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热轧钢筋按力学性能分为四级,随着级别增大,钢筋的___
A. 强度增高、伸长率增大
B. 强度增高、伸长率降低
C. 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
D. 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该钢筋的断后伸长率δ5___
A. 13.5%
B. 25%
C. 26%
D. 27%
【单选题】
该钢筋的屈强比___
A. 0.63
B. 0.315
C. 0.36
D. 0.66
【单选题】
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这是为了 ___
A. 有利于结晶
B. 蒸发多余水分
C.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 降低发热量
【单选题】
下列关于建筑石膏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
A. 耐水性、抗冻性都非常好
B. 凝固时体积微膨胀
C. 防火性好
D. 凝结硬化快
【单选题】
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___
A. 石灰、石膏、水玻璃
B. 石灰、水泥、水玻璃
C. 石膏、水泥、水玻璃
D. 石灰、水泥、石膏
【单选题】
石灰浆的硬化包括干燥硬化、结晶硬化、碳酸化硬化,其中,对硬度增长起 主导作用的是___
A. 干燥硬化
B. 结晶硬化
C. 碳酸化硬化
D.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建筑石膏的主要成份是 ___
A. 碳酸钙
B. 硫酸钙
C. 碳酸镁
D. 硫酸镁
【单选题】
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石膏是 ___。
A. 建筑石膏
B. 粉刷石膏
C. 模型石膏
D. 高强石膏
【单选题】
石灰应用中,在___操作时应进行“陈伏”
【单选题】
石灰熟化时体积___
A. 膨胀大
B. 收缩大
C. 无变化
D. 微量膨胀
【单选题】
建筑石膏的优点是___
A. 保水性差
B. 耐水性差
C. 保温、隔热性好
D. 自重大
【单选题】
下列沥青品种中,___是改良沥青
A. 煤沥青
B. 建筑石油沥青
C. 道路石油沥青
D. 沥青胶
【单选题】
随着时间的延长,石油沥青中组成逐渐递变的顺序是___
A. 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B. 树脂→油分→地沥青质
C. 油分→地沥青质→树脂
D. 地沥青质→树脂→油分
【单选题】
在石油沥青中,增加___成分可提高沥青的耐久性
A. 石英粉
B. 油分
C. 树脂
D. 地沥青质
【单选题】
沥青混合料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经车辆荷载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称为___性能
A. 高温稳定性
B. 低温抗裂性
C. 高温抗裂性
D. 耐久性
【单选题】
沥青混合料在外界各种因素(如阳光、空气、水、车辆荷载等)的长期作用下,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的能力,称为___
A. 高温稳定性
B. 耐久性
C. 刚度
D. 抗滑性
【单选题】
烧结普通砖在砖窑中焙烧时为氧化气氛,产品称为___
A. 红砖
B. 青砖
C. 过火砖
D. 欠火砖
【单选题】
烧结普通砖在还原气氛中闷窑,产品称为___
A. 红砖
B. 青砖
C. 过火砖
D. 欠火砖
【单选题】
烧结普通砖焙烧不均匀或时间过短,产品称为___
A. 红砖
B. 青砖
C. 过火砖
D. 欠火砖
【单选题】
烧结普通砖焙烧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产品称为___
A. 红砖
B. 青砖
C. 过火砖
D. 欠火砖
【单选题】
该钢筋的断后伸长率δ10___
A. 13.5%
B. 25%
C. 26%
D. 27%
【单选题】
该钢筋的屈强比___
A. 0.63
B. 0.315
C. 0.36
D. 0.66
【单选题】
冷底子油主要用做___。
A. 作屋面防水层
B. 嵌缝材料
C. 涂刷防水工程的底层
D. 粘贴防水卷材
【单选题】
矿渣水泥早期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矿渣水泥的___普通水泥。
A. 细度低于
B. 水泥熟料含量小于
C. 石膏掺量多于
D. 需水量大于
【单选题】
粉煤灰水泥耐久腐蚀性较强,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石中___
A. Ca(OH)2含量少
B. Ca(OH)2含量多
C. 水化铝酸钙含量少
D. (a+c)
【单选题】
某岩石在气干状态,干燥状态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28,132,112MPa,则该岩石的软化系数Kp为___
A. 0.88
B. 0.85
C. 0.97
D. 0.15
【单选题】
矿渣水泥后期强度发展快,主要是因为___的水化反应产生越来越多水化产物。
A. 活性SiO2和Al2O3与CaO
B. 活性SiO2和Al2O3与Ca(OH)2
C. 活性SiO2和Al2O3石膏
D. 活性SiO2和Al2O3与未水化的水泥颗粒。
【单选题】
当水泥中碱含量高时,与活性骨料中所含的活性SiO2会___
A. 发生碱骨料反应,使混凝土结构破坏。
B. 发生反应生成水化产物,提高骨料界面强度
C. 反应使混凝土密度提高,强度增加
D. 引起混凝土收缩增大
【单选题】
针片状骨料含量多,会使混凝土的___
A. 用水量减少
B. 流动性提高
C. 强度降低
D. 节约水泥
【单选题】
保温要求高的非承重墙体应优先选用___
A. 加气混凝土
B. 轻骨料混凝土
C. 烧结普通砖
D. 普通混凝土大板
【单选题】
随碳素结构钢牌号增大,则其___
A. бs,бb增大δ减小
B. 可焊性降低
C. δ增大
D. (a+b)
【单选题】
材料的密实度提高,则其抗冻性___
A. 提高
B. 降低
C. a或者b
D. 弹性
【单选题】
混凝土路面不宜用___水泥。
A. 粉煤灰
B. 硅酸盐
C. 普通
D. (b+c)
【单选题】
当水泥浆稠度,用量以及骨料总量都不变的条件下砂率过小过过大,混凝土___均降低。
A. 流动性
B. 粘聚性
C. 保水性
D. (b+c)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 新时代
B. 新纪元
C. 新阶段
D. 新时期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了新台阶,已经达到了___收入国家水平。
A. 高收入
B. 中等偏上
C. 中等偏下
D. 中等发达
【多选题】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和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___
A. 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 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 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多选题】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___,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B.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权威意识、看齐意识
C. 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D. 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权威意识、看齐意识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战略布局是______。___
A. “四位一体”;“四个全面”
B.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C. “五位一体”;“五个全面”
D. “六位一体”;“五个全面”
【多选题】
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___现代化。
A. 治理体系
B. 治理能力
C.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 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
【多选题】
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___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改革开放
【多选题】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___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A.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 全方位、立体化、宽领域
D. 多层次、立体化、宽领域
【多选题】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___的人民军队。
A. 听党指挥、打得赢、不变质
B.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C.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D. 听党指挥、敢打胜仗、作风优良
【多选题】
“要保持香港五十年繁荣和稳定,五十年以后也繁荣和稳定,就要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段论述表明,“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核心、政治前提与根本保证是___
A. 两种制度并存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享有高度自治
D. 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___,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A.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包括 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伟大”是___
A. 伟大斗争
B. 伟大工程
C. 伟大事业
D. 伟大梦想
【多选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___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多选题】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多选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___展览,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复兴之路》
D. 《开天辟地》
【多选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以人为本
B. 爱国主义
C. 改革创新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选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以人为本
B. 爱国主义
C. 改革创新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选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___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实现国家富强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多选题】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___的奋斗目标
A. 可持续发展
B. 科教兴国
C. 依法治国
D. “两个一百年”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___
A. 改革开放的道路
B. 科学发展的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生态文明的道路
【多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 2020-2035年
B. 2025-2040年
C. 2030-2045年
D.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多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从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2020-2035年
B. 2035-2050年
C. 2030-2045年
D. 2035年本世纪中叶
【多选题】
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即在___实现
A. 2020年
B. 2025年
C. 2030年
D. 2035年
【多选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社会和谐
【多选题】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___
A.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力量
B. 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力量
C.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D. 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的奋斗者的力量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___
A. 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B. 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C. 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D. 把中国梦的目标与实现途径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多选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___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
A. 绿色环保低碳
B. 绿色低碳循环
C. 低碳环保循环
D. 绿色环保循环
【多选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多选题】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___
A. 创造者
B. 见证者
C. 领导者
D. 享有者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本质是___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经济发展
【多选题】
中国梦是___相统一的梦
A. 国家情怀
B. 民族情怀
C. 人民情怀
D. 个人情怀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___
A. 走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传播中国文化
【多选题】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___的局面基本形成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多选题】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重视___的社会风尚基本养成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
【多选题】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___的国土开发格局形成
A. 生产空间安全高效
B. 生活空间舒适宜居
C. 生态空间山青水碧
D. 生存空间协调合理
【多选题】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包括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___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中国精神
B. 中国模式
C. 中国价值
D. 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