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当换挡控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状态指示灯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换挡控制器具备故障诊断和___功能。
A. 自动排除
B. 报警
C. 自动修复
D. 自动解除
【单选题】
当微机控制系统换档控制器出现故障无法时,可以使用___控制发动机转速和液力传动箱档位。
A. 油门控制器
B. 手柄控制器
C. 档位控制器
D. 液压传动
【单选题】
油门控制器上有两个LED指示灯,红色指示灯指示输出到发动机控制器的电压(油门控制信号),___指示灯越亮。
A. 电流越高
B. 电流越低
C. 电压越高
D. 电压越低
【单选题】
油门控制器上有两个LED指示灯,绿色指示灯表示油门控制器___。
A. 运输状态
B. 运转状态
C. 空转状态
D. 160km/h
【单选题】
电喷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相比,突出的优点是能准确控制混合气的质量,保证气缸内的___燃烧完全,使废气排放物和燃油消耗都能够降得下来,同时它还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增加了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单选题】
JW-4G接触网作业车发动机采用的是___发动机。
【单选题】
电喷发动机是采用___装置取代传统的机械系统来控制发动机的供油过程。
A. 人工控制
B. 电子控制
C. 电压控制
D. 电流控制
【单选题】
发电机组启动马达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超过___s,每次启动间应间隔15s以上,连续3次不能启动应对机组进行检查,未排除故障或查明原因前不得进行启动操作。
【单选题】
紧急放风阀安装在列车管上,采用___型电磁阀。由GYK主机发出的紧急制动命令控制。其特点是能快速放风。
A. 得电放风
B. 失电放风
C. 调节放风
D. 限制放风
【单选题】
发动机按冷却方式分类可分为水冷式和___。
A. 风冷式
B. 强制式
C. 油冷式
D. 润滑式
【单选题】
润滑系包括机油泵、集滤器、___、散热器、润滑油道以及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等辅助器件。
A. 机油管
B. 机油细滤器
C. 机油粗细滤器
D. 机油粗滤器
【单选题】
基础制动是由制动缸活塞杆、___和闸瓦等部分组成。
A. 传动装置
B. 制动梁
C. 制动装置
D. 制动拉杆
【单选题】
活塞顶在汽缸中离曲轴中心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___。
A. 上止点
B. 下止点
C. 工作容积
D. 气缸容积
【单选题】
活塞顶在汽缸中离曲轴中心距离最近的位置称为___。
A. 上止点
B. 下止点
C. 工作容积
D. 气缸容积
【单选题】
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移动的距离称为___。
A. 气缸容积
B. 压缩比
C. 活塞冲程
D. 工作容积
【单选题】
活塞由上止点移到下止点所包容的容积称为气缸的___。
A. 气缸容积
B. 燃烧室容积
C. 压缩容积
D. 工作容积
【单选题】
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即曲轴由0°沿顺时针方向转到180°为___。
A. 压缩行程
B. 作功行程
C. 进气行程
D. 排气行程
【单选题】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即曲轴由180°沿顺时针方向转到360°时为___
A. 进气行程
B. 压缩行程
C. 作功行程
D. 排气行程
【单选题】
润滑系的作用是将润滑油不间断地输送到___减少机件磨损,并起部分机件密封、冷却、清洗作用
A. 运动件的表面
B. 发动机润滑油路
C. 发动机各油道
D. 磨擦件的表面表面
【单选题】
变速器是传递发动机动力的机构,它可以适应轨道车行驶___的变化,来改变轨道车行驶的牵引力和行驶速度
【单选题】
当硅整流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就向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电压高于发电机电压时,硅二极管阻止反向电流流过,因此在发动机的直流电路中,___也是一个重要部件
A. 发电机
B. 调节器
C. 电流表
D. 继电器
【单选题】
六缸发动机曲轴转角由180°~360°时,一缸为___行程
【单选题】
进站信号机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不得少于___。。
A. 800m
B. 900m
C. 1000m
D. 1 100 m
【单选题】
液力变矩器其工作介质为___。
A. 机油
B. 齿轮油
C. 机械油
D. 液力传动油
【单选题】
机械传动式轨道车主要传动部件为___。
【单选题】
接触网作业车所采取的制动机,先以___作为动力。
A. 液压
B. 压缩空气
C. 电力
D. 机械力
【单选题】
调车信号机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不得少于___。
A. 400m
B. 300m
C. 200m
D. 100m
【单选题】
接触网作业车自动制动阀校验周期为___。
A. 1年
B. 1年半
C. 半年
D. 3个月
【单选题】
制动部件的校验周期为___.
A. 1年
B. 8个月
C. 1年半
D. 半年
【单选题】
轨道车起步时,发动机油门不宜___,以防车轮打滑。
【单选题】
轨道车辆连挂时,两钩舌高差应在___ mm以内。
A. 880
B. 880±10
C. 75
D. 75±10
【单选题】
发动机通过___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它等于有效扭矩和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A. 飞轮
B. 变速器
C. 曲轴
D. 离合器
【单选题】
随车资料保留有效纸质资料,合格证保留___有效期,其余资料保留的部门、期限和保留形式等由各运用单位自行规定。
【单选题】
在外轨超高大于___区段作业时,车辆和人员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A. 110MM
B. 120MM
C. 125MM
D. 135MM
【单选题】
集控站的行车工作由列车调度员办理,司机等相关人员直接向___报告有关行车工作.
A. 助理调度员
B. 列车调度员
C. 车站值班员
D. 站长
【单选题】
高铁双线区段自动闭塞具备正方向自动闭塞、反方向___闭塞的行车功能。
A. 自动闭塞
B. 半自动闭塞
C. 自动站间
D. 电话闭塞
【单选题】
大修出厂前应进行路试,里程不得少于___km.
A. 10
B. 50
C. 100
D. 200
【单选题】
高铁线路应___、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
A. 全封闭
B. 设道口
C. 人行道
D. 机动车道
【单选题】
铁路客运专线25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40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为___m.
A. 3300
B. 3200
C. 3400
D. 3500
【单选题】
进入客运专线的动车组、机车及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应能自动兼容GSM-R线路和___MHz无线列调线路.
A. 700
B. 500
C. 900
D. 45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艺术领域中实行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推陈出新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D.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___
A. 1953 年
B. 1954 年
C. 1955 年
D. 1956 年
【单选题】
___
A. 说服教育、讨论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指出___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问题
B. 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C. 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党提出的口号是___
A. 向科学进军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___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
【单选题】
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纪念孙中山先生》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___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 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以后
C.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单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陈云提出了___的思想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 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
【单选题】
党的“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革命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单选题】
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___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单选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___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到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应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___
A. 土地革命运动中
B. 三大改造中
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单选题】
三大改造中,把资本主义工商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依据的原则是___
A. 量才使用,适当照顾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包下了
D. 四马分肥
【多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___
A. 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 国家和集体以及个人的关系
D.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敌我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___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C.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D.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中,毛泽东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___
A. 现代的农业
B. 现代的工业
C. 现代的国防
D. 现代的科学技术
【多选题】
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___
A. 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B. 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因素
C. 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
D. 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___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多选题】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是___
A. 工人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多选题】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级,毛泽东提出的两个阶段是___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相对发达的社会主义
D. 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___
A.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C.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及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D.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门来搞建设
【多选题】
“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是指___
A. 干部参加劳动
B. 工人参加管理
C.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D.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___
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多选题】
人民内部矛盾包括___
A. 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B. 民主同集中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内部矛盾
D. 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哪些是正确的___
A. 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多选题】
刘少奇同志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指___
A. 全日制的劳动制度
B. 全日制的教育制度
C. 半日制的劳动制度
D. 半日制的教育制度
【多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就有“有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指___
A.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C. 一方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一方面它还是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单选题】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___的形成
【单选题】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写入《党章》的是在党的___
A. 12 大
B. 13 大
C. 14 大
D. 15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