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93.(A320)发动机引气压力是由什么来调节的:___
A. A.TLT
B. B.PRV
C. C.OPV
D. D.FAV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94.(A320)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引气监控计算机(BMC)?___
A. A.1个
B. B.2个
C. C.3个
D. D.4个
【单选题】
395.(A320)飞机上有几个地面气源接头,且气源接头的位置在什么地方?___
A. A.2个,在机身下部靠近主轮舱
B. B.1个,在机身下部靠近空调舱
C. C.2个,分别在机身下部,靠近左右空调舱,左右各一个
D. D.1个,在左发吊架内
【单选题】
396.(A320)风扇空气valve(FAV)是由哪个传感器来控制的?___
A. A.TLT
B. B.TCT
C. C.CTS
D. D.管路压力传感器
【单选题】
397.(A320)哪些valve是可以人工锁定在关位的___
A. A.PRV
B. B.HPV
C. C.OPV
D. D.A和B
【单选题】
398.(A320)气源系统的工作由谁控制和监控:___
A. A.一台BMC
B. B.两台组件控制器
C. C.两台BMC
D. D.一台ECB
【单选题】
399.(A320)气源系统的内容在手册的哪个章节___
A. A.12章
B. B.21章
C. C.ATA75章
D. D.36章
【单选题】
400.(A320)气源系统引气来自于:___
A. A.发动机引气
B. B.地面气源
C. C.APU引气
D. D.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
401.(A320)人工关断发动机引气时,可以用哪些电门来完成:___
A. A.发动机火警电门
B. B.发动机引气控制电门
C. C.BMC控制电门
D. D.A和B
【单选题】
APU供气时,交输valve选择器放在自动位,当右大翼气源管道发生渗漏,则以下说法不对___
A. A.左发引气valve关闭
B. B.右发引气valve关闭
C. C.交输引气valve自动关
D. D.APU引气valve自动关闭
【单选题】
前缘,吊架,吊舱保护的目的是什么:___
A. A.冷却热的部件
B. B.防止过大压力
C. C.冷却结构部件.
D.
【单选题】
BMC位于___
A. 前电子舱;
B. 右后电子舱;
C. 左前电子舱。
D.
【单选题】
当APU引气valve打开时,又无渗漏警告,引气交输valve电门在AUTO位时该valve的位置是什么___
【单选题】
当APU转速大于()时,可以供气。___
A. 95%;
B. 100%;
C. 90%。
D.
【单选题】
当HPC打开时:___
A. 高压级空气进入中压级;
B. 高压级和中压级同时供应;
C. 中压级引气停止供应。
D.
【单选题】
当PRV下游的管路大于()时,PRV关闭。___
A. 257;
B. 258;
C. 268。
D.
【单选题】
当PRV下游的压力达到()时,过压valve开始关闭,压力达到()时完全关闭。___
A. 75,85;
B. 85,95;
C. 95,100。
D.
【单选题】
当交输valve放在自动位或关闭位,地面气源()供气。___
A. 左发引气;
B. 右发引气;
C. A+B。
D.
【单选题】
当冷空气温度达到()时,FAV关闭。___
【单选题】
当起动发动机期间,APU引气探测到渗漏时___
A. APU引气valve关闭;
B. APU引气valve不会关闭;
C.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D.
【单选题】
当引气压力低于()时,BMC探测到过压时,引气压力参数显示琥珀色。___
【单选题】
当中压级引气压力不足时,高压valve打开,由压气机的()级供气:___
【单选题】
对于双环路探测部分如何触发警告___
A. 两部BMC同时触发;
B. 一部BMC即可;
C. 每部分别触发自己的功能。
D.
【单选题】
发动机引气系统正常情况下由压气机的()级供气:___
【单选题】
发动机引气压力来源于压气机的中压级时,压力由()调节:___
A. PRV;
B. HPV;
C. BMC。
D.
【单选题】
交输引气valve选择器有几个位置:___
【单选题】
那些是由双环路探测组件探测___
A. 左右发吊架和APU后部;
B. 机翼空调组件,中部机身和APU前段;
C. A+B。
D.
【单选题】
如果BMC1失效则___
A. BMC2接管BMC1功能;
B. 吊架环路探测失效;
C. 机翼渗漏探测失效。
D.
【单选题】
渗漏探测系统监控一下哪些area:___
A. 大翼和空调组件;
B. 吊架;
C. APU引气管道;
D. A+B+C。
【单选题】
下列那些系统无引气供应___
A. 水箱和液压油箱的增压;
B. 发动机放冰;
C. 机翼整体油箱的供压。
D.
【单选题】
引气系统提供的压缩空气将供给___
A. 发动机起动;
B. 大翼防冰;
C. 空调;
D. A+B+C。
【单选题】
预冷器的作用是___
A. 冷却发动机;
B. 冷却发动机的热空气;
C. 冷却高压级引气。
D.
【单选题】
预冷器是一个()热交换器。___
A. 水/气;
B. 油/气;
C. 气/气。
D.
【单选题】
中压级和高压级引气的转换由()来实现。___
A. 中压级;
B. 高压级;
C. 中压级和高压级。
D.
【单选题】
引气系统管路更换是,应注意__________
A. 管路余压
B. 部件温度
C. 封严的安装
D. A+B+C
【单选题】
使用APU引气时,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可以使用地面气源
B. 不可以使用地面气源
C. 可以使用发动机引气
D. 可以使用地面空调车
【单选题】
使用APU引气时,引气量由______控制___
A. ECB
B. EEC
C. BMC1
D. ECU
【单选题】
BLEED页面上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___
A. 预冷器进口温度
B. 预冷器出口温度
C. 引气温度
D. 压气机温度
【单选题】
管道渗漏探测(过热探测)主要探测_____管道___
A. 发动机和APU引气管
B. 空调管道
C. 大翼防冰管路
D. A+C
【单选题】
下列哪个系统不是引气系统的用户系统___
A. 水系统
B. 液压系统
C. 燃油系统
D. 大翼防冰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的政策是___
A. 大陆政策
B. 中立政策
C. 均衡政策
D. 门户开放政策
【单选题】
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___
A. 《对华政策纲领》
B. 《反共产国际协定》
C. 《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
D. 《大陆政策》
【单选题】
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___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皇姑屯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单选题】
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___
A. 诬蔑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铁路一段
B. 士兵失踪
C. 大山事件
D. 保护侨民
【单选题】
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二市“防共自治”运动的事变是___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皇姑屯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单选题】
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的事件是___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淞沪抗战
【单选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___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皇姑屯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单选题】
1932年日本在东北地区扶植的傀儡政权是___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伪“满洲国”
C.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单选题】
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队伍是___
A. 东北抗日义勇军
B. 第十九路军
C. 东北抗日联军
D.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单选题】
被国民党杀害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是___
A. 冯玉祥
B. 杨靖宇
C. 吉鸿昌
D. 蔡廷错
【单选题】
1934年4月,由共产党提出、宋庆龄等签名发表的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是___
A. 《论持久战》
B.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___
A. 十九路军抗战
B. 卢沟桥抗战
C. 华北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单选题】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___
A.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抗日义勇军
C.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 抗日同盟军
【单选题】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___
A. 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B. 国民党军进攻延安
C. 国民党限令撤销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代表
D. 国民党军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单选题】
第二条战线是指 ___
A. 国统区民主党派的斗争
B. 国统区广大人民的起义
C.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军事对立
D.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单选题】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 ___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 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
C.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单选题】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 ___
A. 陈、谢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
B. 陈、粟率领的华东解放军主力
C. 刘、邓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D.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主力
【单选题】
1947年,国民党战略进攻的重点是 ___
A. 全面进攻解放区
B.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 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 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___
A. 建立统一战线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开展武装斗争
D. 走社会主义道路
【单选题】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是 ___
A. 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 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
【单选题】
国民政府解散民盟的真正原因是 ___
A. 民盟与共产党一起组织武装,共同参加人民解放战争
B. 民盟企图推翻国民政府,取代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C. 民盟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
D. 国民党发动的内战进展顺利,民盟已没有利用价值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___
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井冈山土地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单选题】
决定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乡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 ___
A. 十二月会议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全国土地会议
【单选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___
A. 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B.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 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单选题】
抗战胜利后,美国帮助蒋介石将大后方的军队运送到内地,其直接目的是___
A. 帮助蒋介石打内战
B. 扶蒋反共
C. 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D. 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反共政府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___
A. 实现土地国有
B. 调整减租减息政策
C. 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坚持“中间路线”,其实质是 ___
A. 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势力
B. 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
C. 仿效西方民主,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D. 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
【单选题】
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___
A. 缓兵之计
B. 屈服求和
C. 划江而治
D. 国共合作
【单选题】
有人说:“民盟被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但也正是民盟转变的起点。”这里“转变”的根本涵义指的是 ___
A. 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
B. 由合法斗争转入武装斗争
C. 站到新民主主义的立场并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对国共双方采取中立态度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B. 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D. 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
【单选题】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重大事件是 ___
A. 1949年南京解放
B. 1949年北平解放
C. 1949年上海解放
D. 1949年中共开国大典
【单选题】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
A.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 党指挥枪
D.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___
A. 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B.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C. 夺取中小城市和乡村
D. 利用战争间隙休整部队
【单选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___
A. 放在军事斗争上
B. 放在政治斗争上
C. 由农村转向城市
D. 由城市转向农村
【单选题】
是___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论联合政府》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献是___
A.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会议的报告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同农民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国民党反动集团同中国人民的矛盾
D. 农民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单选题】
1945年7月,与毛泽东谈到“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人是 ___
A. 郭沫若
B. 黄炎培
C. 陈铭枢
D. 张治中
【单选题】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发表,正式提出:___
A.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策略
B. “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C.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单选题】
参加1945年8月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是:___
A. 毛泽东、叶剑英、秦邦宪
B.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C.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 毛泽东、叶剑英、张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