运输企业做好铁路建设征用土地工作和拆迁安置工作。
【判断题】
在铁路线路上架设电力、通讯线路,埋置电缆、管道设施,穿凿通过铁路路基的地下坑道,可以不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判断题】
危险品的品名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
【判断题】
设计开行时速160公里以上列车的铁路应当实行全封闭管理。
【判断题】
铁路建设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等产品,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质量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判断题】
从事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安全检查标志,依法履行安全检查职责,但无权拒绝不接受安全检查的旅客进站乘车和托运行李物品。
【判断题】
从事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铁路工程建设活动。
【判断题】
QC小组活动是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开展持续改进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判断题】
QC小组是企业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意识的重要载体。
【判断题】
参加QC小组的成员应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
【判断题】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区别是组织原则、活动目的、活动方式不同。
【判断题】
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选题的侧重点、运用工具、活动程序相同。
【判断题】
QC小组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
【判断题】
QC小组的组建原则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
【判断题】
PDCA循环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的循环。
【判断题】
QC小组课题设定时要抓住三个要素:对象、问题、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