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单选题】
商场中无自然采光楼梯间的顶棚应采用___级装修材料。
A. A级
B. B1级
C. B2级
D. B3级
【单选题】
商场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应采用___装修材料。
A. A级
B. B1级
C. B2级
D. B3级
【单选题】
地下商场建筑中疏散通道应___采用A级装修材料。
A. 绝大部分
B. 极少部分
C. 顶棚部分
D. 全部
【单选题】
商场中安全出口的门禁系统必须具备___的功能。
A. 遥控自动开启
B. 断电自动锁闭
C. 声控自动开启
D. 断电自动停止锁闭
【单选题】
商场中安全出口的门禁系统,___只能由控制中心遥控开启的门禁系统。
A. 推广使用
B. 限制使用
C. 严禁使用
D. 允许使用
【单选题】
集贸市场内的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___。
A. 共同设置
B. 共用回路
C. 分开设置
D. 共用电源
【单选题】
托儿所、幼儿园属于___。
A. 公众聚集场所
B. 人员密集场所
C. 歌舞游艺场所
D. 游乐场所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托儿所、幼儿园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必须自成一个___。
A. 独立的防火分区
B. 独立的单元
C. 独立的楼层
D. 独立的房间
【单选题】
托儿所、幼儿园不应和___组合建造。
A. 商业网点
B. 居民住宅
C. 娱乐场所
D. 汽车库
【单选题】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设置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活动用房和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___。
【单选题】
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设置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活动用房和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___。
【单选题】
托儿所、幼儿园应配备___的应急照明装置。
A. 采用蓄电池
B. 采用集中供电
C. 采用自备发电机
D. 采用双回路
【单选题】
托儿所、幼儿园严禁使用___照明。
A. 白炽灯
B. 日光灯
C. 碘钨灯
D. 蜡烛
【单选题】
严禁在幼儿活动场所、幼儿宿舍内使用___等电器设备。
A. 收音机
B. 录音机
C. 电熨斗
D. 电视机
【单选题】
某地下三层建筑,地下一层设有歌舞娱乐场所,该建筑应设___。
A. 开敞楼梯间
B. 敞开楼梯间
C. 封闭楼梯间
D. 防烟楼梯间
【单选题】
某地下二层商场,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相差12m,该建筑应设___。
A. 开敞楼梯间
B. 敞开楼梯间
C. 封闭楼梯间
D. 防烟楼梯间
【单选题】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安全疏散出口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B. 安全出口总宽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不考虑单个出口的净宽度
C. 安全疏散出口不应装设铁栅栏、铁门、铝合金门等等金属材质栅栏、门
D. 安全疏散出口不应装设转门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共娱乐场所窗户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不应被封堵
B. 装修时可以遮挡,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C. 可以装设铁栅栏,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D. 窗户可开启面积不应大于地面面积的2%
【单选题】
建筑面积为___m2以上且经营可燃商品的商场应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A. 500
B. 1000
C. 300
D. 800
【单选题】
地下商场的装修中,疏散通道应全部采用___级装修材料。
【单选题】
集贸市场严禁经营、储存___。
A. 小五金商品
B. 日用百货
C. 易燃易爆物品
D. 纺织品
【单选题】
建筑面积在___m2以上且经营可燃商品的集贸市场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A. 300
B. 500
C. 800
D. 1000
【单选题】
公共娱乐场所设在3层及3层以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
【单选题】
设置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___个。
【单选题】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容纳人数不超过2000人时,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___人。
A. 50
B. 100
C. 150
D. 250
【单选题】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___m。
A. 1、1
B. 1、2
C. 1、4
D. 1、3
【单选题】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净宽度不应小于___m。
A. 1、2
B. 1、5
C. 2、0
D. 3、0
【单选题】
商住楼内的住宅的疏散楼梯应当___。
A. 尽量与其他防火分区合用
B.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C. 独立设置
D. 设计为防烟楼梯间
【单选题】
设置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严禁使用___。
A. 液化石油气
B. 蜂窝煤
C. 天然气
D. 电饭煲
【单选题】
单层、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人防工程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在安全出口和疏散走道上设置的应急照明,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___min。
【单选题】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其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___min。
【单选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在疏散走道上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除袋形走道和走道转角区外,其间距不应大于___m。
【单选题】
在地下建筑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只允许设在___。
A. 地下1层,且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0m
B. 地下1、2层
C. 地下1、2、3层
D.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的任意层
【单选题】
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___个。
【单选题】
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___。
A. 香烟
B. 可燃物品
C. 含酒精饮料
D. 易燃易爆物品
【单选题】
录像厅、放映厅营业时,容纳人数不得超过___。
A. 该场所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所得人数
B. 经营者确定的人数
C. 该场所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所得人数
D. 额定人数的70%
【单选题】
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___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A. 出差
B. 不愿意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C. 变更
D. 外出旅游
【单选题】
公共娱乐场所的___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以保证火灾初起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A. 影剧院
B. 录像厅
C. 礼堂
D. 卡拉OK厅及其包房
【单选题】
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标志应设置在___。
A. 出口的正上方
B. 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C. 地面上
D. 顶棚上
【单选题】
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应设置在___。
A. 走道地面上
B. 走道顶部
C. 距地面1m以下墙面上
D. 距地面1m以上墙面上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出现,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___
【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是北宋时期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___
【单选题】
商朝的司(后)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青铜器。___
【单选题】
秦汉时期,中国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___
【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成为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社会原因。___
【单选题】
1905 年,我国第一部电影《雷雨》问世。___
【单选题】
清代蒲松齡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白话文小说的高峰。___
【单选题】
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晦”,把最后一日叫“朔”。___
【单选题】
西汉武帝时期始办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___
【单选题】
唐代以后,中国儒学从重视“五经”转向重视“四书”。___
【单选题】
京剧脸谱当中,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___
【单选题】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杜甫在成都的居所所见到的场景。___
【单选题】
散曲兴于金,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___
【单选题】
各种特殊的火山地形景观及地质构造,是阳明山的一大特色。___
【单选题】
安平古堡位于高雄,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城堡,曾为郑成功王府所在地。___
【单选题】
日本传统文化以“三道”为代表,即茶道、花道和武士道。___
【单选题】
圣陶沙是马来西亚本岛以外的第一大岛。___
【单选题】
德国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塔教堂。___
【单选题】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___
【单选题】
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___
【单选题】
古代纪时辰用十二地支,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与之对应。___
【单选题】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开始实行的中央官制。___
【单选题】
封建科举考试体系中,乡试又被称为“春闱”。___
【单选题】
皇帝的母亲和姑母依次称为皇太后、大长公主。___
【单选题】
古代纪月,仲春、季夏、仲秋、孟冬依次指二月、六月、八月、十月。___
【单选题】
对联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而来,一般要押韵。___
【单选题】
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系统。___
【单选题】
头上都蓄有一蓬头发,这是___男子最高贵的地方,忌旁人用手触摸。
【单选题】
中国地理纬度最南端的城市是___。
A. 三亚市
B. 琼海市
C. 永兴市
D. 三沙市
【单选题】
“丹霞地貌”是在巨厚的___砂砾岩岩层上,由内外营力作用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A. 紫红色
B. 黑红色
C. 褐红色
D. 红色
【单选题】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是作者描写在___所见的情景。
A. 镇海楼
B. 晴川阁
C. 蓬莱阁
D. 滕王阁
【单选题】
阿注婚是___摩梭人的习俗。
A. 土家族
B. 黎族
C. 纳西族
D. 白族
【单选题】
“龙虎斗”是驰名中外的___传统名菜。
【单选题】
“抛绣球、碰红蛋、踢毽子、抢花炮”是___中举行的活动。
A. 彝族火把节
B. 壮族歌圩节
C. 苗族芦笙节
D. 白族三月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