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九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
【判断题】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判断题】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
【判断题】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之外作出规定。( )
【判断题】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判断题】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所有行政处罚权。( )
【判断题】
某市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一商贩抵制,便依法将其带回执法大队讯问。
【判断题】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
【判断题】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
【判断题】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题】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判断题】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同时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
【判断题】
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判断题】
无论如何,只要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就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判断题】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判断题】
行政机关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判断题】
《行政处罚法》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判断题】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后,按照当事人要求举行的听证会均应当公开进行。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港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不得超过相关标准向大气排放动力装置运转产生的废气以及船上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交付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质不明的货物,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机构进行货物污染危害性评估分类,确定安全运输条件。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禁止向内河水域排放船舶垃圾。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某船舶将燃油舱中的污染物通过过驳方式交付储存,双方应当遵守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管理要求。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在港从事污染物接收、燃料供受等相关作业的,在开始作业时,只能通过甚高频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作业时间、作业内容等信息。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某船舶在长江航行,为了方便处理垃圾,该船可以使用焚烧炉进行垃圾焚烧。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应当将使用完毕的《油类记录簿》《货物记录簿》在船上保留2年。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某水上燃料加注站,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污染技术标准,因此其在接受燃料补给作业时,不需要办理相关作业手续。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在内河船长10米及以上的船舶应当设置符合格式要求的垃圾告示牌,告知船员和旅客关于垃圾管理的要求。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在内河航行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并符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有关要求。
【判断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提供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应当是原件原物,不可以提供复印件。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在污染物接收作业完毕后,应当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处理单证,无需船方签字确认。
【判断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船舶,应当投保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或者取得财务担保。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单证或者财务担保证明的副本可以不随船携带。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适任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和考场规则由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自行组织制定并公布。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被依法扣留期间,持证人可以申请补发《适任证书》。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已经取得《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申请延伸航区(线)的,应当通过所申请航区(线)的适任考试。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在内河危险品船、客船等特殊船舶上任职的船员,应当完成相应的特殊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理论考试全部不及格者,但只要实际考试及格,就有资格申请补考。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适任考试任一科目不合格的,可以自初次适任考试通知书签发之日起3年内申请补考。
推荐试题
【填空题】
264 审计组织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所负的审计责任是___
【填空题】
265 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___
【填空题】
266 社会审计人员未按协议书规定的时间提交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应负的责任是___。
【填空题】
267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颁布《审计条例},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成立了___。
【填空题】
268 国家审计机关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某种严重经济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的财经法纪审计是___。
【填空题】
269 按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___
【填空题】
270 对计划、预算和决策进行审查,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方案和预算的编制、投资方案的选择、经营决策的制定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审查的审计是___。
【填空题】
271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___
【填空题】
272 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产生是在___。
【填空题】
274 编写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是___
【填空题】
275 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___
【填空题】
276 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确定的审计目的、并对总体审计目标予以细化的是___
【填空题】
277 在审计证据中占主要部分,数量多,来源广的审计证据是___
【填空题】
278 符合性测试应尽可能安排在___进行
【填空题】
279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与___相关
【填空题】
280 审计准则最早产生于___的民间审计领域。
【填空题】
281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组成内容包括___。
【填空题】
282 我国政府审计组织的模式属于___
【填空题】
283 在我国审计一词最早出现于___
【填空题】
286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存在___关系
【填空题】
287 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的盘点,并进行适当抽查而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是___
【填空题】
288 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的审计方法是___
【填空题】
289 其他审计组织承办审计机关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___
【填空题】
290 政府审计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___和___
【填空题】
291 审计机关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报告所反映内容及相关情况的专门文书是___
【填空题】
292 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的审计取证方法是___
【填空题】
293 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中储存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属于___
【填空题】
294 审计机关为了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对某一行业或者专项资金进行审计而制定的总体工作计划称为___
【填空题】
295 属于按照审计主体划分的审计类别是___
【填空题】
296 在我国,社会审计审计报告的签署人必须是___
【填空题】
297 按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结束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在___日内
【填空题】
298 2006年2月28日十届人大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___,施行是___
【填空题】
299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应当对审计项目总体质量负责的是___
【填空题】
300 确立我国现行国家审计监督制度最权威的法律依据是___
【填空题】
301 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最能体现的审计职能是___
【填空题】
302 ___是编写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