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
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依照本法的规定对价格违法
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36、《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
为进行举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负责为举报者保
密。
【判断题】
37、《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
致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判断题】
3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
察院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机动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办
理机动车登记。
【判断题】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十二条规定,
税务部门、
保险机构不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集中办理与机动车有
关的税费缴纳、保险合同订立等事项。
【判断题】
4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号
牌应当悬挂在车前、车后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
【判断题】
4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摩托车4年以内每
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判断题】
4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已注册登
记的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时,机动车行驶证记载的登记内容与该机动车
的有关情况不符,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机动车登记证书的,不予通过检验。
【判断题】
43、《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应当配备统
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校车未运载学生上道路行驶的,不得使用
校车标牌、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
【判断题】
44、《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
供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校车的安全维护,建立安全维护档案,保证校车
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校车,应当停运维修,消除安全
隐患。
【判断题】
45、《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校车标
牌的,由交通运输部门收缴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扣留该机动车,处2000
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
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
【判断题】
47、《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
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
量行政部门申请设备标定。
【判断题】
4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
格的计量器具。在教学示范中使用计量器具不受此限。
【判断题】
49、《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计量器
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
其赔偿损失,
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
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判断题】
50、《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所称的计量认证是指政府计量行政
部门对有关技术机构计量检定、
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的考核和证明。
【判断题】
51、《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规定,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
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
【判断题】
52、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在
本市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期间,机动车需要临时在道路上行驶的,应当取得
临时通行牌证。
【判断题】
5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二十二条规
定,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
会责任。
【判断题】
5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二十六条规
定,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
业。
【判断题】
55、《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规定,检验检
测机构授权签字人应当符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能力要求。非授权签字
人经最高管理者同意后可以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判断题】
56、《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二十七条规
定,检验检测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不得伪造、
变造、冒用、租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不得使用已失效、撤销、注销的资
质认定证书和标志。
【判断题】
5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二十八条规
定,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应当
在其检验检测报告上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并标注资质认定标志。
【判断题】
5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三十五条规
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资质认定部门的要求,参加其组织开展的能力验
证或者比对,以保证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
【判断题】
59、《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三十七条规
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
和要求、遵守从业规范、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等内容的年度报告,以及统计数
据等相关信息。
【判断题】
60、《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24号)第四条规定,车辆管理所
应当使用计算机登记系统办理机动车登记,并建立数据库。不使用计算机登
记系统登记的,登记无效。
【判断题】
61、《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24号)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检
验合格标志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持行驶证向机动车登
记地或者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或者换领。车辆管理所应
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补发或者换发。
【判断题】
62、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机动
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式样要严格遵守GB21861的规定,检验报告应由授权签
字人签字批准,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由送检人转交机
动车所有人),一份交车辆管理所,一份留存检验机构。
【判断题】
63、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推行
机动车预约检验。要在有2条(含)以上检测线的检验机构推行预约检验服
务,在核定检验机构检测能力的基础上,允许机动车所有人通过互联网、电
话等方式预约检车。
【判断题】
64、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2012)规定,专用校车可以设置
车外行李架。
【判断题】
65、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2012)规定,车内外不得有容易
卡住幼儿和小学生手指的孔洞,并不应存在可能致人员受伤的突起、凹陷、
尖角等缺陷。
【判断题】
66、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2012)规定,驾驶员座椅应配备
2点式安全带。
【判断题】
67、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2012)规定,专用校车应有倒车
语音提示系统。
【判断题】
68、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2012)规定,乘员舱内应配
备灭火器,应保证至少一个照管人员座椅附近和驾驶员座椅附近各有一
只至少2kg重的ABC型二氧化碳灭火器,其要求应符合GB4351.1的
规定。灭火器的安装位置应清晰或清楚标识,在紧急情况易于取用。灭
火器的压力表应在不移动灭火器的条件下能观察到压力情况。
【判断题】
69、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2012)规定,专用校车应在
车后围板外表面、后方车辆接近时可以看到的区域,清晰标示“请停车
等候”及“当停车指示牌伸出时”红色字样。
【判断题】
70、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1589—2016)
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的限值。
【判断题】
7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1589—2016)
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也适用于军队、武警、公安
特警装备的专用车辆。
【判断题】
72、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机
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除符合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和
本市环境保护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办理相应登记或者不予核发检验合
格标志。
【判断题】
73、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1589—2016)
规定,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体)的汽车及挂车后悬应小于或等于轴
距的65%。
专用作业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后悬可按客车后悬要求核算,
其他车辆后悬应小于或等于轴距的55%。
【判断题】
74、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1589—2016)
规定,汽车或汽车列车驱动轴的轴荷不应小于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总质
量的25%。
【判断题】
75、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
214
—2017)
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评价的通用要求,
针对各个不同规模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参考依据本标准发布的相应领域
的补充要求。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在___
A. 党的一大上
B. 党的二大上
C. 党的三大上
D. 党的四大上
【单选题】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___
A.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 土地革命、群众路线、根据地建设
C.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 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
【单选题】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___
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 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单选题】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___
A. 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B. 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C. 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 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单选题】
在抗战时期针对王明的新投降主义和单纯依赖外援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指出把抗战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是___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党的建设
【单选题】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___
A.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B.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 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单选题】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统一战线要解决的是___
A. 与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
B.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C. 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问题
D. 与农民阶级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___
A. 革命性和妥协性
B. 主动性和被动性
C. 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进步性和顽固性
D. 改造性和被改造性
【单选题】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___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___
A. 固定不变的社会
B. 过渡性的社会
C. 独立的社会形态
D. 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单选题】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___
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 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 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___
A.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 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D. 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单选题】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___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过渡时期的结束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___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
D.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___
A. “四清五反”
B. “一化三改”
C. “两个转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___
A. 政治条件
B. 经济条件
C. 制度条件
D. 思想条件
【单选题】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___
A. 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
B. 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 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
D. 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
【单选题】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___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___
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B.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D. 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C. 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
【单选题】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___
A.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 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 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___
A.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 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
C. 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 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
【单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___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资本主义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___
A. 新中国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单选题】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单选题】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___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陈云
D. 邓小平
【单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单选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___
A. 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 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 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单选题】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___
A. 陈云
B. 邓子恢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___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大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___
A. 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 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 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___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___
A. 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B. 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提出了发展工业化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 提出了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一种政治局面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提出___
A.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B. 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C.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D. 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单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___
A. 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 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