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
导入试题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___加强节约。 易 4
A. 全社会
B. 全领域
C. 全过程
D. 以上都正确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___加强节约。 难 4
A. 全社会
B. 农村
C. 城市
D. 以上都不正确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___加强节约。 难 4
A. 全领域
B. 东部发达地区
C. 西部大开发区
D. 以上都不正确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___加强节约。 难 4
A. 经济发展全过程
B. 经济高速增长期
C. 经济发展起步阶段
D. 以上都不正确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求必须在___加强节约。 易 4
A. 西部环境脆弱区
B. 全领域
C. 全过程
D. 以上都正确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___。 易 4
A. 和谐发展
B. 不平衡发展
C. 全面发展
D. 循环发展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___。 易 4
A. 和谐发展
B. 可持续发展
C. 全面发展
D. 循环发展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新理念表述正确的是___ 易 4
A. 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
B.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C.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D. 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坚持___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易 4
A. 保护资源
B. 节约资源
C. 提高效率
D. 保护环境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___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 易 4
A. 顺从自然
B. 尊重自然
C. 保护自然
D. 征服自然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有___。 易 4
A. 发展节约型经济
B. 开展科技创新
C.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D. 不开发资源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以下哪项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___。 易 4
A. 宗教信仰自由
B.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C. 计划生育
D. 对外开放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___。 易 4
A. 资源使用的减量化
B. 资源再利用
C. 资源再循环
D. 资源在无害化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新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易 4
A. 绿水青山不如金山银山
B. 先污染后治理
C.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D. 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___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易 4
A. 制度建设
B. 法律建设
C. 经济建设
D. 政治建设
【多选题】
/第十章/第五节 多选题 下列描述中,明确阐述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是___ 易 4
A.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 “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
C.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D.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___ 易 4
A.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B. 把公有制作为社会目标
C. 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 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___ 考察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难 4
A.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
D. 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地位是指___ 中 4
A.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B. 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 国际进步人士的先锋队
D. 中国农民阶级的先锋队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包括___ 中 4
A. 坚持党管干部与人才的原则
B.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C.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坚持当对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执政党对于国家权力机构的领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___ 中 4
A. 军事领导
B. 政治领导
C. 思想领导
D. 组织领导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新时期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包括___ 易 4
A. 外部环境考验
B. 市场经济考验
C. 改革开放考验
D. 执政考验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___ 易 4
A. 严格执纪执法
B. 加强思想教育
C. 严格规范权力行使
D. 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除面临四大执政考验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危险,主要有___ 易 4
A. 能力不足的危险
B. 脱离群众的危险
C. 精神懈怠的危险
D. 消极腐败的危险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党的能力不足表现在___ 易 4
A. 一些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学习
B. 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
C. 一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松懈
D. 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危难视而不见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主要保证有___ 易 4
A. 建设服务型政党
B. 建设斗争型政党
C. 建设服务型政党
D. 建设学习型政党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 “两个务必 ”是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的 难 4
A. 毛泽东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
B. 邓小平提出执政能力的新要求
C. 毛泽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D. 邓小平提出“两个务必”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作到___ 易 4
A.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法治化水平
B. 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C.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D.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下列有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论述,正确的有___ 考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系 难 4
A. 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
B. 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
C.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 都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___ 易 4
A. 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 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C. 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D. 保持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___ 易 4
A.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是因为___ 易 4
A.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
B.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C.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D. 中国共产党只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___ 易 4
A.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B. 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C. 人民的选择
D. 共产国际的选择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___ 易 4
A.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B.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C. 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需要党的领导
D. 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需要党的领导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它所要解决是进一步___的问题 易 4
A. 加强事事由党做决定
B. 改革和完善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C.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D.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党在国家发展中带有___重大问题上领导核心和决定性作用 易 4
A. 全局性
B. 战略性
C. 根本性
D. 关键性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就要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这是因为___ 易 4
A. 要解决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
B.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D.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不断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多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多选题 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党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___ 易 4
A. 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
B. 要求党员在形式上入党
C. 要求党员首先在形式上入党
D. 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多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多选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___ 易 4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C. 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
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多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有___ 易 4
A.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 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
D.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多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多选题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必须具体体现在党___ 中 4
A. 领导立法
B. 保证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带头守法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下阶段反假货币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4)113号)要求,对于___等重大敏感事件,应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告
A. 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付出假币
B. 发现大量同冠字号码假币并被媒体报道甚至炒作
C. 发现机具无法识别的假人民币和外币
【多选题】
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行为有___
A. 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
B. 熔炼硬币
C. 装帧人民币
D. 用人民币制作工艺品
【多选题】
以下对金融机构现金清分中心发现人民币假币后的操作表述正确的是___
A. 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并换人复核
B. 填写《假币代保管登记簿》
C. 假币实物加盖“假币”印章并用专用袋封存妥善保管
D. 假币实物不加盖“假币”印章并用专用袋封存单独妥善保管
【多选题】
根据《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_16999-20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误辨率是指真币辨为假币的张数的比率
B. 误辨率是指未辨出的假币张数与实际清点假币张数的比率
C. 冠字号码识别率是指发生冠字号码误识的纸币数量与实际识别纸币数量的比率
D. 漏辨率是指未辨出的假币张数与实际清点假币张数的比率
【多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___
A. 金融机构要提高服务意识,认真贯彻有关人民币收付业务规定,规范人民币收付业务
B. 金融机构要重视回笼人民币的整点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内控机制
C. 加大反假货币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公众爱护人民币、防范假币的意识
D.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大对人民币流通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多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面额的纸币采用的是双面凹印___.
A. 100元
B. 50元
C. 20元
D. 10元
E. 5元
【多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正面行名下方底纹中的胶印缩微文字是___.
A. RMB50
B. ¥50
C. 50
D. CNY50
【多选题】
2005年版100元纸币凹印缩微文字有___调整.
A. 背面主景下方的凹印缩微文字“RMB100”长度适当缩短
B. 背面主景下方的凹印缩微文字“RMB100”长度适当加长
C. 背面主景下方的凹印缩微文字“RMB100”不穿过面额数字和“YUAN”
D. 背面主景下方的凹印缩微文字“RMB100”穿过面额数字和“YUAN”
【多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纸币增加的公众防伪特征是___.
A. 胶印对印图案
B. 光变油墨面额数字
C. 凹印手感线
D. 白水印
【多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___元纸币背面中间,在紫外光下显现绿色荧光图案
A. 50
B. 20
C. 10
D. 5
【多选题】
2005年版人民币___纸币采用了白水印技术
A. 100
B. 50
C. 20元
D. 1元
【多选题】
是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5元纸币的防伪特征___.
A. 摸
B. 看
C. 听
D. 测
【多选题】
2005年版10元纸币防伪特征的是___.
A. 固定花卉水印
B. 白水印
C. 红蓝彩色纤维
D. 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
【多选题】
下列___是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5元纸币的防伪特征
A. 白水印
B. 凸印接线技术
C. 胶印缩微文字
D. 隐形面额数字
【多选题】
下列___是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元纸币的防伪特征
A. 固定花卉水印
B. 隐形面额数字
C. 光变面额数字
D. 双色横号码
【多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使用的防伪油墨主要有___
A. 光变油墨
B. 磁性油墨
C. 有色荧光油墨
D. 无色荧光油墨
【多选题】
假币收缴必须遵循的操作程序___
A. 在持有人视线范围内当面收缴
B. 加盖“假币”章或专用袋加封
C. 出具《假币收缴凭证》
D. 向持有人告知其权利
E. 将盖章后的假币退还持有人
【多选题】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由合并组建而成___
A. 西北农民银行
B. 北海银行
C. 华北银行
D. 冀南银行
【多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5年版人民币应当公告的内容包括、主色调、主要特征等___
A. 发行时间
B. 面额
C. 图案
D. 式样
E. 发行目的
【多选题】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券别由苏联代印___
A. 1元券
B. 3元券
C. 5元券
D. 10元券
【多选题】
第四套人民币使用的防伪油墨有___
A. 无色荧光油墨
B. 磁性油墨
C. 有色荧光油墨
D. 防复印油墨
【多选题】
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号码颜色有___
A. 红色
B. 黑色
C. 蓝色
D. 紫色
【多选题】
假人民币伪造光变油墨的方法主要有___
A. 用普通单色油墨印刷
B. 用珠光油墨印刷
C. 用凹版印刷
D. 用胶印印刷
【多选题】
以下属于伪造币___
A. 拓印假币
B. 复印假币
C. 拼凑假币
D. 描绘假币
【多选题】
开发和推广应用反假货币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是___
A. 推动了人民银行信息化建
B. 为实现反假货币工作管理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C. 为反假货币业务操作规范化提供了保证
D. 为加强对基层行的业务指导创造了条件
E. 促进了反假货币工作制度化建设
【多选题】
假币销毁一般采用方式___
A. 填埋
B. 喷浆
C. 火焚
D. 熔炼
【多选题】
“假币”印章的使用单位或部门包括___。
A. 中国银行
B. 中国工商银行
C. 兴业银行
D. 银监会
【多选题】
存取款一体机配款实现冠字号码记录的途径有___。
A. 存取款一体机加装冠字号码记录模块记录冠字号码
B. 由清分中心记录冠字号码
C. 由网点自主清分并记录冠字号码
【多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0年版纸币采用的安全线是___
A. 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
B. 间断式安全线
C. 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
D. 荧光安全线
【多选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钞处理设备管理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09)125号)文件内容,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钞处理设备的是___
A. 自助取号机
B. 清分机
C. 鉴别仪
D. 运钞箱
【多选题】
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遇到___情形,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提供有关线索。
A.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含10张、枚)以上的
B. 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
C. 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D. 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多选题】
下列哪些人民币不能流通___。
A. 人民币样币
B. 停止流通的人民币
C. 不能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
D. 不能兑换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
【多选题】
验钞仪使用的检测技术主要有___。
A. 紫外荧光检测
B. 磁性油墨检测
C. 红外特征检测
D. 安全线检测
【多选题】
以下___不属于现金清分业务。
A. 银行临柜人员对收入现金进行手工挑剔、鉴伪
B. 清分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对现金进行清点处理
C. 使用清分设备挑剔假币并按照标准进行质量分类
D. 用A类点钞机计数并记录冠字号码
【多选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整点中心发现假币解缴单中的假币制作方式包括___.
A. 伪造币
B. 拼凑币
C. 变造币
D. 揭页币
【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10平方毫米以上的不宜流通
B. 纸币票面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的不宜流通
C. 不宜流通的人民币应交存人民银行
D.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要做到柜面收到的每一张(枚)人民币都按照标准进行整点
【多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拒绝受理___提出的货币真伪鉴定申请。
A. 持有人
B. 金融机构
C. 授权的鉴定机构
【多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包括___。
A.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 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C. 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D. 经理国库
【多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依据___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A.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B. 《人民币图样管理办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多选题】
关于《假币收缴凭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假币收缴凭证》为中英文对照,一式三联
B. 《假币收缴凭证》为中英文对照,一式二联
C. 《假币收缴凭证》第一联由收缴单位留底,第二联交被收缴人
D. 持有人对被收缴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欢迎使用我爱刷题
×
微信搜索我爱刷题小程序
温馨提示
×
请在电脑上登陆“www.woaishuati.co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