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式样要严格遵守 GB21861的规定,检验报告应由授权签字人签字批准,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由送检人转交机动车所有人),一份交车辆管理所,一份留存检验机构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要在有 2条(含)以上检测线的检验机构推行预约检验服务,在核定检验机构检测能力的基础上,允许机动车所有人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预约检车
【判断题】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12)规定,专用校车可以设置车外行李架
【判断题】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12)规定,车内外不得有容易卡住幼儿和小学生手指的孔洞,并不应存在可能致人员受伤的突起、凹陷、尖角等缺陷
【判断题】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12)规定,驾驶员座椅应配备 2点式安全带
【判断题】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12)规定,专用校车应有倒车语音提示系统
【判断题】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12)规定,乘员舱内应配备灭火器,应保证至少一个照管人员座椅附近和驾驶员座椅附近各有一 只至少2kg 重的 ABC 型二氧化碳灭火器,其要求应符合 GB 4351.1 的规定。灭火器的安装位置应清晰或清楚标识,在紧急情况易于取用。灭火器的压力表应在不移动灭火器的条件下能观察到压力情况
【判断题】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12)规定,专用校车应在车后围板外表面、后方车辆接近时可以看到的区域,清晰标示“请停车等候”及“当停车指示牌伸出时”红色字样
【判断题】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的限值
【判断题】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也适用于军队、武警、公安特警装备的专用车辆
【判断题】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除符合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办理相应登记或者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判断题】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规定,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体)的汽车及挂车后悬应小于或等于轴距的65%。专用作业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后悬可按客车后悬要求核算, 其他车辆后悬应小于或等于轴距的 55%
【判断题】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规定,汽车或汽车列车驱动轴的轴荷不应小于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总质量的25%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 —2017)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评价的通用要求,针对各个不同规模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参考依据本标准发布的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适用于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不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自我评价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规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备案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规定,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辅助人员进行监督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程序。明确对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理职责, 跟踪和记录投诉,确保采取适宜的措施,并注重人员的回避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规定,内审员须经过授权,具备相应资格,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规定,驾驶机动车进行检验的检验人员应持有与检验车型相对应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在检验前熟悉所检机动车的操作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 —2017)规定,机动车检验机构应有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在场区道路设置上应注明人行通道和车行道, 保证人员安全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规定,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场地、建筑等设施应能够满足承检车型检验项目和保障安全的需要,至少应有检验车间、停车场、场区道路、业务大厅、办公区等设施,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时应有检查地沟或者举升装置,各设施布局合理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 —2017)规定,行车制动路试检验应有水泥或者沥青路面的试验车道,驻车制动路试检验应有驻车坡道或符合规定的路试驻车制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试验车道和驻车坡道应正确标识并有安全防护措施要求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规定,设备之间的比对不可以被视为期间核查的一种方法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规定,机动车检验可以分包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规定,不得在已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做任何修改和增加内容
【判断题】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规定,如确需对检验报告进行修改或增加内容,应将报告收回、作废,并发出新的报告
【判断题】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2014)所称非法改装车,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改变了已认证或者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机动车
【判断题】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2014)规定,轿车按照其规格术语确定为“大型轿车”、“小型轿车”和“微型轿车”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适用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本标准也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入境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所称车辆唯一性检查,是指对机动车的号牌号码和类型、车辆品牌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车辆颜色和外形进行检查,以确认送检机动车的唯一性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规定,装有车载诊断系统(OBD)的车辆,不应有与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其他与行车安全相关的故障信息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规定,半挂牵引车可与半挂车组合成铰接列车后同时实施检验,不可以单独检验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规定,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类型、车辆品牌/型号,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规定,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一致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规定,车辆不应有加装或改装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可以有后射灯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规定,授权签字人应逐项确认检验结果并签注整车检验结论。检验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送检机动车所有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均合格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判断题】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适用于在我国道路上 行驶的所有机动车,也适用于有轨电车及并非为在道路上行驶和使用而 设计和制造、主要用于封闭道路和场所作业施工的轮式专用机械车
【判断题】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所称机动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挂车
推荐试题
【判断题】
按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进境供拆解用的废旧船舶,由口岸海关实施动植物检疫。
【判断题】
过境动物运达进境口岸时,进境口岸海关只需对动物进行临床检疫,经检疫合格的,准予过境。
【判断题】
装载过境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运输工具或者包装物、装载容器有可能造成途中散漏,且无法采取密封措施的,不准过境。
【判断题】
口岸海关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可以登船、登机、登车实施现场检疫。
【判断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经检疫发现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必须作熏蒸、消毒或者其他除害处理。
【判断题】
装载进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车辆,经检疫发现病虫害的,其装载的货物无需一并作除害处理。
【判断题】
进境、过境运输工具在中国境内停留期间,交通员工和其他人员需要将所装载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带离运输工具,应当向口岸海关申报。
【判断题】
装载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出境的运输工具,装载前应当在口岸海关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
【判断题】
装运供应香港、澳门地区的蔬菜的回空车辆,无需作防疫消毒处理。
【判断题】
口岸海关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和船舶装载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可以在锚地实施检疫。
【判断题】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里的进出境运输工具,是指用以载运人员、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各种船舶、车辆、航空器和驮畜。
【判断题】
我国淘汰的用于拆解的国际航行船舶(中国国籍)无需实施动植物检疫。
【判断题】
从事运输工具检疫除害处理业务的人员,须经直属海关核准。
【判断题】
口岸海关无权对来访的军舰登轮实施动植物检疫。
【判断题】
未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无需实施检疫。
【判断题】
在进境邮轮停靠期间,旅客下船游玩时可以携带水果等自用食品。
【判断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经检疫发现有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海关必须进行封存或者销毁处理。
【判断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进境运输工具经检疫或者经消毒处理合格后,运输工具负责人或者其代理人要求出证的,由海关签发《运输工具检疫证书》或者《运输工具消毒证书》。
【判断题】
享有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外国机构和人员公用或者自用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进境,海关不予实施动植物检疫。
【判断题】
海关总署对向中国输出动植物产品的国外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判断题】
输入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的,由海关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者其代理人作除害、退回或者销毁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的,准予进境。
【判断题】
检疫证书是指动植物检疫机关出具的关于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健康或者卫生状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动物检疫证书》、《植物检疫证书》、《动物健康证书》、《兽医卫生证书》、《熏蒸/消毒证书》等。
【判断题】
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报检时,在提供贸易合同、发票、产地证书的同时,还必须提供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的检疫证书;需办理入境检疫审批手续的,还应提供入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判断题】
输出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检疫依据包括输入国家或者地区和中国有关动植物检疫规定、双边检疫协定及贸易合同中订明的检疫要求等。
【判断题】
输出动物,出境前需经隔离检疫的,须在口岸海关指定的隔离场所检疫。
【判断题】
装载过境动物的运输工具、装载容器、饲料和铺垫材料,必须符合中国动植物检疫的规定。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的"其它检疫物"的范围包括:动物疫苗、血清、诊断液、动植物性废弃物、动物精液等。
【判断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经检疫发现有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海关必须进行封存或者销毁处理。
【判断题】
输出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由海关实施检疫,经检疫不合格又无有效方法作除害处理的,不准出境。
【判断题】
输入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的,由海关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者其代理人作除害、退回或者销毁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的,准予进境。
【判断题】
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判断题】
国外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并可能传入中国时,海关总署应当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必要时可以下令禁止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进境或者封锁有关口岸。
【判断题】
在进境动物风险分析中,危害确认本身就是一个简单风险评估过程。
【判断题】
在进境动物检疫风险分析过程中,风险交流主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
【判断题】
为尽可能防止动物疫病传入传出风险,进出境动物检疫管理措施应尽可能严格。
【判断题】
进境动物检疫风险管理措施必须以国际标准为依据,不得严于国际标准。
【判断题】
在进境动物检疫风险分析过程中,如果某些数据缺乏,可以进行合理假定。
【判断题】
在进境动物检疫风险分析过程中,定量分析是采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因此其结果比定性分析更可靠。
【判断题】
在进境动物检疫风险分析过程中,风险预警是一种预防性安全保障措施。
【判断题】
进境水生动物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和疫病监测计划由海关总署制定,各直属关负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