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JZXC-480型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面电压及限流器电压降测试周期为每季一次
【判断题】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送电端限流电阻的阻值与JZXC-480型交流轨道电路一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在不小于2Ω的范围内(对道岔区段)
【判断题】
交流电力牵引区段室外的信号干线电缆应使用综合护套信号电缆
【判断题】
电气化区段四信息移频轨道电路的区间轨道区段采用双轨条轨道电路,而站内轨道区段采用单轨条轨道电路
【判断题】
轨道电路空闲时,设备完整,轨道继电器可靠地工作,我们称轨道电路的这种状态为分路状态
【判断题】
25HZ相敏轨道电路只适用于交流工频(50HZ)电气化牵引区段
【判断题】
移频轨道电路,相邻轨道区段不得采用相同载频
【判断题】
UM71轨道电路并联电容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轨道电路长度,降低轨道电路衰耗
【判断题】
25Hz相敏轨道电路送电端的限流电阻不能调至OΩ
【判断题】
调整25HZ相敏轨道电路时,当轨道电压不标准,可以对受电端轨道变压器的抽头进行调整
【判断题】
UM71型轨道电路的绝缘节为机械绝缘节而不是电气绝缘节
【判断题】
UM71轨道电路两端的补偿电容距电器绝缘区空心线圈的距离相等,且应不小于48m、不大于98m
【判断题】
有移频轨道电路区段的特大桥梁护轮轨,除两端需装设绝缘外,应每200m装设一绝缘
【判断题】
电气化区段凡能造成扼流变压器Ⅱ次开路的,都应做好防护
【判断题】
电气化区段相邻轨道电路可以连续加设扼流变压器
【判断题】
电容器串联时,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串联电容的容量之和
【判断题】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时,将开关旋钮置于测量电流的位置上,并联在被测电路上即可
【判断题】
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值比小电阻的大,比大电阻的小
【判断题】
两个110V、25W的照明灯泡并联之后可以接在220V电源上
【判断题】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判断题】
电容器串联后等效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的倒数和
【判断题】
金属涂镀层的形成,从本质上讲和电镀是不相同的
【判断题】
毫伏表的灵敏度较高,所以使用毫伏表能精确地量出交、直流电压值
【判断题】
为了提高反相器的负向抗干扰能力,应使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深度饱和状态
【判断题】
基本RS触发器有0或1两种状态。当RD=0、SD=1时,无论触发器初态如何,触发器被置1
【判断题】
在双稳态触发器电路中,晶体三极管只有饱和及截止两种状态,因此在工作时晶体三极管不需经过放大工作状态
【判断题】
三端稳压器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一个公共端
【判断题】
凡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压和正弦交流电流
【判断题】
四显示自动闭塞在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内,一般划分为不少于4个闭塞分区排列信号机
【判断题】
ZP·W1-18型移频自动闭塞发送盒采用“N+1”热备方式,接收盒采用“1+1”或“N+1”热备方式
【判断题】
非电化四信息移频振荡器有两个主振频率,△f为45Hz
【判断题】
非电化四信息移频自动闭塞,闭塞分区被占用或轨道电路失效时,防护该闭塞分区的通过信号机应自动关闭
【判断题】
移频电源设备,区间和站内不能通用,在型号上有所区别
【判断题】
非电化四信息移频发送设备仅用24V直流稳压电源
【判断题】
集中式移频自动闭塞接收设备防雷由二级组成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设置地面排水设施时,纵坡不小于___,不大于(A)。
A. 2‰ 8‰
B. 3‰ 9‰
C. 4‰ 10‰
D. 5‰ 12‰
【单选题】
普通排水沟,底宽一般为___,深度为(B)。
A. 0.2m 0.4m
B. 0.4m 0.6m
C. 0.6m 0.8m
D. 0.8m 1m
【单选题】
小桥:长度在___及以下的桥梁称为小桥。
A. 5m
B. 10m
C. 20m
D. 25m
【单选题】
中桥:长度在___的桥梁称为中桥。
A. 40m-120m
B. 40m-10Om
C. 20m-120m
D. 20m-10Om
【单选题】
大桥:长度在___的桥梁称为大桥。
A. 100m-300m
B. 100m-400m
C. 100m-500m
D. 100m-600m
【单选题】
特大桥:长度在___以上的桥梁称为特大桥。
A. 400m
B. 500m
C. 600m
D. 700m
【单选题】
圆形隧道内径为___,由6块钢筋混凝土管片装配成环。
A. 4.5m
B. 5.0m
C. 5.5m
D. 6.0m
【单选题】
圆形隧道内径为5.5m,由___块钢筋混凝土管片装配成环。
【单选题】
矩形隧道单线净断面为___(宽)×(A)(高),双线净宽为9.5~14.6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A. 4.3 m 5m
B. 4.2 m 5.5m
C. 4.1 m 6m
D. 4.0 m 6.5m
【单选题】
矩形隧道单线净断面为4.3 m(宽)×5m(高),双线净宽为___,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A. 9.2~14.3m
B. 9.3~14.4m
C. 9.4~14.5m
D. 9.5~14.6m
【单选题】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自路基下0.5m深度范围内受动力影响最大,路基面下___处路基动应力约为路基面应力的三分之一。
A. 0.5m
B. 1.Om
C. 1.5m
D. 2.Om
【单选题】
破底清筛后,枕下清碎厚度不少于___。
A. 25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清筛时,枕心处低于枕底___,枕头处低于枕底150mm,枕头土垅应筛至路基面。
A. 250mm
B. 200mm
C. 150mm
D. 100mm
【单选题】
清筛时,枕心处低于枕底100mm,枕头处低于枕底___,枕头土垅应筛至路基面。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对枕下道床板结,道床厚度不足的线路,要清筛枕盒后起道,保持道床厚度在___以上。
A. 25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当路基面存在道碎陷坑时,应一并处理,一般的做法是:通常在陷坑底部深度不少于___处修筑横向渗水盲沟,以疏排陷坑内积水。
A. 15~20cm
B. 20~25cm
C. 25~30cm
D. 30~35cm
【单选题】
城市轨道轨距采用国家标准,直线轨距为1435mm,曲线地段按___半径给予加宽。
A. 相同
B. 不同
C. 5000m
D. 6000m
【单选题】
线路轨向允许偏差应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规定:直线方向目视顺直、无甩尾。用___弦测量矢度。
A. 30m
B. 20m
C. 10m
D. 5m
【单选题】
如有高低,应对直线地段两股钢轨的高低分别进行检查,检查时,先俯身目视不小于___处钢轨下颚线的高低平顺情况。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单选题】
在日常检查时如高低是向上凸起者,应同时使用___厚垫块,将弦的两端垫起。
A. 30mm
B. 40mm
C. 50mm
D. 60mm
【单选题】
轨道在短距离范围内的轨面不平顺称之为___。
【单选题】
轨道在长距离范围内的轨面不平顺称之为___。
【单选题】
一般来说,整体道床路线,正常性的沉降,在局部范围,不可能___以上的偏差。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通过垫板作业完全能够得到解决,碎石道床线路,误差在___以上时,可以采取起道作业办法,但要考虑轨面的顺坡率。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当起道量超过___时,必须申报供电系统的接触网部门予以配合。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单选题】
线路上实际存在___形式的钢轨水平误差
【单选题】
车轮踏面设计成___,踏面上有两个坡度。
【单选题】
车轮踏面设计成锥形,踏面上有___坡度。
【单选题】
钢轨中心线与___之间的倾斜度称为轨底坡。
A. 竖线
B. 垂直线
C. 斜线
D. 边缘线
【单选题】
线路养护维修时,可根据光带___对轨底坡进行调整。
【单选题】
复曲线是由___不同半径组成的曲线。
A. 四个
B. 三个
C. 两个
D. 两个或两个以上
【单选题】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为20m,主要是从___一节车辆的全轴距而确定的。
【单选题】
下列情况的水沟不用采取防止冲刷或渗漏的加固措施的是___。
A. 流速大,可能引起冲刷的地段
B. 路堑内易产生基床病害地段的侧沟
C. 水田地区的排水沟
D. 天沟或截水沟的培堤成沟地段
【单选题】
抛石厚度一般为位径的3~4倍,用大粒径时,至少不得小于粒径的___倍。
【单选题】
浆砌片石护坡断面时。其施工注意事项不包括的是___。
A. 基础应埋人冲刷线以下0.5~1.0m,否则须有防止冲刷基础措施。
B. 墙身部分每隔2~3m设10×10cm或孔径10cm的泄水孔一个。
C. 两种不同的脚墙基础连接时,可在10m范围内逐渐变化连接
D. 在新填的土质路基边坡上砌筑,应在路基沉落稳定后进行
【单选题】
对于不宜采用植物防护的边坡,不可采用___方法防护。
A. 铺砌草皮
B. 抹面
C. 喷浆
D. 勾缝
【单选题】
路基滑坡的防治措施不包括___。
A. 消除泥的有害作用
B. 改变滑体重心位置,增强稳定因素
C. 修建支挡建筑物,防止滑动
D. 改善滑带土的性质,提高力学强度
【单选题】
路基病害的整治不包括___.
A. 清筛道床
B. 换水
C. 采用封闭层
D. 保温防冻
【单选题】
道砟陷坑最常见的不包括___。
A. 道砟锅
B. 道砟囊
C. 道砟窝
D. 道砟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