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24175.___在 CAN 总线 2.0 技术规范中,振荡器容差额定值提高到 1.58%,使得采用陶瓷振荡器即可达到 CAN 总线最高通信速率 1Mbps。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相关试题
【填空题】
24176.___在 DeviceNet 现场总线中,显式信息连接为无条件的点对点连接。
【填空题】
24177.___在 CAN 总线中,当引起重同步的沿的相位误差数值大于重同步跳转宽度时,若相
【填空题】
24178.___现场管理的 3 大手法:5S 管理、目视管理和定置管理。
【填空题】
24179.___工作抽样法可以研究设备的开动情况,查找机器开动率低的原因,对设备管理进行改善。
【填空题】
24180.___DeviceNet 现场总线中,在仅限组 2 设备上线后,但在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分配前,仅限组 2 未连接显式请求报文端口和重复 MAC.ID 检验报文端口是仅激活的端口。
【填空题】
24181.___自动重合闸只能动作一次,避免把断路多次重合至永久性故障上。
【填空题】
24182.___变送器的输入电流回路的端子应使用电流型的端子,不得使用普通接线端子。
【填空题】
24183.___电力系统中的开关断路器状态、保护信号等遥信量是数字信息。
【填空题】
24184.___调度员下发遥控命令时,只要确信遥控对象、性质无误,为了节省时间,不必等待返校信息返回就可以操作“执行”命令。
【填空题】
24185.___RTU 与调度端的通讯必须采用同步通讯模式。
【填空题】
24186.___时间分辨率是事件顺序记录的一项重要指标。
【填空题】
24187.___交流采样装置的虚负荷检验是在其断开运行状态下使用的一种检验方法。
【填空题】
24188.___目视管理要把握三要点:透明化、状态视觉化和状态定量化。
【填空题】
24189.___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执行智能。
【填空题】
24190.___对于带有电池的 UPS 电源,如果逆变回路故障,输出将切换到旁路上,此时负载失去保护,由交流输入电源直接供电。
【填空题】
24191.___母线的出线电流的代数和等于进出线的电流代数和。
【填空题】
24192.___站内微机保护的接地和站内电气设接地连在一起。
【填空题】
24193.___当由于线圈、绝缘件、导线或电缆芯受潮导致绝缘不合格时,用灯泡、电吹风进行干燥,可提高其绝缘强度。
【填空题】
24194.___用两只功率表不能准确测量三相三线制电路中的有功功率。
【填空题】
24195.___变电站所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填空题】
24196.___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有两个二次绕组,一个接成星形,一个接成开口三角形。
【填空题】
24197.___全电路欧姆定律可应用于任一回路。
【填空题】
24198.___质量信息是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的各种情报、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技术经济资料。
【填空题】
24199.___对待荣誉的动机纯洁与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的高低。
【填空题】
24200.___好的信誉来自好的质量。
【单选题】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从___角度划分的。
A. 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
B. 课程的功能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的任务
【单选题】
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型是___
A. 幼儿园
B. 小学
C. 初级中学
D. 高级中学
【单选题】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___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单选题】
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前后一样快
D. 忽快忽慢
【单选题】
学制中教育的程度结构主要受___的制约。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C.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 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
【单选题】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___
A. 柏拉图
B. 昆体良
C. 皮亚杰
D. 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___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单选题】
“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
A. 巩固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___
【单选题】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___
A. 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
C. 课外、校外活动
D.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单选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
A. 参观法
B. 讨论法
C. 练习法
D. 谈话法
【单选题】
要扩大短时记忆量,最好的方法是___
A. 反复复习
B. 加大输入信息
C. 过度学习
D. 加大记忆单位
【单选题】
对教师来说,直接表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教学环节是___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批改
D. 课外辅导
【单选题】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___原则。
A. 因材施教
B. 循序渐进
C. 巩固性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单选题】
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讲不好被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___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 和平赎买,消灭阶级,改造个人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___
A. 要求过急
B. 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C. 1956 年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恰当
D. 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多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是___
A. 为当代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社会基础
B.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C. 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顺利的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___
A. 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 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C. 阶级关系发生了基本变化
D. 政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多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___
A. 剥夺剥夺者
B. 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 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多选题】
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有___
A. 农业互助组
B. 农业初级社
C. 农业高级社
D. 农业生产小组
【单选题】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B. 工农与知识分子的矛盾
C. 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的话走下去
D. 以苏联为借鉴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经济关系是___
A.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 沿海工业和内陆工业的关系
D.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单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___
A. 大干快上,敢英超美
B.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向前
C. 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D. 慢一点,稳一点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经验
C.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D.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性质的?应该如何解决?对这一系列问题第一个作出回答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集体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矛盾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___
A.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D. 经济利益矛盾和政治立场矛盾
【单选题】
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___
A. 周恩来
B. 陈云
C. 张闻天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生产计划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___
A. 陈云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朱德
【单选题】
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艺术领域中实行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推陈出新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D.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___
A. 1953 年
B. 1954 年
C. 1955 年
D. 1956 年
【单选题】
___
A. 说服教育、讨论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指出___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问题
B. 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C. 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党提出的口号是___
A. 向科学进军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___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
【单选题】
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纪念孙中山先生》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___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 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以后
C.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单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陈云提出了___的思想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 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
【单选题】
党的“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革命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单选题】
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___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单选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___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到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应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___
A. 土地革命运动中
B. 三大改造中
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