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判断题】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第一个在中国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作者和作品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族和科学。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20年8月,陈独秀等领导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地方共产党组织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的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变是七一五政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讨伐北洋军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革命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右倾机会主义在大革命后期才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五四运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要思想是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遵义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A. 对
B. 错
【判断题】
贺龙、彭德怀、郭沫若、徐特立等都是在大革命失败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杰出代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实行的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四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A. 对
B. 错
【判断题】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思想是在瓦窑堡会议中着重阐述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东北抗日联军牺牲的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是杨靖宇。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明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
A. 对
B. 错
【判断题】
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系统地阐述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A. 对
B. 错
【判断题】
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就是全面抗战路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加坡成立了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分支机构遍及东南亚各国。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36年广田弘毅提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成立防共委员会,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和政府(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投降的投降书。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在相持和反攻阶段抗击着全部侵华日军的64%。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28万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 对
B. 错
【判断题】
1948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发动三大战役,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判断题】
139图纸管理中不仅能对低压设备进行隐藏,也可以对营销设备进行隐藏
A. 对
B. 错
【单选题】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 )。
A. 两千多年
B. 三千多年
C. 四千多年
D. 五千多年
【单选题】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 君主立宪制
D. 宗族家长制
【单选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为核心。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单选题】
标志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件是( )。
A. 15世纪地理大发现
B.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单选题】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阶
B. 1644年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
C.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D.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单选题】
认识( )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B.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任务
D. 近代社会的阶级结构
【单选题】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
A.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黄埔条约
C. 《望厦条约》
D. 北京条约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黄埔条约
C. 《望厦条约》
D. 北京条约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黄埔条约
C. 《望厦条约》
D. 北京条约
【单选题】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旧民主主义社会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
A.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瓦解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
C. 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D.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单选题】
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 )。
A. 地主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 地主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中国工人阶级最先出现于( )中。
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B.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
C. 19世纪70年代官僚买办资本家企业
D. 19世纪70年代民族资本家企业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 )。
A. 18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70年代
C. 19世纪80年代
D. 19世纪90年代
【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的阶级是( )。
A. 地主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资产阶级
【单选题】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 )为出发点。
A. 捍卫中华文明
B. 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C. 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
D. 推翻封建统治制度
【单选题】
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是( )。
A. 革命与现代化水火不相容
B. 革命和现代化互为前提
C. 革命为现代化开辟道路
D. 现代化是革命后的必然结果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沙俄
D. 法国
【单选题】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单选题】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单选题】
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法国
D. 日本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单选题】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期间。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
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五口通商章程》
C. 《黄埔条约》
D. 《天津条约》
【单选题】
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 义和团运动
D. 洋务运动
【单选题】
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中日甲午战争
【单选题】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后达到高潮。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
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列强之间的矛盾
B. 国际舆论的谴责
C. 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 清政府的妥协
【单选题】
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戊戌维新
C. 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亥革命
【单选题】
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单选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盛世危言》
【单选题】
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的强大
B. 社会制度的腐败
C. 经济技术的落后
D. 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单选题】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以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
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孙中山
【单选题】
(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孙中山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