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单模光纤的损耗在1550nm波长最低,但色散在1310nm波长最低。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当ONU配置好SN号后并正确注册认证到OLT后,以后每次ONU开机后都不需要认证了()
【判断题】
当装维人员碰到处理投诉过程中的问题比较麻烦或者不懂用户反映的问题,可现场打电话给技术员进行咨询。
【判断题】
电动车充电时要避免充电器插头发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清除氧化物或者更换接插件
【判断题】
对优秀的小组和员工进行表扬,分享经验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判断题】
对于直埋光缆来说,必须套子管;在回填土时没有什么讲究,只是要保证多层多次多土石进行夯实。
【判断题】
光功率计是指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的仪器。
【判断题】
光缆传输线路的长度一般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配合光功率计进行测试。
【判断题】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施工过程中应不小于15倍。
【判断题】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m的斜坡上时,应用“S”形余留。
【判断题】
光缆接头预留和接头盒内的预留应留足,光缆预留一般不少于4m,接头盒内光纤最终预留长度应不少于60cm。
【判断题】
光缆在进光缆交接箱、光分纤箱、接头盒时,预留光缆分进线和出线,允许几条光缆盘在一起。
【判断题】
光时域反射仪显示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即为通常所称的“OTDR前(后)向散射曲线”。
【判断题】
光纤带接续中,个别纤芯的不匹配并不会影响整体的接续质量。()
【判断题】
光纤的光学特性是决定光纤的传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判断题】
光纤的熔接头和微弯都会带来损耗,但不会引起反射。由于它们的反射较小,我们称之为反射事件。()
【判断题】
光纤分为单模与多模两种,单模光纤的性能优于多模光纤。
【判断题】
光纤分纤箱是配线光缆的终端设备,是连接配线光缆和用户引入皮线光缆之间的光纤配线设备。
【判断题】
光纤熔接机要经常清理V型槽等部位,保持清洁。
【判断题】
光纤用户接入网的交接分接三层制是指主干光缆层、配线光缆层和光纤引入层。()
【判断题】
户外作业遇到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
【判断题】
活动连接器、机械接头和光纤中的断裂点都会引起损耗和反射,我们称把这种反射幅度较大的事件称之为反射事件。
【判断题】
集中故障告警工单级别高于家庭宽带投诉工单,因此可以不用在要求时限内处理家庭宽带投诉工单。
【判断题】
家庭室内信息箱箱体内可以多个设备叠放。()
【判断题】
将蝶形引入光缆牵引出管孔后,应分别用手和眼睛确认光缆引出段上是否有凹陷或损伤,如果有损伤,则重新牵引。()
【判断题】
开剥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光缆开剥时要注意保护光缆纤芯,不要受到折压,以免损伤纤芯。()
【判断题】
开挖管道、占道施工应做好安全围栏及警示措施,避免交通意外。
【判断题】
可以使用规定外电源或不稳定电源为熔接机供电
【判断题】
可以使用溶剂或液体清洁机器或切割刀内的橡胶压垫
【判断题】
客户端在DHCP服务申请一个新的IP地址之前,使用的初始IP地址是127.0.0.1。
【判断题】
每个PON口下只要光功率允许就可以无限多个ONU。()
【判断题】
每个PON口只要光功率允许就可以连接无限个ONU。
【判断题】
目前维护指标中确定金属护层对地绝缘数值为≥2MΩ/盘。
【判断题】
全阻障碍:在用系统光缆全部阻断、或同一光缆线路中备用系统的倒通时间超过 10 分钟的为全阻障碍。
【判断题】
确保魔百和业务正常流畅观看,至少需办理100M移动家庭有线宽带。
【判断题】
熔接机的V型槽内如果存在污染物,应使用酒精棉进行清理,不得使用其他液体
【判断题】
熔接机电极表面会因长时间使用会附着杂质,影响放电效果,故需要对电极进行定期清洁。
【判断题】
熔接机在清洁电极过程中,不要用硬物触及电极尖部,避免损坏电极,影响熔接效果
推荐试题
【判断题】
[2]用NaOH标准滴定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的H2SO4和HCOOH溶液,若消耗NaOH体积相同,则有c(H2SO4)=c(HCOOH)
【判断题】
[3]影响碱的强弱因素有内因是酸自身的结构和外因溶剂的作用,此外还与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浓度和空气的压力有关
【判断题】
[2]对于多元酸H3AO4,其Ka1/Ka2≥10-4,是衡量其能否对第二步离解进行分步滴定的条件之一
【判断题】
[2]由于羧基具有酸性,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出羧酸的含量
【判断题】
[3]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I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判断题】
[2]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判断题】
[2]在滴定分析过程中,当滴定至指示剂颜色改变时,滴定达到终点
【判断题】
[2]配剖NaOH标准溶液时,所采用的蒸馏水应为去CO2的蒸馏水
【判断题】
[3]配制NaOH标准滴定溶液应采用间接法配制,一般取一定的饱和NaOH溶液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进行稀释至所需体积
【判断题】
[2]在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为标准滴定溶液分析酸的含量时,近终点时应避免剧烈摇动
【判断题】
[2]在测定烧碱中NaOH的含量时,为减少测定误差,应注意称样速度要快,溶解试样应用无CO2的蒸馏水,滴定过程中应注意轻摇快滴
【判断题】
[2]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不溶性的碳酸盐时,一般可采用返滴定的方法,即加入定量过量的盐酸溶液,煮沸除去CO2,再用标准NaOH滴定溶液进行返滴定
【判断题】
[2]月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一般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判断题】
[2]对一元强碱弱酸盐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OH-]=(cKw/Kb)对1/2
【判断题】
[2]对于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以HC1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测定
【判断题】
[2]部分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弱酸、弱碱物质,如苯酚、吡啶等可利用非水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判断题】
[2]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判断题】
[1]非水滴定中,H2O是HC1、H2SO4、HNO3等的拉平性溶剂
【判断题】
[1]酸碱滴定法测定分子量较大的难溶于水的羧酸时,可采用中性乙醇为溶剂
【判断题】
[1]用0.1mol/L对NaOH溶液滴定l00ml0.1mol/L盐酸时,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为4.3~9.7
【判断题】
[2]对H2C2O4的两步离解常数为Ka1=5.6×10`-2、Ka2=5.1×10-5,因此不能分步滴定
【判断题】
[3]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已知试样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盐酸的体积Vl>V2,则混合碱的组成为Na2CO3+NaOH
【判断题】
[1]对K2SiF6法测定硅酸盐中硅的含量,滴定时,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判断题】
[1]对30ml0.005mol/L对H2SO4的pH值是2
【判断题】
[1]对1L溶液中含有98.08gH2SO4,则c(l/2H2SO4)=2mol/L
【判断题】
[2]多元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一般按一元弱碱溶液处理
【判断题】
[2]对于非水滴定中溶剂的选择应注意纯度高、黏度小、挥发性小、使用安全
【判断题】
[2]非水滴定中,在配制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时应加入醋酸酐溶液来除去水分
【单选题】
[2]把反应Zn+Cu2→Zn2+ + Cu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为___。
A. (-)Zn|Zn2+|| Cu2+|Cu(+)
B. (-)Zn2+| Zn||Cu2+|Cu(+)
C. (-)Cu2+|Cu|Zn2+| Zn(+)
D. (-)Cu|Cu2+||Zn2+| Zn(+)
【单选题】
[3]标定I2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___。
A. As2O3
B. K2
C. r2O7 C.Na2CO3
D. H2C2O4
【单选题】
[3] KMnO4滴定所需的介质是___。
【单选题】
[2]对高锰酸钾法,下剜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B. 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
C. 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
D. 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单选题】
[2]氧化还原滴定中,硫代硫酸钠的基本单元是___。
A. Na2S2O3
B. 1/2 Na2S2O3 c.1/3Na2S2O3 D.1/4Na2S2O3
【单选题】
[2]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___。
A. 蓝色恰好消失
B. 出现蓝色
C. 出现浅黄色
D. 黄色恰好消失
【单选题】
[2]用KMnO4法测定Fe2+,滴定必须在___。
A. c(H2SO4) =lmol/L介质中
B. 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
C. pH=10氨性缓冲溶液中
D. 强碱性介质中
【单选题】
[2]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是如下:BrO3+ 5Br- +6H- =3Br2 +3H2O,C6 H5OH+ 3Br2 =C6H2Br3OH+3HBr, Br2 +2I- =I2+ 2Br- ,I2+ 2S2O2-3= S4O2-6+ 2I-,在此测定中,Na2 S2O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A. 6:1
B. 3:1
C. 2:1
D. 1:1
【单选题】
[2]在0. 50mol/LFeCl2溶液中,铁的电极电位应是___。
A. -0. 458V
B. 0.458V
C. -0. 422V
D. 0.422V
【单选题】
[3]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大小取决于___的大小。
A. 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
B. 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差
C.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D. 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